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更高速率、更高服务质量需求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MIMO无线信道的特点,接下来简要介绍点对点MIMO信道和空时码技术,然后将详细介绍上、下行多用户MIMO技术。???本书的重点是介绍多用户MIMO通信,尤其是下行多用户MIMO信道,包括信息理论容量,预编码调度的低复杂度策略,不完善信道信息的影响及处理方法,跨层调度和资源优化策略,以及多小区MIMO技术。 ???本书的出版对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好的技术参考;在科研上,可以系统地帮助科研人员了解这方面的进展,对整个系统框架有更好的理解;而对于信息通信工程领域的研究生而言,在教学上介绍MIMO通信技术,对于培养21世纪的通信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本书不仅描述了IMS的关键概念、体系结构、主要过程和典型业务,而且针对固定网与移动网融合、IMS中的IPv4和IPv6互连互通、电路交换与IMS业务合并以及IMS安全等问题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剖析。本书内容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协议介绍,通过详实而生动的例子深入地揭示了IMS系统设计背后的思想和理念,本书共分4部分,有26章,详细地分析了IMS相关概念和实体、IMS注册和会话建立过程的例子、IMS中一些先进的业务和呼叫流程以及IMS中使用的各个协议。本书适于从事通信业务系统研发的系统设计师、研发工程师、运营和维护人员以及高校高年级研究生阅读。
大容量WDM超长传输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强大、成本低等优点,是当前光通信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已引起运营商的关注。本书在作者承担并已完成的国家863关于WDM超长传输项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认识和积累,拟总结WDM超长传输的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而成。主要内容包括WDM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结构、超长传输系统中的光放大器技术、群速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对系统的影响及其补偿技术、光纤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对超长传输的影响以及减弱其影响的一些方法,各种新型调制格式在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接收、均衡和纠错编码等技术。
本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经典教材之一,讨论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全书共分11章,主要讲述了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连续与离散信号的傅里叶表示、傅里叶变换以及时域和频域系统的分析方法等内容。本书作者使用了大量在滤波、采样、通信和反馈系统中的实例,并行讨论了连续系统、离散系统、时域系统和频域系统的分析方法,使读者能透彻地理解各种信号系统的分析方法并比较其异同。
冯永新、刘芳、潘高峰所著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同步新机理》着重阐述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同步新机理,内容包括直接序列扩频同步机理、长周期伪码信号快速捕获、裂谱信号高效捕获、相关多峰信号跟踪方法研究、多模信号可重构同步方案设计等。不仅解决了因为伪码及载频不确定度大而引发的同步速度慢、精度差等问题,而且解决了因为频谱分裂、相关多峰而引发的主峰相位估计误差大的问题。《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同步新机理》主要读者对象为导航制导、卫星通信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等。
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S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Z域)分析;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本书的例题和习题选自近几年来20余所重点大学的考研真题,题目来源广,灵活性强,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特别是知识的融合程度高。为了启迪读者的解题思路,帮助读者澄清模糊或错误概念,培养读者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读者的解题能力,每章习题都附有详细的习题解答,便于读者学习使用。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复习参考用书。
《量子通信技术与应用远景展望》编著者王廷尧。 《量子通信技术与应用远景展望》是一本关于量子通信技术方面的基础科技读物,其扼要地介绍了21世纪量子通信技术将获得的进展与应用, 描述了量子通信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及优越性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等。书中选取素材截至到2012年10月底,全书共11章,在简述相关的现行光通信概况后,运用主要篇幅介绍了量子通信技术,特 别是对其美好远景的描述。 系统性、实用性、通俗性和先进性是本书的显著特点,量子通信技术的开发将是21世纪在通信领域最激动人心的新突破,其不但是在地球范围 内为人类给出极易上天入地、深入海底的通信模式,而且也为人类遨游浩瀚宇宙带来最合适的星际通信方式。 书中最后特别指出了量子通信技术对人类的非凡意义,其不但可为人类创造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