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芬兰造纸工程师协会组织编写的20本造纸书中的一本。自动化系统是造纸厂的资金投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操作者在困难的环境下完成任务,并且可以为工厂相关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便于在原料采购、机械装备、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些决策均关乎到造纸厂的未来发展及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管理是一个使工厂正常运行和自动生产的庞大技术领域,它包括工厂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和各种维系工厂运行的自动化系统。 自动化包含多个学科,除了需要电子学、信息技术、通讯、数学、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的工艺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编写一本关于过程自动化的书时,不可能涉及所有这些领域。因此在内容设置上,本书主要介绍整个造纸系统的自动化部分
《纸系千秋新考:中国古纸撷英》内容简介:本书对中国自汉代以来直至清代的30余种载誉史册的著名古纸进行了专题式的细致研究,许多内容是作者将其几十年的研究心得首次公之于众,对于文博界特别是艺术收藏领域有珍贵价值,对于中国古纸研究和古字画修复和鉴定的未来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书是芬兰造纸工程师协会组织编写的20本造纸书中的一本。该书原稿《Finishing》(完成)是造纸科技系列丛书的第十卷,为该丛书造纸(Papermaking)中的第三部分:完成(Finishing)。在造纸生产中,完成工段是造纸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其在纸页成形和纸张的后加工工艺中(如涂布加工)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该书有四章内容,分别是*章:压光;第二章:卷取和复卷;第三章:纸卷包装和运送送;第四章:纸页的装饰。该书的撰写者为该领域的专家,该书从专业理论出发,结合实际际工程情况,多视角地介绍了整个纸页完成工段的主要操作工艺、设备特色、对纸页质量和性能的影响以及该领域国外先进技术发展的脉络和主要成果。该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并总结和收集了大量的国外参考文献,有很好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该书译著的出版,将为我
我国北方地区是造纸术的发源地,手工造纸历史悠久,在不少方面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面貌;有些古老的纸种,如麻纸,其传统制造技术也只存于北方。本书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北方仅存的二十余个地点的手工纸制作工艺进行了系统的记录分析;同时结合历史文献,就麻纸、皮纸、草纸等代表性纸种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还原和剖析,从原料、工具、工艺等环节分析了北方手工造纸工艺的特点;探讨了北方手工造纸工艺的多元价值与保护问题。本书是系统调查、整理、研究北方手工造纸工艺的成果。
人类文明五千年,科技发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重视、受注目。 “ 科技是生产力”已为世界所公认。可以说谁掌握了科技至高点,谁就会主导整个世界。 去年,伟大的造纸术发明家蔡伦故里耒阳市不仅斥巨资扩建蔡伦园,重新修缮蔡伦纪念馆,兴建科技发明家广场,树立蔡伦铜像,并成功地举办了 2001年中国(耒阳)蔡伦科技发明节,举行了公祭蔡伦大典。作为节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市还举办了2001年中国(耒阳)蔡伦学术研讨会,京、沪、闽、陕、湘三十来位研究蔡伦的专家学者和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新闻单位的记者云集耒阳,共话造纸始祖蔡伦的丰功伟绩。这无疑是远见之举。我想,举办上述活动,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哗众取宠,也不仅仅是借纪念蔡伦而宣传耒阳,而是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推进科教兴湘,因而其意义十分深远,其影响
本手册收集的纸浆、纸和纸板分析检验方法,大部分参照美国TAPPI(美国制浆造纸工业技术协会)试验方法改编而成,另一部分还参照了与TAPPI方法明显不同的ISO标准和我国现行造纸工业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检验方法,以使读者可以了解同一性能的国内外不同检验方法。故本书不失为具有权威、新颖和全面性的纸浆、纸和纸板分析检验方法手册。 由于手册中各方法的文字叙述经常互相引用,故对每个方法都编有一个简单的索引号,即:上篇(纤维原料和纸浆的分析检验方法)为A+号数;下篇(纸和纸板的分析检验方法)为B+号数。号数次序基本依照TAPPI标准方法目录中的次序(与本手册中章节之次序不同),以便于读者查找。
为更好地为轻工各领域服务,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已由原来策划的二十八卷三十一册,调整、增加为三十卷四十三册。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按行业分类立卷,分别由造纸卷(上、下)、制盐与制糖卷、自行车卷、缝纫机卷、钟表卷、日用玻璃与玻璃仪器卷、日用陶瓷卷、眼镜卷、灯具卷、洗涤用品卷、香精与香料卷、化妆品卷、油墨卷、日用杂品与日用制品卷、毛皮与制革卷、制鞋卷、工艺美术品卷、地毯卷、玩具卷、日用五金卷、具五金卷、建筑五金卷、文教用品卷、体育用品卷、乐器卷、家具卷、衡器卷、譬光材料卷、塑料制品卷(上、中、下)、轻工机械卷常用基础标准分册、食品机械分册、塑料机械分册、毛皮制草机械分册、制鞋机械分册、服装机械分册、日用 陶瓷机械分册、家具机械分册、造纸机械基础标准与通用
