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有:1)总结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现状、形势及存在的问题。2)分析地下水水位控制的重要性及管理需求。3)整理分析地下水水位控制理论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4)提出地下水控制水位类型及概念,以及地下水控制水位类型划分依据和主要划分类型。5)针对超采区、地面沉降区、生态脆弱区等不同类型提出水位划分方法,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基于RS/GIS技术的黄河流域水循环要素研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 (G19990436)课题“黄河流域水循环动力学机制与模拟” (G1999043601)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推求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参数,包括土壤水分、蒸发等,分析这些水文参数与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黄河流域水循环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全书共分九章。章和第二章介绍了水资源遥感的主要研究进展,以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了黄河流域蒸散量、土壤水分、植被覆盖变化、流域地表干旱状况变化和主要气象要素气候变化趋势;第八章阐述了黄河源区水循环过程;第九章对黄河流域水循环要素研究中RS/GIS方法进行了评价。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环境科
本书介绍了美洲、大洋洲的30个国家(地区)的自然与经济概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状况,水法和水管理机构现状等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美洲、大洋洲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情况,借鉴其发展经验。 本书可供广大水利工作者及相关行业人员参阅。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达标指导书》由贺小明主编,紧扣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三个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标准的要求,针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和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而编写。全书共八章,包括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法律法规、建设流程、建设内容、建设实践、达标评审、达标监管、达标信息化等,同时还论述了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程序、方法及评审要点,按对象分要素详细讲解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应准备资料、文件范本及注意事项,并针对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作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以及应急救援七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点内容,介绍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达标指导书》图
王建林主编的《TRT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应用研 究(精)》在丰富的TRT超前地质预报实践的基础上, 总结了TRT超前地质预报三维成像的基本特征,并提 出了优化探索。 本书共8章,包括概述,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原 理及操作流程,TRT6000在隧洞工程地下水、空腔、 断层破碎带和围岩分类等地质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的优化探索等内容,具有一定 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本书主要供从事隧洞工程建设管理、勘察、设计 和施工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隧洞超前地质预报 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自号通知发布以来,得到了国内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围绕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讨的会议(含报告)论文70余篇。该会议如期于2012年10月20—21日在郑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15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是一次专门就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讨的高层次、高水平学术活动,也是我国水资源研究科技界的一次盛会。经审阅,会后收入到本论文集论文60篇,作者涉及科研院所、高校、管理机构等单位。《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一本*反映我国实施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文集。根据论文涉及的内容,《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把论文分为五大部分(即
本书针对太湖实际情况,将野外实测资料、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悬浮物、水质、藻类、湖流、波浪等影响太湖生态环境的驱动因子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将各影响因子进行耦合计算,建立了太湖生态动力学模型。全书分为7章,章 太湖生态模型研究概况;第二章太湖湖流观测与模拟;第三章 太湖波浪观测与模拟;第四章 太湖悬浮物及透明度实验与模型;第五章 太湖水质及富营养化特征及模拟研究;第六章 太湖水环境容量计算;第七章 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太湖调控效果研究。
水治理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当今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为了推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云南财经大学与台湾政治大学于2012年7月在春城盘龙江畔的云南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了“2012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上,两岸专家学者共同为中国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建言献策。通过26场报告会及互动方式,分享了水电开发与移民安置探索、湖泊水环境治理、中国水旱灾害治理、水资源评价与利用、城市水务与水政治、水哲学伦理及可持续发展6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杨子生主编的《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就是这次研讨会的论文集。 显示部分信息
合同节水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水机制。其核心是节水技术改造全过程的契约式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可广泛应用于节水改造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高效节水灌溉等领域,是降低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当期支出压力,提升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改善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用水户、节水服务企业、政府、社会相关利益者多方共赢的投资模式。 郑通汉所*的《中国合同节水管理》结合试点实践,首次系统论述了我国节水事业发展的现状、合同节水管理的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实践探索、推行合同节水管理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政策建议等一系列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落实 十三五 规划纲要中提出的 推行合同节水管理 提供了理论支撑
