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对QB/T 3919—1999《剖层机》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3919—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提高了压刀板、刮刀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寿命; ——本标准增加了进料辊的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寿命和进料辊的径向跳动公差; ——增加了胶辊平均硬度允许偏差及胶辊同根硬度允许偏差; ——增加了安全标识要求; ——提出了试验皮张厚度的均匀度的具体要求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大连蓝德机械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显荣、段辉祖、吕世敏、王禹、赵安一、沈玉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轻工业局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3919—1999《剖层机》。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服饰文化水平的提高,皮革制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皮革制品的教育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目前专业教育教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皮革制品专业教育发展的脚步。为了更好的发展皮革制品教育事业,提高我国皮革制品行业的设计和制作水平,我们编写了《箱包设计与工艺》这本书。
本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铬鞣革、植鞣革及油鞣革的基本生产工序和一些常用产品的生产方法,阐述了铬鞣革的一些特殊生产方法及清洁生产方法。在基本生产工序中,着重阐述了各工序的作用原理和基本理论,略去了基础理论,着重阐述了各工序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控制条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在常用产品的生产方法中,主要介绍了以猪皮、牛皮、羊皮为原料,生产服装革、鞋面革、家具革、包袋革、鞋底革、擦拭革等的技术要点和工艺实例。 本书对皮革生产理论和方法的阐述系统性较强,简明扼要,内容较丰富,信息量较大,可作为制革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皮革工程专业方向师生、皮革生产管理人员的参考书。本书还包括了清洁生产方法的内容,也可作为环境保护部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阿基里斯人造皮有限公司、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奥昌合成革有限公司、晋江天守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温州宏得利树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丽贞、汤瑞麟、孔中平、方福强、徐感和、唐燕春、赵建明。
本书由高等院校革制品专业的主要教材之一。主要讲述皮鞋、皮革服装、皮箱包等革制品所用材料的来源、制造、性能、用途等。革制品所用材料比较多,但由于学时所限,本书只讲述主要的材料,如天然皮革、代用革、橡胶、塑料、橡塑材料及胶粘剂等。本书内容全面,讲解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知识性,不仅可作为高校教材,同时也可供制革行业作为岗位培训使用。
本书以介绍与百姓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的标准知识为主,如绿色食品、新鲜蔬菜和水果、家庭装饰装修、量和单位、交通安全、学生健康等。在组织编写过程中,我们注重标准与百姓生活的紧密联系,从选材广度和编写深度等方面不断拓展,编写语言力求浅显易懂。 本书可作为消费者了解和掌握鞋类产品和皮革制品方面标准化知识的普及读物,也可作为各种鞋和皮革类产品的营销、检测、监督人员的参考读物,以及鞋类和皮革产品设计部门的参考书。 相信该丛书的出版,能够使百姓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学习和掌握标准知识,对提高我国全民族的标准化意识和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本书是*十一五规划教材,是在2000年出版的版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本书将制革、毛皮加工的基础理论通过实践使学生更加准确、生动的加以理解,试验项目多,涉及制革、毛皮加工的整个生产过程,由制革工艺实验、毛皮工艺实验、制革工艺生产实验、毛皮工艺生产实验组成,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除供学生使用外,还可供皮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了皮鞋工艺流程、流水线与各工艺步骤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包括裁断、鞋帮、鞋底等工艺技术,并列举了皮鞋制作工艺的相关范例。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材,亦可供制鞋企业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学习参考。
本标准是对QB/T 2015—1994《剖层机刀板》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2015—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由单一的制革行业,扩大到制革、橡塑、软木等行业; ——增加了产品品种分类,根据顾客需求和使用场合,分为普通刀板和工作区域表面改性处理刀板两类: ——根据不同使用场合,增加了对刀板基体材料的选用要求; ——对刀板硬度,根据不同类型产品作了更具体要求,并提高了普通刀板工作区域硬度指标; ——提高了刀板形状公差要求,并将原标准规定压刀板工作面在使用状态下直线度公差值为1000mm:0.03mm,改为平面度公差值1000mm:0.03mm; ——增加了分段刀板组配后两端拼接缝隙值≤0.05mm; ——增加了表面改性处理刀板使用寿命指标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
我国皮革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兽皮制作皮衣、围裙、披肩等各种各样御寒的生活用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皮革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中国开放改革的总形势下,我国皮革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发展速度惊人,生产、科研及国内外贸易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7年以来,每年全行业出口创汇近百亿美元,名列轻工行业首位。 现在我国已经是公认的皮革工业生产大国,世界皮革工业发展的中心。但我国不是皮革工业强国。因为我们缺少国际上威望高的名牌产品,许多产品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尽管我们的贸易量很大,但我们获取的经济效益却很低,许多产品的销售价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需要我们努力的追赶上去。 为了提高皮革工业的整体水平
本标准是对QB/T 2010一1994《振荡拉软机》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2010—1994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了多排(头)振荡拉软机系列,扩大了振荡拉软机有效工作面积; ——增加了宽幅振荡拉软机系列,扩大了振荡拉软机工作宽度; ——增加了湿振荡拉软机系列,扩大了振荡拉软机的使用范围; ——降低了噪声限值; ——增加了振荡拉软机安全卫生要求; ——提高了振荡拉软机装配质量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通思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亚楠、丁亚军、滕双权、郝娅。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2010—1994《振荡拉软机》。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宁中国皮革城管理委员会、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有法、张亚红、张丹云、许亚萍、查加林。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伟东、袁水华、郝智平、崔宝君、薛敬钦、刘旭。
