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主编的《一图一算一注解之水利工程造价 》依据《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2008)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 编写。本书共8章,主要内容有土石方开挖工程、土 石方填筑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 钢筋、钢构件加工及安装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 书中内容主要是以中小型实例的形式呈现,同时 结合图形一一进行计算,涵盖了清单和定额两种算法 ,在每道题的题干后面列有清单工程量表,将所要计 算的项目罗列出来,且对每个实例的各分项工程的工 程量计算方法均作了较详细的解答说明,每题之后均 有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对每一小项又有清晰 的解释,本书内容涵盖面广,结构层次清晰,让读者 看后能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
本书力图用现代水利科学技术的观点,以历史的眼光,简要介绍中国水利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讴歌中国古人如大禹、管仲、李冰、贾鲁、潘季驯、靳辅、陈潢等治水、用水、管水、理水的的不朽业绩,展现丰富多彩的水利文化。又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历史文献、考古发现、诗词典故、科学家故事等方面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水利成就,努力讲述中国古代水利科学家奋发有为的励志故事,凸显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勇敢勤劳、不畏困难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底蕴,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水利工程识图与绘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是结合水利水电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编写的。《水利工程识图与绘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主要包括基本制图标准与技能、工程形体的表达、水利工程图和计算机绘图等四个学习型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包含若干学习型工作任务。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及成人高校水利水电类专业工程制图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胡建平、晏成明主编,刘亚莲主审。
本套书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性:一是其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丛书采取科学的态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二是其具有鲜明的历史性,这套丛书是史学著作,无论从丛书的作者还是内容来看,纵向地完整地叙述历史都是其优势,不仅要保证历史叙述的完整,还要保证历史与逻辑到一致,论从史出,寓论于史。三是弘扬正能量,新中国70年的历史是辉煌的历史,是可以增强四个 自信 的历史,这套书充分反映新中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成就以及取得巨大成就背后的原因。
本书主要对渐开线圆柱直齿、斜齿、人字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力求做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全书共八章,*章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基础理论,第二章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第三章标准渐 开线圆柱外齿轮的根切与变位齿轮传动,第四章内啮合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第五章斜齿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第六章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第七章齿轮用材料以及热处理,第八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本书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 2007)、《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识图与水利工程造价两大部分,其中识图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以典型的施工建筑物为对象,从简单的水利水电工程图例、基本的水工构造开始讲起,然后以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水利工程造价部分,工程量的计算不采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模式,而是用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一部分的工程量,并对计算公式的数值加了注解,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审计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中国大坝70年》突出了70年来中国大坝在不同年代建设运行的轨迹,客观反映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时代背景、规划设计理念、工程技术特点、建设管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成效等,系统总结了不同年代大坝建设运行的成功经验和经历教训。全书由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以概述加案例的写法,按照年代撰写概述和挑选代表性工程,邀请相关院士、专家和大坝建设管理单位参加编撰工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世界生动展现了70多年来我国大坝建设的辉煌成就,向业内人员提供具有系统分析和生动案例的中国大坝工具书。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按照十章呈现,*章呈现中国大坝发展历程,第二章至第八章呈现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中国大坝工程;第九章讲水库移民安置和文物保护;第十章
