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现行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 2007)、《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进行编写。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识图与水利工程造价两大部分,其中识图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以典型的施工建筑物为对象,从简单的水利水电工程图例、基本的水工构造开始讲起,然后以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水利工程造价部分,工程量的计算不采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模式,而是用表格的形式计算每一部分的工程量,并对计算公式的数值加了注解,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部分工程量计算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学习理解。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审计员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局部修订是在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的基础上,增补和修订了部分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增加了工程观感质量评价的具体标准和工程质量检验资料用表的统一规定。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自1999年实施以来,对加强港口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提高综合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对原标准中原则性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加之近几年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工艺方面*成果的应用,急需补充这些方面的内容。为此,交通部组织中港航务工程局对原标准进行了局部修订。 本局部修订是在广泛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局部修订的内容替代《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221—98)中相应的章节和附录,并应与《
本书介绍了沙质海岸风沙运动、波浪理论、泥沙特征、泥沙的输移运动、海域含沙量特征、海岸变化及海岸变化模拟等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海岸与河口水运工程建设及其模拟研究工作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统一、规范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研究工作,确保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交通部组织了本规程的编制。 本规程包括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两部分,主要内容有海岸与河口潮流定床模型试验、潮流泥沙模型试验、波浪泥沙模型试验、河口人海船闸模型试验、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三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及波浪泥沙数值模拟等。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各有特点,在使用中应该发挥所长,有机结合。 本规程共分10章64节304条,6个附录,并附有条文说明。 本规程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不断发展,请各单位在使用中,注意总结经验
本规范共分11章和1个标准的附录。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进一步明确了规范适用的烈度范围、水工建筑物等级和类型,并扩大了建筑物类型和坝高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对重要水工建筑物进行专门的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以确定地震动参数的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设防概率水准;增加了场地分类标准,并相应修改了设计反应谱;改进了地基中可液化土判别和抗液化措施;根据1994年国家批准发布的GB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系统一标准》的原则和要求,在保持规范连续性的条件下,区别不同情况,把各类主要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计算从定值安全系数法向分项系数概率极限状态的体系“转轨、套改”,并给出了各类水工建筑物相应结构系数;采用了对混凝土水工建筑物以计入结构、地基和库水相互作用的动力法为主和拟静力法为辅的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制定的。 本标准体例格式遵循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
中国水电开发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在水能蕴藏量占全国80%以上而地震频发的西部地区,多座300m级高拱坝正在或即将兴建,抗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本书作为拱坝抗震设计的专著,从拱坝的设计基础理论、设计原则、数值分析方法、动力模型试验方法和抗震安全评价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介绍。本书特别结合作者近年在300m级高拱坝抗震研究的成果,介绍拱坝抗震设计的*发展。 本书既可供从事拱坝设计、研究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安排编制的。 区域构造稳定性是关系到水电水利工程是否可行的根本性地质问题,在GB 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就区域构造稳定性的勘察内容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但具体的勘察方法、技术要求和有关评价标准等没有作规定。为做好区域构造稳定性的勘察研究工作,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地震部门的有关标准,编制了本标准,就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研究的具体内容、步骤、方法及评价标准作了规定。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总结了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研究的经验,搜集了有关部门的资料,吸取了有关的科研成果。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
《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工程测量技术(第2版)》是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是根据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完成的。全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及有关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及地形图的阅读和应用,大坝施工测量、隧洞测量、渠道测量及大坝外部变形观测,3S技术与应用等。《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工程测量技术(第2版)》除作为测量与水利工程专业的教材外,还可作为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规划、给排水工程、水利信息技术、环境工程、工程管理、房地产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技术标准编制工作计划安排进行制定的。 本标准体例格式遵循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
本书是根据试验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分析、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较高的精确度。 本书共15章,内容包括:WES实用堰的过流能力,平底闸泄流能力的粗估,泄水建筑物闸门局部开启的泄流能力,高速泄槽的流速系数,泄水建筑物消能工类型的选定,连续式挑坎挑流消能工的选定,直线型窄缝(宽尾墩)挑坎挑流消能工,斜切式挑坎挑流消能工,消力池尾坎(消力槛)的泄流能力,底流消能、面流消能和戽流消能,宽尾墩—消力池消能工,面流一水垫塘式消能工,掺气挑坎挑流的水力特性,底部通气防蚀设施,水工模型试验基础等。另外,在附录中还列出了本书涉及的主要公式。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和设计人员在进行类似的水力学问题研究、选定泄槽体型和相关的水力计算时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制定的。 在GB 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就喀斯特地区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和内容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鉴于喀斯特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影响水电水利建设的安全和经济效益,为做好喀斯特地区的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经验和吸取有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就水库渗漏、坝基稳定和渗漏、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和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内容、技术方法和评价原则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书系统回顾了CATIA在水电行业的应用历程,介绍了CATIA的基础模块、安装环境、环境设置以及帮助文档的使用;对CATIA基础模块以及知识工程基础详细介绍;通过分析CATIA在水电行业各专业的具体应用案例,说明使用CATIA实现水电设计的具体流程和部分典型用途。 