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演变特性,对河道动床阻力、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规律等基本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与河口演变耦合水沙数学模型,并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与数学模型计算系统地论述了河道演变与河口演变相互作用规律,提出了河口淤积延伸与反馈影响动态响应关系等多项创新成果,是一部涉及河流动力学、河床演变学、河流模拟技术、河口海岸动力学等学科的科技专著。 本书可供广大治黄工作者、河流泥沙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沭阳水利志(精)》(作者沭阳县水务局)编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存真求实、详今略古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记述沭阳县治水史实,以期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本志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并用的表述形式。全志首列图、序、凡例、概述,接以十三章,尾设大事记、录、编后记。记叙层次为章、节、目。章设述要,呈宏观演变。涉跨县域工程者,为保持水事活动完整性,则取其枢要,作简略记述。
本书是作者在近15年来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基础上撰写而成,书中以世界广泛关注的跨境资源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几年国际上的研究进展,着重对国际河流流域的特点和合作开发中跨境资源环境问题,特别是跨境共享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公平分配与协调管理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国际河流共享水资源的水权、国际水法原则、水资源分配模式与指标体系、水冲突求解方法、流域综合开发与管理理论等一系列前沿科学问题。 本书是我国本全面反映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专著,具有基础性、前瞻性与应用性,可供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科学、生态环境保护等部门的科研与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上、下两篇共15章。其中,上篇共7章,在绪论后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鱼类种群鉴定方法,年龄和生长,摄食与肥满度,繁殖习性与繁殖力等;然后介绍鱼类集群、洄游的基本规律,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水体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同时,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演变特点以及保护策略进行了系统阐述;在第六、七章主要介绍渔业资源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以及渔业资源生物学实验的方法和手段等。下篇共8章,在绪论后主要介绍海洋渔场环境与鱼类行动的关系,优良渔场形成的基本原理,利用人工鱼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原理及方法;同时,阐述了渔情预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渔场图的编制;最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