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生产基本知识、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与安全守则、事故预防与处置、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典型事故分析。本书紧扣当前企业生产的实际,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企业从业人员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适用于企业新工人安全教育使用,也可作为从事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本书由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工程系杨吉明主编。章由王卫国编写,第二章由张晓成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由杨吉明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由王松林编写,安全教育试题由李娟编写,刘玲同志参与了编写工作。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浏阳市安全监督管理
本书为配合国务院令第466号《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学习、贯彻和实施而编写。内容系统地介绍了民用爆炸物品的主要性能、品种,爆炸特性及其破坏作用,以及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可供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学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张国顺,1943年11月23日生于陕西省汉中市,1966年8月毕业于华北工学院特种化工专业,1978年-1980年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先后在兵器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集团公司的质量安全部门工作至退休。从1990年起连续三届(每届5年)被聘任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先后担任火炸药组、爆炸组组长、综合组组长。2007年2月又被聘任为第四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 三十多年来,个人编著或与人
本书主要讲述在城镇实施石方爆破工程所涉及的问题,其内容主要包括平整场地,开挖路堑、沟槽、基坑以及掘进桩井、隧道、地铁等。城镇石方爆破施工方法以浅孔爆破为主,深孔爆破与药壶爆破为辅。施工技术的关键是确保人员、设施、建筑物的安全。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施工,每延误一天工期会造成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所以工程进度也必须保证。怎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完成爆破工程,是城镇石方爆破工程设计水平、施工工艺及工程管理的精华之所在。 作为公司的领导和技术骨干,本书作者在城镇石方爆破领域中组织和指挥完成了大量的爆破工程。近十几年来,作者领导的公司每年用于城镇石方爆破的炸药消耗量均在400t以上,每天都有几个工地在放炮施工,每天都会遇到千头万绪的环境安全问题和施工进度问题需要研究、处理。因此本书内容还包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兵器工业安全技术研究所和国家安全生产宜春检测检验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161—92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政策,贯彻“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 针,对湖南、江西、广西等主产区30多个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生产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行业协会、科研检测单位、大专院校、企业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2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总图、建筑、结构、消防、废水处理、采暖通风、电气等专业的安全必要规定
??本书是由我国资深专家学者针对当前安全生产的问题编写的安全生产新技术丛书之一。内容主要包括:爆炸事故主要原因的分析;的属性、分类;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购买、燃放的消防安全技术及灭火技术措施;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基本知识。 ??本书适合于从事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工作的有关技术人员、操作职工和营销人员,的燃放人员,公安、消防监督、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阅读。
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炸药爆炸的基本理论、工业炸药、起爆器材及起爆方法。爆破原理与爆破方法、爆破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等。 本书可作为爆破人员、爆破政长、安全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院校师生参考用书。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提出。
本教材根据火工、烟火器件易燃、易爆特点,概述火工、烟火器件在各种能源作用下的引燃,起爆过程,分析造成燃烧、爆炸事故的内因及外因;重点介绍危险特征的实验测定法;阐述外有关防火、防爆、防毒的技术;系统安全分析及评估方法等。突出预防和预测的特色,有较强的针对性。 本书是高等院校火工与烟火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教材,也可作为硕士生、相近专业学生的选修教材,火工安全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及从事火工、烟火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爆炸测试技术”这一综合技术学科的英文版读物。章详细介绍了被测对象的性质,第二章简要介绍了爆炸测试系统配置、系统频宽与量程的选择,以后各章分别介绍了电探极法、电磁法、压阻法与压电法。全书用英文撰写而成,是作者多年科研与教学的结晶,实用性强,水准高,适合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使用,更可作为国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双语教学教材。