《生皮化学与组织学》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生皮化学与组织学是皮革工程的重要基础,在历来的工艺学教材中,都设立专门章节讨论。1982年,由成都科技大学和西北轻工业学院编著的《制革化学及工艺学》教材中,生皮化学与组织学的内容占到了很大的篇幅。 生皮化学与组织学是古老学科,也是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20世纪70年代以来,蛋白质化学、细胞生物学特别是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为本学科增添了许多重要的新概念和新知识。这些新概念和新知识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生皮化学与组织学的传统认识,也将对生皮蛋白质加工改性方法和先进制革工艺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的制革工艺学教科书对这些新知识和新概念的表现不很充分。 1982-1985年,编者在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大分子化学
全书共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简要介绍了皮具制品清洗、美容、护理应关注的几方面问题,并概括介绍了民用真皮制品常用革的种类;其次详细介绍了各类皮具制品清洗、美容、护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工艺操作;再次全面介绍了各类真皮制品清洗、美容、护理常用的皮革化工材料;后则简要介绍了各类皮具制品的日常护理以及保管收藏常识。为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管理,作者还对各类皮具制品清洗、美容、护理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本书不仅可供洗衣行业洗衣师使用,还可作为洗衣店经营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阅读材料。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浙江盛汇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新霞、姜德云、王海明、马贺伟。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03377—1:2002《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撕裂力的测定第l部分:单边撕裂》(Leather--Physical andmechan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tear load__Pan l:Single edgetear)。 国际标准IS03377—1:2002所使用的方法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师联合会(IULTCS)的方法标准IUP40。 本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采用IS0 3377—1:2002时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与IS0 3377-1:2002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将“范围”中的说明性内容调整为“原理”中的“注”;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原引用的IS0标准改写为引用我国的相关标准,并取消了对IS07500.1《金属材料静态单轴向试验机验证第1部分:拉/压试验机测力系统的验证和校准》标准引用; ——4.1中简化了对拉力试验机的要求,取消了引用IS0 75001—1的要求; ——4.3中增加了表1,引入了大号试样的尺寸,用于人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晋江天守服装织造有限公司、福建兰峰制革有限公司、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大帝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协孚人造皮有限公司、泉州万华世旺超纤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振添、施建平、赖友河、周文贽。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皮具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本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三个等
本书的编者总结了长期教学工作的体会,将四大化学中的基础理论用于专业分析的原理及操作的阐述中,力争使分析方法的学习建筑在基础理论之上,使之成为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平台;同时,在此基础上,根据分析方法的需要补充和加深了相关理论知识,使专业课的学习成为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的过程。首次增加了对表面活性剂、染料及涂饰材料的分析方法,吸收了在期刊上发表的、国家标准中的一些新的分析方法;根据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扩大了对不同方法的应用范围,并改进了某些分析步骤,如在微观结构的观测中某些重要显示方法的改进等。本教材适合于高等学校轻化工程专业皮革方向本科的同类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同时可以作为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现代制革技术是建设世界皮革大国和强国的重要支撑。近百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皮革化学家、企业家和技师们为构筑中国现代制革技术大厦,殚精竭虑,付出了辛苦的汗水和心血,现代制革技术实际上就是几代制革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本书总结作者近30年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又注意吸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对皮革制作的鞣前准备、染整工程、整饰工程、生产工艺等作了详细的阐述。书中所列工艺实例,大都来自生产实践中,对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书通俗易懂,还用了较大篇幅介绍了较为成熟的、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牛皮制革清洁生产技术,对于牛皮制革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内容包含原料皮的检查和质量,制革过程的湿操作、干操作及其现代管理的方法以及环境友好技术。本书所叙述的内容是在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将皮革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从而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够有序地进行科学指导。 本书可以提供解决皮革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关键质量问题的方法,对提高皮革质量是一部很好的指南。它不仅是大中专皮革专业师生理想的教学参考书,而且其内容对广大从事皮革生产技术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皮革科研工作者均有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