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 2007)、《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识图与水利工程造价两大部分,其中识图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以典型的施工建筑物为对象,从简单的水利水电工程图例、基本的水工构造开始讲起,然后以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水利工程造价部分,工程量的计算不采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模式,而是用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一部分的工程量,并对计算公式的数值加了注解,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审计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安排编制的。 区域构造稳定性是关系到水电水利工程是否可行的根本性地质问题,在GB 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就区域构造稳定性的勘察内容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但具体的勘察方法、技术要求和有关评价标准等没有作规定。为做好区域构造稳定性的勘察研究工作,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地震部门的有关标准,编制了本标准,就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研究的具体内容、步骤、方法及评价标准作了规定。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总结了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研究的经验,搜集了有关部门的资料,吸取了有关的科研成果。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
本标准是根据《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制定的。 在GB 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就喀斯特地区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和内容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鉴于喀斯特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影响水电水利建设的安全和经济效益,为做好喀斯特地区的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经验和吸取有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就水库渗漏、坝基稳定和渗漏、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和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内容、技术方法和评价原则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局部修订是在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的基础上,增补和修订了部分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增加了工程观感质量评价的具体标准和工程质量检验资料用表的统一规定。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自1999年实施以来,对加强港口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提高综合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对原标准中原则性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加之近几年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工艺方面*成果的应用,急需补充这些方面的内容。为此,交通部组织中港航务工程局对原标准进行了局部修订。 本局部修订是在广泛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局部修订的内容替代《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中相应的章节和附录,并应与《
本规范共分11章和1个标准的附录。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进一步明确了规范适用的烈度范围、水工建筑物等级和类型,并扩大了建筑物类型和坝高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对重要水工建筑物进行专门的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以确定地震动参数的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设防概率水准;增加了场地分类标准,并相应修改了设计反应谱;改进了地基中可液化土判别和抗液化措施;根据1994年国家批准发布的GB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系统一标准》的原则和要求,在保持规范连续性的条件下,区别不同情况,把各类主要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计算从定值安全系数法向分项系数概率极限状态的体系“转轨、套改”,并给出了各类水工建筑物相应结构系数;采用了对混凝土水工建筑物以计入结构、地基和库水相互作用的动力法为主和拟静力法为辅的
本教材是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分两篇:第1篇为水利工程图识图常识,第2篇为水利工程图识图实训。其中第2篇由7个工作任务组成,分为闸类、坝类、泵站、渡槽与倒虹吸、农桥、跌水、堤。 本教材适用于高职院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给水排水、城市水利、水土保持、治河与防洪等专业的教学,并可用于成人专科学校同类专业教学,还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习题集是《全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精品规划教材》中的一本,与柯昌盛、李玉笄主编的《水利工程制图》配套使用。为了便于教学,本习题集的章节编排与配套教材完全一致,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物体表面的交线,轴测投影,组合体,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标高投影,水利工程图,房屋建筑图。本习题集采用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 本习题集加大了读图训练的比重,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突出应用性的特点。 本习题集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水利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六章,主要介绍水文基础知识、水文资料的收集、水文统计、年径流的分析与计算、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及径流调节计算等工程水文基础知识。 本书为中等职业学校农业水利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供水利水电类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师生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2001)及“水利水电产品标准编制十五计划”,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 l.1—2000)的要求。为保证在辟j水文仪器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年限碍到有效控制.进一步规范水文仪器的使用寿命与报废程序,避免因长期使用而破陨、陈IH或综合性能已严重降低的水文仪器仍用于水文测验,影响水文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编制本标准。
本规范系在行业标准《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规范》(JTJ211—8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港址选择、平面、装卸工艺、铁路、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照明和连续输送机械系统控制、通信和船舶交通管理、助航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等。 关于规范的名称,根据1996年8月交通部颁布的《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的规定,以及国内外有关行业的情况和部审会的意见,将原《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规范》改名为《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本规范共分11章51节,4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 本次主要修订的内容包括港址选择,煤炭、矿石、散粮、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机械选型和工艺布置,港口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油品码头与其他货种码头的安全距离,辅助生产建筑物指标,设计船型尺度,环境保护及公用设施等。增补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型港口和大型深水码头
由辛全才等主编的《水利工程概论》为全国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精品规划教材,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水利水电基本知识、水利工程与水工建筑物、常见的水工建筑物、防洪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等。 《水利工程概论》可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其他非水利专业人员参考。