《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系统地介绍了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内容包括: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基本概念,水资源评价,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综合利用水库及兴利调节计算,防洪减灾规划,水能利用及水电站主要特征参数选择,河流综合利用规划及水库群水利水能计算,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及水库调度,以及水资源系统分析的基本知识。 《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主要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有关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水资源规划、利用、管理、保护等领域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对“2006年全国灌溉试验成果交流会”征集的学术论文优选后编辑而成的,共收录论文45篇,是近一年来全国各级灌溉试验站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全书分为四部分:部分为“灌溉试验站建设与协作研究方法” ,主要论述目前灌溉试验工作组织与管理模式、灌溉试验协作研究工作开展和试验站科研成果推广方法;第二部分为“作物需水规律与非充分灌溉技术试验研究”,不仅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等主要作物,而且还涉及马铃薯、烟草、果树等经济作物;第三部分为“作物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涉及地下滴灌、喷灌、渠道防渗防冻、节水剂、灌区墒情预报等内容;第四部分为“农田水资源与土壤环境”,对农田水资源评价、农田盐分、养分运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书可供从事农田水利、农业节水、农业气象的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水利工程管理(第2版)》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利工程的检查观测、养护维修、调度运行以及防汛抢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全书的主要内容有:绪论,水库调度运用,用水管理,土石坝的检查观测,混凝土及砌石坝的检查观测,土石坝的养护修理,混凝土与浆砌石坝的运用管理,水闸与溢洪道的运用管理,隧洞和涵管的运用管理,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运用管理,堤防管理与堤坝防汛抢险。各部分内容均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列举了经典案例,并配有系统的强化训练题。 《水利工程管理(第2版)》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和农业水利技术等水利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本书由梅孝威任主编。
本书以直流电阻率法找谁技术为重点,简要件数了相关地质、水文地质基本知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各种物探找水方法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和资料解释方法,提出了物探找水的工作方法及合理工作程序,给出了应用实例,对物探找水技术的发展历程、优缺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全书体现了物探技术的近期新进展,是从事找水技术人员的专业书籍,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参考用书。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各国水利水电的发展,水资源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世界水利有了更多的发展和变化。因此,为全面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落实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更多地了解和借鉴国外水利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让水利行业及其相关部门的领导、管理和业务人员,更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学习和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水利部国科司的支持与指导下,决定重新编撰出版《各国水概况》。
流域水量水质联合模拟预测是流域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书理论部分介绍了流域水量水质联合模拟的基本框架,阐述了流域水循环与点面源伴生过程模拟评价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流域模型高维参数分析率定技术;实践部分重点给出了流域水量水质联合模拟的四个实例,包括:三峡库区分布式水循环及伴生面源过程模拟、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与库区二维生态动力学联合模拟、太湖流域山丘区水循环与湖区二维生态动力学联合模拟、太湖流域水量水质管理系统。
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剧烈,属于严重缺水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供需水矛盾加剧,干旱灾害频次增加、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给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淮河干流枯水期日益复杂的水资源利用和供水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开展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利用及调度研究。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背景,以淮河中游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开展枯水期水资源演变规律、枯水期来水量预测和枯水期水资源配置及调度技术研究,并提出枯水期应急调度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已在流域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规划、水量分配与调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保障流域社会经济、城市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等提供了重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是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内容包括: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书库兴利调节计算,水库洪水调节计算,水能计算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水电站及水库的主要参数选择,河流综合利用规划与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水库调度,水资源评价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流域水生态文明的必要途径,是水管理不可分割、具有普遍联系的重要环节。海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遭受着水资源短缺、流域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影响。本书在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障碍,研究提出了加强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政策建议、法规框架建议,重点分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改革目标及分步骤的实施建议。本书可供从事水资源管理、水利政策、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研究,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人员参考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所编的《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5)》包括:综述,综合介绍我国2015年水情;水 资源量,详细介绍全国各地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 详细介绍我国2015年水资源蓄积状况;水资源开发利 用,详细介绍我国2015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体 水质,详细介绍我国2015年水污染及防治情况;重要 水事,详细介绍我国2015年发生的重大水利事项。
李广贺主编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第3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全面参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新修订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进行了修编。教材全面介绍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理论与方法,补充和完善了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供水水质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节水理论与技术等章节内容,增补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评价等内容。 教材系统性强,理论性与实用性统一,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相关专业科技人员参考。
《200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是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2006年度全国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内容包括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和水资源一级区的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水库蓄水变量、浅层地下水蓄水动态、供水量、用水量、用水水平、河湖库水质、重要水事等。本书适合于水资源管理人员、水利科技人员及相关领域人参考。
《乡镇水利管理员基础教程》根据乡镇水利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所的基础知识,从培训和学习的角度出发、精心编写本教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气象水文基础知识、水利工程识图、小型农田水利基础知识、防汛抗旱基础知识、防洪与减灾、农村自来水、安全用电、乡镇水利管理员工作规程等。《乡镇水利管理员基础教程》可作为乡镇水利管理人员、水利基层干部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水利工作人员、基层干部提高专业技能,自我增值的工作参考用书。本教程由艾英武同志担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