本书以机械图样绘制基本知识为基础,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实用图例为中心,从工程设计实际出发,归纳展示了350例常用机械零部件和工业产品的设计图样。 书中把设计、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材料、成形工艺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图例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制而成,复杂图样采用二、三维同时表达的方法,降低了识图门槛,便于快速读图。对于复杂装配图,采用3D图形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装拆顺序等。 书中图例均来自生产实践,可直接用于生产加工;各种零部件图样具有示范作用,可作为设计表达过程中的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设计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机械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从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案例较为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工业机器人设计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对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多类工业机器人操作机进行研究与设计,特别对容易被忽视的部件连接与结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比较,提出了机器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原则性解决方案。 本书本着 理论 设计 应用 的写作思路,共计6章。分别是:第1章导论;第2章工业机器人整体设计;第3章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与驱动;第4章工业机器人控制装置;第5章典型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第6章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结构设计。 本书以设计案例为中心,以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转动机构、升降机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实例》是编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纳机械设计领域中的新标准、新工艺、新结构和新方法编写而成。在编写中力求体系合理,信息量大,突出实用性和使用方便性。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实例》分上下两篇。上篇在介绍机械零部件结构工艺性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的基础上,以大量的图例介绍了铸件、锻压件、冲压件、切削件、热处理零件和粉末冶金件、工程塑料件、橡胶件、焊接件等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以及零部件设计的装配与维修工艺性;下篇以通用零部件为主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常用连接件、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典型零部件的选用和结构设计,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
《实用紧固件手册(第3版)》根据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资料编写而成。手册共四篇。篇介绍与紧固件知识有关的基本资料;第二篇介绍与紧固件基础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内容;第三篇按国家标准,分别介绍螺栓、螺柱、螺钉、螺母、自攻螺钉、木螺钉、垫圈、挡圈、销、铆钉、紧固件一组合件和连接副、焊钉等12类标准紧固件的具体品种、规格、尺寸、公差、重量,以及性能和用途等内容,另外,又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新品种(其他紧固件)的规格、尺寸、重量以及性能和用途等内容;第四篇为附录,是本书引用的紧固件国家(行业)标准的索引,以及每个紧固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ISO)程度。《实用紧固件手册(第3版)》可供广大从事与紧固件有关的采购、经销、设计、生产和科研等工作的人员使用,也可供需要了解、学习紧固件知识的
陈继文、范文利等编著的《工程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全面介绍了工程机械的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以电工、电子技术及工程机械构造为基础,系统讲述了常用工程机械电气控制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维护及检修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启动机、点火系统、照明及信号系统、仪表与报警系统、辅助电气设备、全车电路总线、施工现场供电及安全用电、故障诊断技术。本书内容比较丰富全面,且在叙述上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同时注重结合工程实践、实例说明、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突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工程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可供从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与试验人员及有关管理与维护保养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机械及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是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阐述了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基础理论,全面介绍了液压元件,分析了液压基本回路和典型液压系统,讲授了液压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概述了液压伺服控制及PLC控制。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论,第二章液压传动介质,第三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第四章液压泵,第五章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第六章液压辅助元件,第七章液压阀,第八章液压基本回路,第九章典型液压系统,第十章液压系统设计与计算,第十一章伺服控制与PLC控制。本书内容全面、取材新颖、图文并茂,并附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机械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专门为液力偶合器生产现场和服务一线的技术人员而编写的。全书分为8章:第1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原理、优点、相关标准等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制造技术与工艺;第3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生产制造过程的检测、检验要求;第4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交付验收与调试的内容和要求;第5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使用与维护要求;第6章,介绍了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案例;第7章,介绍了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案例,第8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常用计算公式。