本图集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的毕业设计和水工课程设计教学用书。 本图集编入了刘家峡、龙滩、龙羊峡、二滩、鲁布革等24个工程的设计图集,涉及的内容包括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水闸和渡槽。编者对设计图纸进行了适当的整编,绘制成:枢纽布置图,大坝、溢洪道、泄洪洞剖面图,坝身廊道、大坝混凝土分区、基础处理、土坝防渗等细部构造图,水闸、船闸剖面图,以及渡槽的配筋图等。编入图集工程的设计水平较高,并各具特色,是同类工程设计中的有用参考材料。 本图集可作为水利院校其他相近专业学生的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工作者学习和设计参考。
本教材在高等学校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河海大学和武汉大学共同进行编写。全书共分17章:第1章至第5章介绍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检验和校正方法,以及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6章至第10章介绍小地区控制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第11章至第17章介绍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大坝、隧洞施工测量,渠道和线路工程测量;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以及大坝变形观测的有关内容。 《水利工程测量》主要供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专业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土木建筑类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和供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水利工程测量》配套的习题与实验实习指导书。包括四个部分及附录:部分为根据章节顺序编写的复习思考题和计算题;第二部分为实验指导,包括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十五个实验指导;第三部分为教学实习指导,包括实习目的和任务、实习组织和计划、实习内容、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成果等;第四部分为实验实习的记录表;附录部分介绍了水准仪和经纬仪系列的主要技术参数,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测量计算中的数值凑整规则等。 本书主要供水利水电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等专业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土建类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对基于GIS平台下网格型松散结构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首先提出并建立了流域蓄水容量同地形指数间的对数维布尔函数关系,从而解决了单元网格产流参数不易率定的问题;然后,探讨了模型汇流过程中如何利用地形地貌资料及天然河网的自相似性构建地貌瞬时单位线的方法,探索性地建立了考虑水流空间变异性的地貌瞬时单位线;针对网格型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给出了网格*演算次序的计算方法;后,分别在长江三峡区间沿渡河流域和下垫面条件更为复杂的贵州三岔河岩溶流域构建了两个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加以应用分析。
本标准共6章和1个资料性附录,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水利基础数字地图分类与名称的一般规定; ——水利基础数字地图数据体的技术要求; ——水利基础数字地图产品化的相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 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 本标准出版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汇通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裕生智能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天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街、蔡小兵、成建宏、王虹、郭林、
本次对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第4章、第11章和附录c进行的局部修订,主要包括水平力作用下桩的设计计算内容。 本次局部修订认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水平力设计计算的方法及科研成果,进行了大规模的现场试验,深入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力求将*的科研成果列入规范之中。在修订过程中,尽量保留了原规范的结构次序及内容。此次出版的仅为被修订的有关章节,并以此替代规范中的章节和附录。为表示区别,修订的条文、条文说明和附录下方均以横线标识。 本局部修订的内容,必须与规范保留部分配套使用。 本局部修订的内容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中港第三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所负责。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中港第三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 所,以便再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制订的。 为了做好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标准制订工作,在全面总结了水电水利边坡工程勘测、设计、治理和监测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必要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水电工程岩石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和安全系数》、《岩石高边坡稳定分析有限元计算软件研究》、《降雨暂态水荷载的估算方法研究》等专题研究。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附录G、附录H、附录I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责解释。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经审查,批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标准编号为SL299-2004。 本标准自2004年8月1日起实施。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共有8章和10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的工作目的、程序、工作内容、测绘精度以及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作了统一规定; ——规定了各类地质现象测绘调查的内容; ——规定了成果资料整理及检验的要求 对SDJ15-78进行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对结构进行了调整; ——增加了前引部分; ——增加了术语 ——增加了基本规定和资料检验的内容; ——进驻外地质测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制定的。 本标准体例格式遵循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
本标准依据《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对《核子水分—密度仪现场测试规程》(SL275—2001)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表层型核子水分—密度仪现场测试规程; ——第2部分:深层型核子水分—密度仪现场测试规程。 本标准与SL275—2001版比较有下列变化: 一—体例格式按照GB/T1.1要求进行编制; ——规定了核子水分—密度仪经过标定和校正,其检测结果可作为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的依据; ——增加了有关仪器使用的辐射安全要求。 本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款有:第1部分7.1.2f)、附录B,第2部分7.1.2f)。以黑体字标识,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根据水利部2003年标准制修计划,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6章11节71条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监测站建设一般技术要求; ——监测井结构设计及施工; ——井口装置、站房设计与施工及水准标石埋没; ——自动监测系统设计、设备安装与调试; ——监测站工程验收。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安排制定的。 通过多年水电勘测设计实践总结,结合本行业特点,并与有关国家标准协调一致,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主持制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制图标准。 水电水利工程制图标准是对《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DJ209—1982)的修订。本次修订后按专业分为五项标准单册出版。各册名称和内容如下: 《水电水利工程基础制图标准》(DL/5347—2006),包括总则、一般规定、图样画法和尺寸标准。 《水电水利工程水工建筑制图标准》(DL/5348—2006),包括土建工程图的一般规定、水工施工总图、钢筋混凝土结构图、木结构图、钢结构图及有关图例图形符号。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制图标准》(DL/r 5351—2006),包括地质图的—般规定、主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