本标准提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总体要求和评价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是企业自我评价或第三方评价的依据。
本标准依据GB/T l.1—2009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代替GB/T l7582--1998{工业炸药分类和命名规则》。 本标准与GB/T l7582--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乳化铵油炸药、膨化硝铵炸药、粉状铵油炸药的定义(见3.1、3.2、3.3,1998年版的3.2、3.3、3.4); ——删除了命名方法中工业炸药名称组成中“特性或特征”的相关内容(1998年版的表3、5.2.1、5.2.1.3); ——修改了部分工业炸药的简称和代号,删除了“重铵油炸药”,将乳化铵油炸药的简称“铵油乳”改 为“重铵油”,代号“AYR”改为“ZAY”(见表l,1998年版的3.2); ——删除了铵梯油炸药、铵松蜡炸药、铵沥蜡炸药、浆状炸药、太乳炸药品种,增加了改性铵油炸药 品种,将“粒状粘性炸药”改为“粘性粒状炸药”(见表l); ——修改了工业炸药的类别,将乳化
有关花炮生产知识读物屈指可数,而花炮行业中真正认真读过这些书籍的人也不太多,究其原因,作者认为还在于花炮行业的社会地位不高,甚至在民间工艺的地位中还远不及刺绣、竹编等行业,投身于花炮行业的科技人员也是寥寥无几。现在,花炮行业就产值而言虽已居世界,但至今仍未建立该行业全国性的协会。地位的低下,行业的危险性等种种原因造成本行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不是花炮行业人员不了解花炮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而在于对他们的关心不够,在高危特种行业人员中,他们是被忽略的一群。他们没有行业人员等级规定。该行业生产到l989年才开始实行国家标准,对行业的管理至今还严重滞后。编写此书,奉献给花炮行业人员,希望能对花炮生产行业及管理人员有所裨益。 花炮生产,其安全、质量至关重要,因而出版一本面向企业管理人员和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乳化炸药和乳化粉状炸药燃烧转爆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绪论,工业炸药制备优选模型研究及其应用,乳化粉状炸药燃烧转爆轰敏感性研究,乳化粉状炸药燃烧转爆轰过程的实验测试与分析,乳化粉状炸药在DDT管内燃烧特性研究,燃烧转爆轰过程中常见物理现象分析,燃烧转爆轰数学模型及乳化粉状炸药燃烧转爆轰数值模拟。 可作为工业炸药与爆破领域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废弃火炸药和废弃常规弹药的处置和销毁技术。在简要介绍火炸药及火工品相关知识以及废弃常规弹药种类及结构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目前国内常用火炸药和火工品的检测与识别技术,废弃常规弹药常用的识别、探测和运输、临时储存的技术和方法,阐述了废弃火炸药、火工品和废弃常规弹药的销毁技术。其中重点对爆炸和燃烧销毁方法进行了介绍。此外,本书还提出了处置与销毁工作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强调确保安全是完成处置与销毁工作的前提。考虑到废弃化学毒剂弹处置与销毁技术的特殊性,本书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一般性介绍。 本书对从事危险物品管理和销毁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对一般人员开展废弃弹药知识普及教育的参考书。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第6章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正斌、亓希国、张国亮。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书的编者根据调研、起草、修改、审议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按章节顺序对《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每一条的立法原意和基本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准确的解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本书可作为国防科工、公安、安全生产监督、工商、铁路、交通、民用航空等管理部门的执法工作者贯彻学习《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执法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购买、运输、进出口、爆破作业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学习研究《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重要参考书。 为了方便读者查找有关资料,本书还附录了有关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安全管理规程、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长达十余年来对“节能环保工程爆破”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全书从理论上分析了“节能环保工程爆破技术”解决以往工程爆破存在多年已久的未能充分利用炸药能量和严重污染环境等两大难题;用应变测试试验结果证明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依次介绍“应用试验”、“推广试点”和大量“实际应用”等三个阶段的研究,用实际爆破效果证明“节能环保工程爆破技术”确实解决了以往工程爆破存在的两大难题,充分显示了“节能环保工程爆破”与以往工程爆破相比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作用,即充分地利用了炸药能量以及大大降低了爆破的粉尘浓度,保护了环境。 本书可供从事工程爆破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节能环保工程爆破技术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