本书系统构建了计算河流动力学基本理论框架。 构建原则力求从理论上更严密、 准确性更高、 更具一般性的模型入手, 通过理论推导或经验假设得出一般性可能适度降低但计算效率更高、 应用可行性增加的模型。 全书共分 10 章。 前 4 章介绍了水沙两相流运动力学基础理论。 第 5 章至第 7 章系统介绍河流动力学数学模型的构建, 包括含沙水流运动、 河床冲淤、 河岸崩塌等数学模型构建及理论体系。 第 8 章至第 10 章分别介绍了一维、 二维和三维 (包括全三维和准三维) 河流动力学模型的具体应用。 本书可作为水利、 水电、 土木、 环境、 生态以及其他涉及河流动力的学科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有助于广大河流动力和河流生态环境研究人员提高对河流动力的认识, 从多相流体力学角度深入理解河流动力过程, 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假设对模
本书 的突破,在于将图碑这一重要的历史遗存纳入水利社会史研究的视野中,它不仅拓宽了资料的范围,同样拓宽了研究的视野。以山陕水利图碑这一珍贵资料为切入点,将图像与文本、实地调查相结合,梳理山陕水利图碑的发展变迁状况,并以每一通水利图碑为中心,结合已有研究和其他民间文献,开展个案研究,寻找共性和差异性,在视角、方法乃至理论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以水利图碑为突破口,形成对金元以来中国水利社会历史变迁的整体认知和理解,对于 处理好人水关系,积极贯彻习近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也为当下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踪迹已经覆盖了南北极,征服了*的山峰,唯独深海,还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探索。海洋对各个国家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中国 蛟龙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启了自己深潜的旅程,并*终为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本书作者实地跟船50 余天、前后采访近4 年,用厚重与翔实的笔触,全景式地将 蛟龙号 深潜的台前幕后故事忠实还原。 In today s world of highly advanced technologies, human beings have planted their footprints across the North and South Poles and have conquered the highest peaks. The deep sea remains the only space with tremendous unknowns that are yet to be explored. Oceans are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nations. Against this backdrop, China s Jiaolong submersible embarked on its deep-dive journey and made historic breakthroughs that glorify China. The author travelled with the ship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over 50 days and conducted interview
《潘家铮全集第十八卷积木山房丛稿》,主要包括《寒门琐记》《秋魂集》《积木山房诗话》《锦屏之歌》《李卓吾先生评传》。《寒门琐记》是作者个人的家族史叙述,对高祖、曾祖、祖父母、父母兄弟的追忆;《秋魂集》是作者怀念不幸罹病去世的小女儿的诗文,感人肺腑;《积木山房诗话》是作者对自己几十年诗歌研究和诗学实践的总结,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诗歌文体流变、诗词创作规律、诗人词人诗词风格、诗词格律以及诗词创作与时代人生的关系,都做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和总结;《锦屏之歌》是作者两赴西南参加雅砻江水电开发期间所作的诗词;《李卓吾先生评传》是一篇作者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所写的评传,并附李贽诗若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6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五篇,分别介绍了江流概略及历代水灾统计,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各省的水利情形,历来在浚治、堤防、堰闸等方面的修疏工程,前代水利讨论,近之设施与计议,是民国时期的治江文献中的重要著作。
本书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已开展的BIM研究与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水利水电行业单位开展BIM实施工作的解决方案。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BIM技术概述、水利水电设计行业BIM技术发展情况、BIM实施的4个阶段、BIM在施工和运维阶段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BIM应用案例。
本书内容:总论介绍观赏树木学概念观赏树木的分类和作用观赏树木的引种与驯化观赏树木的植物群落构建等;各论介绍林木类花木类鸡肉叶类观果类蔓木类地被类等多种树木的生长特性
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书脊。 本书所刊文章一律使用繁体字,设计排版风格古雅清逸。内设空间有美、高山峨峨、林泉艺潭、湖上会饮等栏目,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文化。
感应加热是一项既节能又环保的先进技术。感应加热器(炉)适合毛坯形状简单、生产批量大的毛坯件的锻造、热冲压,工件的热处理及军工、汽车、拖拉机、铁路机车车辆等行业的工厂、企业用于金属加热与熔化等。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感应加热技术,包括感应加热与节约能源、感应加热的物理基础、金属的感应加热、感应加热的方式(工频、中频)、感应加热的计算原理、感应器的设计计算,汇编介绍了40种典型的在各行业中应用的感应加热器(炉)。 本书可供从事感应加热设备设计、使用与节能工作均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建设与投资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造价管理和完善定额体系,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由我部水利建设经济定额站组织编制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已经审査批准,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