制浆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纸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造纸产量*的国家。然而,我国传统制浆造纸工业还存在资源短缺、能耗较大和污染较重等问题。如何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产生较少污染,是未来造纸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传统制浆方法如机械法制浆的高能耗和化学制浆的环境污染问题促使造纸工作者不断尝试新的清洁制浆方法,在这其中生物制浆因其环境友好性而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生物技术与制浆造纸工业的结合使制浆造纸工业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生物技术在制浆漂白、废纸利用、纤维改性和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受到更多的关注,逐渐形成生物制浆造纸技术新领域。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过程的节能
詹怀宇、刘秋娟、靳福明编著的《制浆技术》主要涉及制浆科学与技术,在简要介绍制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整个制浆过程,包括备料、蒸煮、高得率制浆、洗筛、漂白及黑液碱回收的工艺技术、生产流程、设备特点、过程参数、质量控制、工艺计算、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介绍制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制浆工业实情,总结工厂经验,注重实例分析,展示科技进步,推进持续发展,以期提高本书内容的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发明者蔡伦的这一伟大创举,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及思想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历史的发展,造纸工业在全球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采用新工艺与装备,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不少国家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纸和纸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造纸工业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表现在大部分造纸企业的技术装备落后,单位产品的水耗及能耗都较大,对环境的污染仍然较为严重。因此,为了成为造纸强国,我国造纸工业必须实现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技术是我国造纸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
中国轻工业标准汇编按行业分类立卷,分别由造纸卷(上、下)、制盐与制糖卷、自行车卷、缝纫机卷、钟表卷、日用玻璃与玻璃仪器卷、日用陶瓷卷、眼镜卷、灯具卷、洗涤用品卷、香精与香料卷、化妆品卷、油墨卷、日用杂品与日用制品卷、毛皮与制革卷、制鞋卷、工艺美术品卷、地毯卷、玩具卷、日用五金卷、工具五金卷、建筑五金卷、文教用品卷、体育用品卷、乐器卷、家具卷、衡器卷、感光材料卷、塑料制品卷(上、中、下)、轻工机械卷常用基础标准分册、食品机械分册、塑料机械分册、毛皮制革机械分册、制鞋机械分册、服装机械分册、日用陶瓷机械分册、家具机械分册、造纸机械基础标准与通用技术条件分册、造纸机械产品质量分册、日用与日化机械分册三十卷,四十三册组成。 近年来随着造纸生产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的品种及产量也在
造纸术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在推动中国和全世界的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潘吉星研究员一直坚持在纸史领域耕耘,特别偏重对纸史中技术和应用部分的研究,解决造纸技术起源及其发展问题,探讨各种纸原料、制造技术、在社会上用途的推广和印刷中应用等,并对纸的西传及其影响作了深入的研究。本书中,作者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将文献考证、考古发掘、古代实物标本的分析化验、模拟实验、传统技术调查、中外技术比较和技术原理探讨等七个方面结合起来,作交叉的综合研究,同时还结合有关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全书还配以精美图片200多幅,大多是各个时代出土的纸以及印刷品。
《化学制浆2:化学品和能量回收》在对《造纸科学与技术丛书》2008年再版的《化学制浆Ⅱ化学品和能量回收》前8章翻译的基础上,增加了第9和第10两章。第9章主要介绍碱回收系统进行能量平衡的主要步骤及进行能量平衡计算时的注意事项;并分别以木浆的蒸发系统、燃烧系统、苛化系统和白泥回收系统为实例进行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的计算。第10章主要介绍草浆碱回收的特点,并分别以麦草浆的蒸发系统、燃烧系统和苛化系统为实例进行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的计算;后将草浆碱回收与木浆碱回收进行了比较,着重点放在能耗自给率分析上。