本书共分9章,第1章CATIA在水电行业的应用历程,第2章CATIA简介,第3章轮廓设计,第4章零件设计,第5章曲面设计,第6章工程总体装配,第7章工程图,第8章CATIA知识工程基础应用,第9章CATIA在水电行业的应用案例。 本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三维设计人员的基础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本规范系在行业标准《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规范》(JTJ211—8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港址选择、平面、装卸工艺、铁路、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照明和连续输送机械系统控制、通信和船舶交通管理、助航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等。 关于规范的名称,根据1996年8月交通部颁布的《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的规定,以及国内外有关行业的情况和部审会的意见,将原《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规范》改名为《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本规范共分11章51节,4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 本次主要修订的内容包括港址选择,煤炭、矿石、散粮、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机械选型和工艺布置,港口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油品码头与其他货种码头的安全距离,辅助生产建筑物指标,设计船型尺度,环境保护及公用设施等。增补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型港口和大型深水码头
本书是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水利工程测量》配套的习题与实验实习指导书。包括四个部分及附录:部分为根据章节顺序编写的复习思考题和计算题;第二部分为实验指导,包括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十五个实验指导;第三部分为教学实习指导,包括实习目的和任务、实习组织和计划、实习内容、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成果等;第四部分为实验实习的记录表;附录部分介绍了水准仪和经纬仪系列的主要技术参数,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测量计算中的数值凑整规则等。 本书主要供水利水电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等专业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土建类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汇通华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裕生智能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天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街、蔡小兵、成建宏、王虹、郭林、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经审查,批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标准编号为SL299-2004。 本标准自2004年8月1日起实施。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共有8章和10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的工作目的、程序、工作内容、测绘精度以及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作了统一规定; ——规定了各类地质现象测绘调查的内容; ——规定了成果资料整理及检验的要求 对SDJ15-78进行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对结构进行了调整; ——增加了前引部分; ——增加了术语 ——增加了基本规定和资料检验的内容; ——进驻外地质测
SDJl5-197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是1978年9月首次颁发试行,本次修订工作是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由原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委托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并更名为《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的程序、内容、精度要求等。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将统一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和技术要求,以利提高工程地质测绘成果的质量。 本标准与SDJl5-1978相比,修订和补充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将遥感影像解译法列为工程地质测绘基本方法之一。 2 增加了“在露头条件差的地区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时,应布置勘探点”的规定。 3 增加了层状岩层单层厚度分级标准,修改了单组节理裂隙发育分级标准和节理裂隙张开度分级标准。 4 增加了喀斯特调查内容,并将其单列为一节。 5 增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制订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河海大学工程CAD与图学教研室编《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第四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发布的《技术制图》等相关国家标准及规范修订而成的。 本书除绪论外,共分17章,主要内容有: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原理,点、直线、平面,立体,立体表面相交,组合体,轴测图,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水工建筑中的常见曲面,标高投影,图解分析和方法,立体表面的展开,交互式计算机绘图,水利工程图,建筑结构图,房屋建筑图,机械图等。 与本书配套的习题集也同时做了修订。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配套研制了电子素材库和电子习题解答课件,通过动画、图片等演示学习难点和重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是根据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工程测量技术实训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完成的。全书分三部分,主要为十四个实验、习题和两项实习。本书是为适应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而编写的,突出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实践能力。 本书为全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类专业规划教材《工程测量技术》(黄文彬、王建华、王金玲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配套教材,供高职高专水利工程类专业以及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规划、给排水工程、水利信息技术、环境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教学使用,亦可供成人高等学校师生及有关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等参考。
根据水利部2003年标准制修计划,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6章11节71条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监测站建设一般技术要求; ——监测井结构设计及施工; ——井口装置、站房设计与施工及水准标石埋没; ——自动监测系统设计、设备安装与调试; ——监测站工程验收。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3 739 号)的安排制定的。 通过多年水电勘测设计实践总结,结合本行业特点,并与有关国家标准协调一致,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主持制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制图标准。 水电水利工程制图标准是对SDJ209-1982《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的修订。本次修订后按专业分为五项标准单册出版。各册名称和内容如下: DL/T5347——2006《水电水利工程基础制图标准》,包括总则、一般规定、图样画法和尺寸标准。 DLFF 5348——2006《水电水利工程水工建筑制图标准》,包括土建工程图的一般规定、水工施工总图、钢筋混凝土结构图、木结构图、钢结构图及有关图例图形符号。 DLFF 5351——2006《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制图标准》,包括地质图的一般规定,主要工
本次对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第4章、第11章和附录c进行的局部修订,主要包括水平力作用下桩的设计计算内容。 本次局部修订认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水平力设计计算的方法及科研成果,进行了大规模的现场试验,深入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力求将*的科研成果列入规范之中。在修订过程中,尽量保留了原规范的结构次序及内容。此次出版的仅为被修订的有关章节,并以此替代规范中的章节和附录。为表示区别,修订的条文、条文说明和附录下方均以横线标识。 本局部修订的内容,必须与规范保留部分配套使用。 本局部修订的内容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中港第三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所负责。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中港第三航务工程局科学研究 所,以便再修订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