本书采用大量典型案例介绍液压泵、液压阀、液压执行件与液压辅件等安装、调试、维护、测试、故障诊断与排除、修理、技术改进的思路、措施、技巧、要领与策略。本书以“用图说话”的方式,借助图形符号将液压装置与故障及维修过程与方法等进行图解转化,使其更加简洁、清晰、形象、直观,内容浅显易懂,更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从事液压元件与系统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以及设计制造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工科院校机电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以及高职高专类液压维修技术的培训教材。
本书结合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将机器视觉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典型案例详细讲解机器视觉的基础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并尝试解决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化的相关问题。本书共12章,主要包括机器视觉概述、硬件构成、硬件选型、图像处理技术、缺陷检测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尺寸测量技术、目标定位技术、机器视觉软件CKVisionBuilder基础及实战、机器视觉软件In-Sight基础及实战。本书图文并茂、由浅入深,特别适合机器视觉的初学者学习或参考,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企业相应岗位的培训教材。
本书从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案例较为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工业机器人设计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对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多类工业机器人操作机进行研究与设计,特别对容易被忽视的部件连接与结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比较,提出了机器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原则性解决方案。 本书本着“理论-设计-应用”的写作思路,共计6章。分别是:靠前章导论;第2章工业机器人整体设计;第3章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与驱动;第4章工业机器人控制装置;第5章典型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第6章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结构设计。 本书以设计案例为中心,以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转动机构、升降机
极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一本图册,经过数十年搜集与总结,提供了多类型设备中的上千张机构装置图,以及实用的关键数据和方程。 帕姆利编著的《机械设计零件与实用装置图册》按照装配、动力传输和单体零件三大部分安排内容,第1章―第5章包括精巧结构,创新装配,连杆,连接,锁紧装置与方法;第6章―第10章图解了机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与齿轮传动,离合器,链、链轮和棘轮,带和带传动装置,轴与联轴器;第11章―第20章收录了标准机械零件的常规用法和创新用法,包括螺纹元件,自锁螺钉,销,弹簧,凸轮,橡胶垫圈、垫片和衬套,垫圈,O形密封圈,挡圈,滚珠,轴套与轴承。 《机械设计零件与实用装置图册》供快速查阅,工作时借鉴,目的在于解决机械设计师工作中的各类设计问题,并激发产生创新设计思路。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机电系列技能型规划教材: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第2版)》是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要求,结合现代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编写的。全书共18章,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概述、液压传动基础知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气动基础知识、气源及气源处理系统、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阀、气动辅助元件、真空元件、气动回路、典型气动系统、气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和气动实训项目。每章末均附有习题,本书还增加了气动实验课题及相应解答,并配有附录。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工作原理,系统全面地介绍常用元件,联系实际列举典型回路,开拓创新地设计实训项目,充分体现了职业技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时代性和拓展性。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机电系列技能型规划教
本手册根据工业系统的生产实际,系统介绍了常用管件与阀门的品种、性能、结构、用途、规格、尺寸和重量等技术资料,并叙述了选型和相关的基础性校核计算方法。全书共分五篇,包括常用资料汇总、基础性技术资料、管件、膨胀节及软管和阀门等内容,具有内容全、资料新、便携实用的特点,可供石化、电力、冶金、轻工、纺织和供热等行业的采购、安装、维修、质检、设计和科研等人员使用,也可供学习管阀技术知识的读者参考。 本手册中的技术数据是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经济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汇编而成的。
本书为“OHM handbook”系列之一。该系列共4册,分别对电工、电子、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典型应用及*发展动态进行介绍。本系列特点是内容丰富但精练,重点突出,插图丰富,有重点名词提示,并在书末附有中文索引。 本书共10章126节,主要以机器人为主线来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知识、机械零件与机构、传感器技术、执行装置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电子系统控制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的实践和机器人竞赛等。为便于读者理解,书中引用约640幅插图,内容循序渐进,叙述精练,易读易懂。 本书既可以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实用工具书,也可以作为机器人的入门书,同时也是机器人竞赛参考书。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或学习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技术的读者即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
本书是根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编写的,全书共分9章,第1章主要介绍液压技术基本理论,第2章着重介绍液压动力和执行元件的结构、原理、性能和选用,第3章主要介绍和分析液压控制阀与辅助元件的结构、原理与应用,第4、5章介绍液压基本回路及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及应用情况.并详细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原则,第6章介绍电液控制技术的特点及工程应用,第7章重点分析机械工程各类设备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原理及特点,第8章介绍液压系统测试技术的方法和应用,第9章介绍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交通运输类、自动化类各专业学生,也适合各类成人高校、自学考试有关机械类、交通运输类和自动化类各专业学生,同时也可作为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工作的工