G.A.斯穆克*曹邦威编译的《制浆造纸工程大全 (第2版)/北欧及北美本科教材》是加拿大及北欧造纸专业大学本科用教材,该书是一本**的教科书。与其他同类书籍不同的是,它并不是由 编者委员会 所编写的制浆造纸教科书,由 委员会 编写的书,它的每个章节都由不同的作者或作者群体撰写。这种模式导致侧重点不一致、缺乏连贯性、以及技术资料遗漏。而这本由G.A.斯穆克教授个人独立拟定的教科书基本消除了这类问题。该书在文字上浅显易懂,内容上涉及从造纸原料到环保问题等所有与造纸有关的工艺环节,力求涵盖制浆造纸全部技术,使学生或技术人员能迅速掌握造纸工艺基础知识,熟悉各种工艺条件和要素。本书是一部各章节互相衔接、一气呵成、可读性强的**教科书和工具书。
根据我国造纸工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课题组在承担这一课题研究任务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进行企业调查、实地采访、资料收集、文献查阅、专家座谈、建议征集,分头负责编写形成初稿,经过近10次的修改和汇报,终编写出《中国造纸工业绿色进展及其工程技术》。
目前.我国纸和纸板生产量和消费量已突破1亿t,位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美国。回顾发展历程,令人惊叹。我国造纸行业通过30年来的发展,年产l00万t的造纸企业已超过10家,在国际上居前l00位的企业中,中国造纸企业也已有10余家.已经初步形成了造纸工业现代产业体系,并进人世界先进造纸国家行列。近些年通过引进设备、技术和资金,当今世界上*的生产装置和相关技术在我国陆续涌现,推进了造纸工业的发展,加快了落后产能淘汰的步伐,我国造纸工业已经从数量型逐步向质量型跨进,与之相对应的造纸技术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可是,我国造纸产业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如总体装备技术落后,能耗高,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等等。造纸工业重新洗牌、淘汰落后产能势在必行,急需重塑发展战略,走优胜劣汰、规模化之路。因此,本书作者结合国内外*的
本手册是一本全面介绍制浆造纸工艺设计步骤与方法的参考工具书,从工厂平面设计、工艺流程设计、生产方案及设备选用、工艺及设备平衡及生产能力的计算、车间布置设计以及供水、排水、供电、供汽、采光、电器照明、采暖通风等设计都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本书在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前人的设计经验,注重制浆造纸工厂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更注重基本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非常适用于初次参加设计工作的人员,因此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本手册内容丰富,数据全面,可作为制浆造纸企业改建、扩建和新建项目中设计人员的参考资料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日常管理的参考书,还可作为各院校本专科学生的教科书、毕业设计参考书和工具书。
本书以时间为纵轴,概述了自原始社会至东汉发明造纸术前的图文载体及造纸术发明前后的相关事件;详述了各历史朝代对造纸术的贡献,介绍了直至近代仍保留下来的传统造纸工艺。横向叙述则涉及造纸术本身,如原料、设备、工艺、应用及社会影响等。各个时期联系起来展现了一个先进文化的前进脉络。本书的一大贡献是对于造纸术起源的严谨考辨。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琳琅满目的纸品介绍及各代文人对于纸品的诗词赞颂是为本书的另一特色。
本书立足于现代纸品包装结构设计发展的需求,将系统理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既涵盖了纸品包装设计的专业理论,又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提供了近300款纸品包装示范作品。本书以设计形式、功能兼具的纸品包装为目的,细致地引导和说明了这些作品创意的思路,分析了每个作品的结构特点,指出了制作的关键步骤,并对适用产品的范围、包装尺寸、使用材料的规格都提出了合理建议。本书可供包装设计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用书,对手工爱好者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自学用书。
本书按照制浆造纸的生产过程对造纸化学品的功能特性、作用机理及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内容涉及国内外常用的和新型造纸化学助剂。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较强。 全书内容基本包括三部分,部分为制浆化学品,除了对蒸煮和漂白化学助剂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外,针对再生纤维用量不断增加的特点,重点论述了废纸脱墨化学品。第二部分为抄纸化学品,主要针对造纸工艺的一系列新问题,并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对一些新型湿部化学助剂的功能特点、应用技术、影响因素、控制策略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从湿部化学的角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第三部分为纸加工化学品,除了对传统的涂料印刷纸用化学品进行了介绍,还对信息用纸和特种纸用功能化学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本书可供从事造纸行业的科研单位、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