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论述了利用天然示踪和人工示踪调查堤坝渗流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堤坝集中渗漏通道的形成机理。全书共分九章,包括总论、堤坝建设各阶段渗漏研究、渗流研究常规方法、温度示踪方法、环境同位素示踪及水化学方法、人工示踪方法、示踪方法测定裂隙岩体渗透性、堤坝管涌和接触冲刷破坏机理、水库内部的渗漏试验。本书重视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工程实例检验理论的可靠性。本书可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工程、地下水勘察等专业科技人员参考,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使用。
河口村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目前最为复杂的混凝土面板坝覆盖层基础。本书介绍了河口村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静动力试验研究及不同设计方案下的二维、三维应力变形计算研究的科研成果。本书共1l章,主要内容包括:筑坝材料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概述、筑坝材料现场取样、筑坝材料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筑坝材料试验设备与试验过程、筑坝材料试验成果、筑坝材料试验结论、面板堆石坝动力计算分析概述、静动力有限元计算原理和方法、静力非线性有限元计算与分析、面板坝动力非线性有限元计算与分析、有限元计算成果总结及结论等。 本书可供从事坝工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科研、教学等科技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和工程案例读物。
本规范总结了《水电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试行本)》(水电规造价(2005)0004号)(以下简称原规范)实施以来的经验,充分考虑了近年来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调整以及水电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经过广泛调研、征求和综合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修订了原规范正文中不尽合理、可操作性不强的条款与表格格式,增加了招标控制价、招标标底、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约定以及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工程价款调整、索赔、竣工结算、工程计价争议处理等内容;针对执行中的问题,修订了原规范附录中部分清单项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特征和计量单位,并增加了部分子目。
这部专著,系统反映了中国特色工程技术和江河治理开发规划思想。它以工程建设新成就为主体,以科技进步为主线,全面展示了水电各学科的发展。这部专著是半个世纪我国水电建设实践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实录,也是我国广大水电职工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它集中了水电界200余名专家、学者们的智慧,堪称为中国水电工程技术大全,是一部水电事业的史鉴。本书共分四篇。篇水电站机电设计,第二篇水电站机电设备,第三篇水电站自动化,第四篇机电设备安装。文章对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机电专业在设计、科研、安装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汇集了水电建设机电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科研、设计的新成果,同时,还介绍了外水电机电专业方面的一些先进技术。本书可供从事水电站机电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借鉴。
张基尧同志作为20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参与探索了鲁布革经验,组织和指挥了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领导了水电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上,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善于总结,善于发现,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之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现从他的大量论文和讲话中选取部分汇集成册,通过这部文集,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20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平凡历程。透视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希望这部文集的出版,给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和完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式,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对于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水利水电企业的发展工作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
《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在系统阐述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效应及其机理。针对传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的对策和技术以及构建与生态友好的水利工程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内容共分7章,包括概论,河流系统与生态修复,河流生态修复规划与评估,河流廊道生态工程技术,水库的生态治理和生态调度,水环境修复生态工程和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工程等。书中还链接介绍了大量外的工程案例。本书既可作为水利、水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的规划、设计、管理、科研和教学人员的参考书,亦可作为这些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三维建模与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实践。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建模现状和建模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三维数据结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空间解析理论与方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三维建模技术方法及实现、基于三维统一模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建模与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并介绍了上述理论方法在10项具体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地质、工程管理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