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实践教学,因此我们在开展宝石学职业教学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的一些*资料,对本教材版进行了补充修订。 本书介绍了宝石学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常规宝石鉴定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各种宝玉石的基本特性、鉴定要点和质量评价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大型测试仪器在宝石学中的运用等方面也作了简要阐述。 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院校宝玉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适合珠宝爱好者阅读自学。
《外国工艺美术史》,也是人类追求和创造美的历史,各种工艺美术制品就是这种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在进行工艺美术创作的同时,人类不断地培育了自己的审美标准和鉴赏能力。这种对工艺制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和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美感的解释、想像、体验和谈判能力,是人们使用生活用品和观赏工艺作品时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和认识过程。在漫长的工艺美术创作活动中,人类不仅造就了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意识,而且也提高了对各种材料(包括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把握能力和加工技术。
《宝玉石鉴定》遵循新课改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就业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参照职业资格或行业标准,通过对珠宝专业典型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归纳,导出学习任务及典型实践活动项目,通过设计适合于教学的具体的学习情景,形成教材内容。 《宝玉石鉴定》采取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模块为框架,任务为驱动,活动为载体”的方式编写,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如“知识链接”、“实训检测”、“课后拓展”等,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宝玉石鉴定的实际操作技能,以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乐美文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青竹美术颜料有限公司、中山市联众文具礼品有限公司、上虞市致远画材有限公司、宁波松鹤文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炜、张芳、孙付霞、刘其通、施红光、任雪峰、高松鹤。 本标准首次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首饰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53)归口。
《珠宝首饰检验基础(珠宝行业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材)》是作者夏旭秀、章越颖集多年教学经验,根据目前珠宝行业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所需内容编写的。全书以国家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标准为大纲,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任务驱动为方法。本书的主要内容为贵金属首饰检验、宝石结晶学和宝石矿物学的基础知识,读者在完成本教材实训后,能够达到“职业资格贵金属首饰检验员(五级)”水平,并掌握“宝玉石检验员(四级)”、“钻石检验员(四级)”大纲中有关结晶学和矿物学的基础知识。 《珠宝首饰检验基础(珠宝行业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材)》适合参加珠宝行业职业资格培训的学员使用,也适合相关院校珠宝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同时还可供珠宝首饰爱好者、购买者、投资者及收藏者参考。
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石及贵金属产品的信息处理与信息交换。
“陶瓷烧成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陶瓷生产一线的烧成工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陆小荣等编著的《陶瓷烧成技术》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教学内容,同时体现以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典型产品为载体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以典型任务引领项目教学。 全书分七个部分,从陶瓷烧成技术基础、隧道窑、辊道窑、间歇窑、电窑、窑炉的热工测量、窑炉用耐火材料等方面,对陶瓷烧成的基本原理与主要设备操作等做了系统介绍。为了便于教学,每部分内容前面有学习目标、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后面配有思考题。
《珠宝玉石鉴定使用手册》在鉴别珠宝玉石的天然品种,优化、处理品种,合成品种,特别是在翡翠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归纳出许多简便易行的方法。运用一般基层珠宝玉石鉴定检测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和检测方法,依靠取得的定性依据和部分定量数据,按照本书检测流程就能得到终检验结论。 本书可以作为基层珠宝玉石检测鉴定实验室的操作规程,也可作为制定统一操作规程的基础:适合检测鉴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对学习珠宝玉石专业的学生有一定帮助;对于遍布社会各阶层的广大珠宝玉石爱好者而言,本书也很实用。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6)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6)归口。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第7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9202:1991(E)《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英文版)。本标准根据ISO9202:1991重新起草,为便于比较,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国家标准条款和国际标准条款的对照一览表。 根据我国首饰生产和销售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代替GB11887-200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本标准与GB11887-2002的主要区别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补充了近年发布的相关标准; ——根据我国首饰生产和销售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银、铂、钯首饰的纯度范围,修改了命名和标识方法; ——根据“欧共体欧洲议
中国有句老话——“盛世收藏”。当今工艺美术界的人都有这个体会。和谐社会的创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市场的空前繁荣、北京奥运会的完美谢幕,这一切都说明了我们工艺美术事业正逢盛世。盛世对工艺美术行业来讲是好的发展机遇。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经营管理者们,应该说都会自觉地抓住这个机遇去发挥、创造,把卓绝的技艺凝结在作品中,使其流芳百世。但这,只是作者的使命之一,作者身处盛世之中应该做的另一项工作,就是保护和传承祖先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技艺。 2002年,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的核心是“保护人才、保护技艺、保护品种”。其保护的终目的,就是将优秀的传统技艺完美地传承下去。一直以来,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在政府的领导下全力贯彻(《北京市
本标准代替GB/T 18043-2000《贵金属首饰含量的无损检验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本标准与BG/T 18043-2000的主要区别如下: ——标准名称中去掉“无损”二字; ——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情况,替换了相关引用标准; ——对仪器设备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计算结果采用千分数表示,与GB 11887的表示方法一致。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6)归口。
《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系列教材:人工及改善宝玉石检验》是珠宝鉴定与营销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系列教材:人工及改善宝玉石检验》是为高等职业院校珠宝鉴定与营销专业所编写,同时也面向广大珠宝企业相关岗位人员,可以作为参考或者培训用书。《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系列教材:人工及改善宝玉石检验》专门针对珠宝行业鉴定岗位群,以工作过程为教材内容设计主线,以工作领域中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实际的珠宝检测项目来引领,使学生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