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构成是现在版面设计重要的基础修养之一。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版面设计形式法则,它将构成主义和秩序的概念引入到设计之中,使得所有的设计元素——字休、图片以及点、线、面之间的协调一致成为可能。 网格构成设计特别强调比例感、秩序感、整体感、时代感和严密感,创造了一种简洁、朴实的版面艺术表现风格,曾对西文现代平面设计产生过广泛影响。随着版面设计的电脑化进程,网格构成设计越来越受到设计界的重视,已成为艺术院校平面设计的必修教程。 本书是为经典的网格构成设计专著之一,通过大量文字和设计实例,对网格构成设计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讲解,读者不仅可为获得版面网格构成设计的形式法则,还可以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将修养、感觉、技巧融为一体。逐步创造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性的完美版面。
本书系统介绍了印刷油墨生产的基础理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各种印刷过程的特点以及与之适应的印刷油墨;介绍了各种印刷油墨的组成成分、生产工艺、各种油墨必须满足的印刷适性,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油墨的关系;介绍了印刷油墨的检测方法并编入一些配方,以及使用中容易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在书后附有油墨生产的标准供读者查阅。 本书对于油墨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印刷厂家的科技人员和印刷工人提高印刷质量也会有所帮助。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印前排版设计工作,在使用InDesign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使用经验,希望在本书中与读者分享。本书分为15章,涵盖了从工作区到创建文档,从创建文本、表格到样式应用,从链接图形到颜色、透明度,从单文档文件到书籍文件的输出、打印等内容,每章都针对InDesign CS2软件功能进行了理论到应用的详细讲解,其中除了第1章是对软件的整体介绍外,其余各章内容独立性较强,读者可以方便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阅读。 本书注重软件技巧应用,贯穿全书的小技巧及提示可以帮助读者更灵活地使用InDesign。随书还附赠独有的InDesign快捷键展示卡一张,让所有的快捷键操作一览无余。本书主要面向桌面排版人员和印前工作者,以及各层次的Adobe InDesign CS2用户,供其学习、参考和提高使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织物、塑料、金属、陶瓷器、玻璃等各种承印材料的丝网印刷方法,同时对丝网印刷在彩色大幅面广告、包装装潢业、电子仪器业等的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本书所收集实例数量空前,技术实用,内容详尽,可操作性强。 本书可供丝网印刷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使用,亦可供高等院校印刷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是包装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的入门参考用书,主要内容包括:包装纸盒设计基础及粘合工艺知识、盘式折叠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折叠纸盒斜线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折叠纸盒曲线曲拱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折叠纸盒间壁结构设计及粘合工艺、折叠纸盒角平分线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非成型线纸盒设计及粘合工艺和包装促销展示纸盒设计及成型工艺等内容。 在本书中作者力图全面反映包装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类包装纸盒的设计范例及粘合成型工艺的相关内容等,尽力反映当代有关包装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的*成果和发展方向,并力求使本书的内容通俗易懂。 本书适合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包装纸盒设计的学习用书,也可作为相关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蔡志楷、梁家辉*的这本《3D打印和增材制造的 原理及应用(第4版)》全面介绍了国际上常见的3D 打印技术或增材制造技术,详细说明了各种3D打印技 术的工艺流程及特点,并阐述了每种技术的基本原理 。*后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在工业、文化创意以 及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本书共分9章。**章介绍增材制造的发展及相关 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增材制造的过程链,从三维建 模到产品的后续处理等全套过程。第3章~第5章介绍 液态基材增材制造系统、固态基材增材制造系统、粉 末基材增材制造系统三大类增材制造工艺,以及各系 统下主流的增材制造技术。第6章介绍增材制造技术 所使用的STL文件格式。第7章对增材制造的应用领域 和范围进行了一定的列举。第8章对增材制造在医学 与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第9 章
本书是一部技术、工艺性很强的印刷技术专业书。“印前篇”主要阐述印前技术的基本原理、印前系统的构成、图像处理、页面编排、打样及印版的制作;“印刷篇”主要阐述行业内应用面较广的四大印刷工艺(平板印刷、凹版印刷、 柔版印刷、丝网印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对平版印刷作较详细的叙述。在印刷载体方面则以纸张印刷为主,兼顾其他;“印后篇”主要阐述书刊的装订及其他印刷产品的印后加工;“附录篇”收录常用的专业术语、专业工艺、质量标准等有很强实用价值的资料,以便查用。 本书适合中级以上印刷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者阅读,也可供从事出版、印刷出版、印刷工作的相关人员参考。
尽管3D打印机已经存在多年了,但其价格直到近期才降到大多数用户能接受的范围。3D打印正逐渐普及,技术的创新也允许我们采用更广泛的材料甚至混合材料来制造产品,所以3D打印注定会对普通消费者产生深远影响。本书面向普通大众编写。它调查了增材制造的发展现状,包括私人和商用目的,同时展望了3D打印未来的可能性。
