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原料生产操作》在内容编排上,遵循“理论上够用,指导生产中实用”、“注重岗位、遵循行业标准”的原则,力求突出浮法玻璃生产的实践性、实用性和职业性,同时兼顾内容的理论性和实时性;书中有大量的图表,适合从事浮法玻璃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主要岗位操作人员阅读,本丛书也可作为玻璃工程人员的技术参考、岗前培训用书。
《陶瓷工业窑炉》着重介绍了目前陶瓷工业应用广泛的明焰式窑车隧道窑、辊道窑、梭式窑,同时对传统的陶瓷窑炉及电热窑炉也作了一些保留,以尽量使读者对陶瓷工业窑炉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希望读者通过学习本课程后,具备使用、改进和设计现代陶瓷工业窑炉的能力。
本书介绍了国内外石膏制硫酸与水泥技术应用及发展情况;各种工艺流程方法;使用原料、燃料的质量要求。分别从生料配比、制备、熟料烧成、硫酸和水泥制造等方面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提供了各种工艺参数、设备选型、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三废治理措施, 进行了物料、热量衡算, 并提供了典型装置的操作规程和调试规程。相信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于石膏制硫酸与水泥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标准是对JC/T730—1984(1996)《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C/T 730一1984(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冷却机出口飞灰对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的影响; ——窑头漏风系数由“5%~10%”改为“2%~10%”(1984年版的4.1.2.2,本版的6.1.2.2); ——对部分符号和单位进行了修改; ——删除原标准附录C和附录D。 本标准附录A、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 730一1984(1996)。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继开、陶从喜、肖秋菊、倪祥平、王仲春、彭学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是对Jc/T733一1987(1996)《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C/T733—1987(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测定时窑系统连续、正常、稳定运行的时间不小于72h的要求(1987年版的4.7,本版的3.6); ——增加了各项测定中使用的测定仪器的精度要求(本版的4.3、6.3、7.3、8.3、11.3、13.3和14.3); ——增加了“熟料产量无法通过实物计量时,可根据生料喂料量折算”的熟料产量计算方法(1987年版的5.4.1,本版的4.4.1); ——将“快速热电偶”改为“铠装热电偶与温度显示仪表组合的热电偶测温仪”(1987年版的7.3,本版的6.3); ——将“快速热电偶应采用铂铑的热电偶”改为“铠装热电偶可采用镍铬一镍硅铠装热电偶、铂铑30—铂铑6铠装热电偶、铂铑-铂铠装热电偶或铜-康铜铠装热电偶”(1987年版的7.3.3
本书内容分两篇,篇基础部分介绍了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和计量基本知识;第二篇专业部分分别介绍了预拌砂浆基本知识、预拌砂浆常用材料及检验方法、预拌砂浆基本性能及检验方法、普通预拌砂浆组成与性能、特种预拌砂浆组成与性能和国内外预拌砂浆技术指标对比。 本书知识系统、结构紧凑、实用性强,是建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管理、科研部门的参考书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无锡市宜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郑州耐都热陶瓷有限公司、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高密市宝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华能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广州石泰环保窑炉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通达耐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宜兴市中电耐磨耐火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阳升、魏发灿、王战民、种伟、苏道金、黎建文、臧凌云、王小军。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人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教材是原版是水泥工厂工程设计单位向生产建设单位提供的“培训教材”。内容包括水泥生产工艺、预分解生产线的基础知识、水泥工厂的物理化学检验的基础知识,同时简要讲述了自动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的基础知识,属于围绕水泥预分解生产的普及技术教材。希望经过修订的教材能对人才培训有所帮助。
本标准与EN 1112:1997《卫生洁具淋浴花洒(PN10)》和AS/NZS 3662:2005《花洒的性能要求》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9)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九牧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先湖、刘幼红、林声雁、邓小清、李直、谢晓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包含了湿拌砂浆生产控制,干混砂浆生产控制,干混砂浆产品检验规则,湿拌砂浆产品检验规则,施工质量控制预拌砌筑砂浆,预拌抹灰砂浆,预拌地面砂浆等内容。《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四川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负责技术内容解释。
《预拌混凝土质量、安全事故案例剖析。收集了一些预拌混凝土企业在生产、运输、施工中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从这些真实案例中剖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今后应如何预防的有效措施,希望后人不再重蹈覆辙。本书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减少事故发生起到了指导作用,可作为建设行业人员培训用书,还可作为职业院校建筑类师生的参考书籍。 《预拌混凝土质量、安全事故案例剖析》配套《商品混凝土公司泵机罐车操作人员培训视频片》光盘。
本教材充分体现了陶瓷原料加工与坯釉料制备技术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的设计思想,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路。全书共分八个项目,项目设计按陶瓷坯釉料制备的技术岗位梯度展开,即项目一:陶瓷原料选择;项目二:原料的加工处理技术;项目三:注浆坯料的制备技术;项目四:可塑坯料的制备技术;项目五:压制坯料的制备技术;项目六:坯料配方设计;项目七:釉料制备技术;项目八:釉料配方设计。每个项目都包含了不同的知识点和工作任务。项目中所要学习的工作任务可以是交叉与重复的,比如坯料制备中部分内容要穿插到坯料配方等工作任务中。通过不同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工作任务的执行,更方便高职学生掌握的陶瓷坯釉料制备知识。 本教材可以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陶瓷坯釉料操作工向更高层次
本书介绍了陶瓷材料的分类和结构、显微组织和相变、陶瓷的性能和制造工艺,系统地阐述了普通陶瓷、结构陶瓷、功能陶瓷、智能陶瓷、纳米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组成、性能、工艺及其与显微组织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各方面的应用等。内容丰富新颖,注意吸收了国内外陶瓷材料的*技术和成果。 本书除作为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外,也可作为从事陶瓷材料研究与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特种陶瓷工艺与性能》由7章组成,主要包括绪论,特种陶瓷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特种陶瓷成型工艺,特种陶瓷烧结工艺,特种陶瓷后续加工,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纳米陶瓷及其他特种陶瓷材料等内容。 《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特种陶瓷工艺与性能》是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教材,同时也是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金方圆骨质瓷制造有限公司、潮州市荣昌陶瓷工艺实业有限公司、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刚、金宝元、商灵芝、周桂欣、王美兰、常刚、吴兆培、王同言、黄岳喜、金盈。
本书主要适用于新建、扩建工业建筑防腐蚀工程,它是编制施工图预算、概算指标和编制工程招投标、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本书旨在填补工业建筑工程中涉及面较大的工业建筑防腐蚀工程预算(或基础)定额中的缺项,满足工业建筑防腐蚀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报价的需求,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新工艺。 本指标依据《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002)和现行的劳动定额编写。主要包括整体面层、块料砌筑面层、涂料面层、防火涂料面层、隔离层及其他共五个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表和相应的指标计算附表。指标表现形式以工程直接费表示,其中含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台班费。指标的计算基础详见各项目指标计算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