本书介绍旋转机械转子系统的几种典型振动故障的产生机理、故障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分析方法及其振动特征,以及相应的诊断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与不平衡响应的计算方法,转子系统的碰摩、不对中、不对称支承、裂纹等典型故障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振动响应仿真分析、试验分析等,以及转子系统振动故障特征提取的时域、频域和时频域信号分析的有效方法,后还提出了故障转子系统的定量诊断方法。另外,书中附有必要的计算程序。 本书可供旋转机械、转子动力学、故障诊断等专业的研究生和教师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从正反两方面详细分析了液压系统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总结了设计过程中的技巧与禁忌。主要内容包括:传动系统的选型、液压缸设计、液压马达设计、液压泵选用、液压控制阀选用、液压辅件设计及应用、液压回路设计、液压系统设计与计算、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管理等。 书中以大量的工程设计实例为基本素材,在阐述液压系统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础上,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剖析和论述了这些实例中造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设计的有效对策。 本书可为从事液压设备设计、流体传动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帮助,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可为从事液压设备设计、流体传动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帮助,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将常用机械的机构设计与结构设计相结合,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机构的设计方法及其零部件的结构设计、设计禁忌等内容,并提供了大量工程图例,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蜗杆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和轴等的运动简图、轴测图、装配图、构造图、轴测构造图。内容实用,工程实例翔实、图例直观形象,文字简明扼要,方便读者查阅。 本书可供机械设计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学习、查阅和参考,还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和相关课程的配套教材。
本书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检验员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引领,以典型零件几何要素的检测任务为主线,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并详细列举了源于工厂实际零件的孔、轴尺寸检测、角度与锥度检测、几何误差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键的检测、螺纹检测、齿轮检测的实例;另外,还介绍了三坐标测量仪的基本知识,讲解了利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孔、轴的测量,平面度的测量和轴键槽对称度的测量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数控技术、零件检测、汽车维修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和参考用书。
本书从企业液压技术培训的需要出发,以液压元件与系统的实际应用为主线,全面介绍液压元件及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使用与常见故障的维修技术,同时对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故障诊断步骤、方法做了介绍。编写上力求贯彻少而精、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侧重了对工程技术人员液压技术应用、故障诊断与排除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书中的许多实例是编著者20多年在科研、设计、制造、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工作经验的总结。书中元件的图形符号、回路以及系统原理图全部采用了国家*图形符号绘制。为了便于读者使用和查阅液压元件与系统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本书作为附录将其收录。 本书特别适用于企业从事液压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工作人员作为培训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应用型工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3版)》是根据高等教育的要求而编写的。在编写理念上力求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阐述,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注重引入新技术。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基础、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实例分析、液压系统的设计及气压传动等。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与习题,便于学生巩固提高。全书配有大量的工业应用图例,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陈桂芳主编的《液压与气动技术(第3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机电一体化、模具、数控、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内容简介:大型轴类件楔横轧成形是—种新工艺、新技术,是楔横轧技术的延伸和发展。作者自博士后起开始从事楔横轧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开发出系列化的大型楔横轧机,并对大型轴类件楔横轧成形技术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本书就是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完成的。 本书是一本全面阐述大型轴类件楔横轧成形技术的专著,主要内容包括大型轴类件楔横轧成形可行性、大型轴类件楔横轧成形机理、工艺参数对楔横轧大型轴类件内部应力影响、大型轴类件楔横轧成形力能参数规律、h1400大型楔横轧机设计、汽车半轴楔横轧机动态特性。 本书可供从事金属塑性加工技术研究与生产应用人员阅读,也可供冶金轧制、机械锻造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电液比例与伺服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元件、系统组成及性能特点。全书共分十章,系统地、循序渐进地阐述了电液比例与伺服控制中的各种控制元件、动力元件及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建模和分析方法,并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系统的校正方法、实用基本回路及其应用、伺服比例放大器的原理和应用、比例与伺服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常识。本书内容取材适当,每章配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和习题,便于教学与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电子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方向及有关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机械电气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