本书写的是书籍设计的一般规律、古代书籍形态的发展和现代书籍形态的创新以及印刷配色等内容。作者试图沿着书籍的形态设计脉络理出这样一条思路:回顾过去的书籍形态走过的历史,是为了总结前人的经验,为今天的设计提供借鉴,而对书籍形态的创新,是本书的重点和研究方向,为今后更好地进行书籍形态设计,更好地展示书籍内容,提供一块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7天精通广告公司印前技术(附光盘)》由张晓景编著,采用由浅入深的方法向读者讲解有关平面设计印前技术的相关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认识到印前技术的重要性,本书形式新颖、安排合理,通过7天的时间安排,巧妙地讲解了平面设计与印刷知识的结合运用。《7天精通广告公司印前技术(附光盘)》学习时间共分为7天,第1天,快速入门——了解广告印刷基础知识;第2天,再近一步——了解平面设计中的印刷工艺;第3天,传输利器——使用扫描仪;第4天,创意之源——色彩调整i第5天,印刷的要点——拼版;第6天,手把手学习——常见平面设计类型:第7天,印前检查一印刷品的输出过程。本书适合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CorelDRAW软件的初、中级读者,以及从事平面设计、广告设计行业的人员作为学习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供印
覆铜箔层压板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印制电路板,广泛用于彩色电视机、计算机、通讯设备等。本书系统介绍覆铜板的分类,主要原材料,生产技术,产品标准,检验方法,三废治理,产品应用加工,技术发展等。
《DITA*实践指南:创作、编排和架构的技术路线》由三大部分共13个章节构成。部分是《DITA*实践指南:创作、编排和架构的技术路线》的基础训练部分,描述3类基本主题(即任务主题、概念主题和参引主题)的定义,重点介绍各自的创作指导方针。第二部分介绍了DITA图、链接、元数据和一些其他的有用话题,如条件处理和内容重用,帮助读者学会架构信息。第三部分与DITA的实施技术路线密切相关,帮助读者学会将信息转换成DITA、掌握DITA的编排和评审、正确地应用DITA元素、掌握如何有效地进行内容编排。 《DITA*实践指南:创作、编排和架构的技术路线》是实用的技术图书,既可以作为提高信息素养的基础教材,也可以作为信息技术高端人才的参考书。由于《DITA*实践指南:创作、编排和架构的技术路线》涉及DITA体系的全部内容,因此,信息内容体系创建中所有相
本书主要针对网络化分布式系统中,如何设计预测控制的估计器、控制器、协调策略等方面问题进行讲解。内容包括网络化滚动时域状态估计,网络化预测控制的设计与分析以及以保证状态估计性能的滚动时域调度策略;典型的基于Nash优化、局部性能指标、全局性能指标、作用域优化的分布式预测控制设计方法和系统综合;*后介绍了网络化分布式系统预测控制在冶金过程中的典型应用实例。本书主要面向预测控制、网络控制、信息物理系统等方向的研究人员、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流程工业、电力、冶金等行业的控制工程师。
《印刷电子学:材料技术及其应用》从材料、工艺技术以及应用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印刷电子学这一新兴学科,内容包括:有机印刷电子材料,无机印刷电子材料,印刷电子制造工艺与相关设备,印刷晶体管原理、结构与制造技术,印刷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原理、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印刷发光与显示器件原理、结构与制造技术,印刷电子器件的封装技术,印刷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作为中国本专门介绍印刷电子学的书籍,《印刷电子学:材料技术及其应用》既是一本印刷电子学的高级入门读物,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深度,适于作为具备大学物理、化学、电子学基础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开发人员学习了解印刷电子技术的专业参考书。
三维打印是基于数字化的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开发、教育与科研、医疗卫生、建筑、军事、艺术等领域。三维打印也是一门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化学、物理、材料等多学科交叉技术,且其内容随着相关学科与专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本书结合作者在三维打印领域从事多年科研、教育与产业转化等方面的成果,围绕三维打印技术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共分9章,分别为绪论、三维打印基础理论、三维打印材料技术、三维打印能源技术、三维打印数据反求技术、三维打印软件技术、异质材料三维打印技术、三维实体微打印技术及三维打印技术在快速模具制造、医疗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胶印新技术》大量采用原理图、结构图、照片等形式,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近年来高新技术在胶印及其设备上的应用,以及出现的新技术、新结构和应用发展趋势。例如,无轴传动技术;数据接口;自动上版;墨色及各种预置;无墨键技术;可改变墨(水)路及着墨(水)率的水、墨系统;无水、UV、LED?UV、H?UV印刷;远程故障诊断和排除;多功能装置;不停机换活件技术;闭环色彩控制技术;印版位置自动识别和预套准系统;同心圆网点技术;低碳环保技术;单张纸胶印的真空输纸、质量检测和废品自动剔除技术,无侧规技术;卷筒纸胶印的自动接纸、张力控制技术和可改变印刷尺寸技术,无缝印刷技术等。《胶印新技术》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从事胶印印刷、设备研发、调试维修、采购和营销人员的专业重要参考书;是印刷出版和印刷设备企
本书通过“拼版与开纸基础知识”和“案例”两部分内容用多个案例将常见印刷品的拼版及开纸过程、印刷品加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计算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展现出来。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快速的查到常见印刷品的规格、结构、拼版方式,印刷纸张的种类有哪些、纸张规格、纸张种类与适性、加工材料规格如何计算、用纸量如何计算、如何开纸才能节约成本等问题。 本书适合职业教育与印刷企业培训,也可以作为平面设计人员、印刷从业人员的工作参考手册。纸张基础:纸张种类、纸张规格、印刷开纸、印刷用纸的计算 印刷拼版:常见印刷品的规格、拼版种类、搭版印刷 印刷折页:书刊页码设定及版面编排、图书杂志用纸、开本的设定、书刊折手设计 印品实例:平装书刊封面、正文的拼版及开纸计算,精装书加工材料的用法及计算,纸
平面设计师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和设计密切相关的印刷和后期加工工艺问题。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主要讨论各种各样的印刷工艺和后期加工工艺。同时,章节中尽可能多地提供*有代表性和*有创意价值的工艺技术,而且绝大多数制作范例都来自于当今前沿的工作室。所有的范例也都通过注释,阐释了设计师选择这种印刷工艺和后加工工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