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五十年来的泥沙异重流和泥沙工程科研成果,包括三部分:一为异重流水力学;二为泥沙工程中水库淤积、沉沙池和挖槽回淤等有关泥沙设计问题,其中不少处涉及异重流淤积问题;三为泥沙沉淀和饱和含沙量水槽实验的研究成果。 本书对异重流的基本流动特性进行水槽实验,对水利工程异重流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分析运动的有关参数值如阻力系数、掺混系数、潜入点判别数等,在缓流和急流时的流态及其不同掺混性质,不同坡度下的前锋速度以及引航道进口异重流前锋速度。书中在异重流基本理论方面的部分成果属于首创,如潜入点判别数的定量估计,浑水掺混系数在缓流时为员值,船闸引航道异重流初速公式:其次,在工程应用方面提供设计方法,如水库异重流出库沙量的估算方法(已为设计院使用),电厂沉灰池和浑水沉沙池的异重流沉淀时异
《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全书》第二卷《土石方工程》中的第九分册。该书系统阐述了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综述、施工组织、疏浚工程施工技术、吹填工程施工技术、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工程案例等。 《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技术》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工具书,也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科研、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使用,并可作为大专院校水利水电工程及机电专业师生教学参考书。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全书 *卷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八册 深层搅拌技术》系统地阐述了深层搅拌技术的施工方法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综述、技术原理、工程设计、材料与浆液、施工设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检查与验收、安全环保与节能减排、工程案例等。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全书 *卷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八册 深层搅拌技术》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工具书,也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科研、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使用,并可作为大专院校水利水电工程及机电专业师生教学参考书。
本论文集选录了75篇文章,内容包括近几年来在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检测、评估与修补加固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涉及了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检测;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评估;混凝土建筑物补强加固技术;水工建筑物高速水流抗冲磨技术;混凝土裂缝及伸缩缝修补技术;混凝土大面积防护技术;混凝土水下修补技术;混凝土建筑物补强加固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等。论文作者都是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现场检测、安全评估与修补加固工作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知识。 本论文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广大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科研、设计、施工及管理单位的有关人员参考。
《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全书》第二卷《土石方工程》中的第九分册。该书系统阐述了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综述、施工组织、疏浚工程施工技术、吹填工程施工技术、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工程案例等。 《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技术》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工具书,也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科研、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使用,并可作为大专院校水利水电工程及机电专业师生教学参考书。
为更好地开展刘志明等编著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10年版)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会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编制了本指南,作为《强制性条文》宣传贯彻和培训工作的水利部指定教材。本指南包括《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10年版)所有条文内容,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条文进行了解释,阐述了作为强制性条文的缘由,针对条文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编写了检查要点和方法,并对部分条文进行了案例分析。《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是一部体系完备、资料翔实的“工具书”和培训教材。
本书对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在线安全评价体系与模型库技术、大坝安全预报预警技术、构架技术、系统运行及安全保障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解决了实现土石坝安全监测的关键创新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运行效率保证、采集硬件共享、雷区设备保护、测压管深孔封孔和在线分析与安全评价预警等。土石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技术是工程与软件相结合的系统化技术成果,主要技术均通过多项工程实践检验,构建了成熟、实用、先进,适用于不同运行时期的土石坝工程的安全监测分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本项研究成果的*特点是可为除险加固水库工程提供系统化的、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自动化安全监测解决方案。 本书可供相关决策、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冯光伟主编的《南水北调特大型沙河渡槽工程设 计》基于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渡槽工程,共12章,内容 包括:工程概况、渡槽规模指标、渡槽选线选型与工 程总体布置、渡槽水头优化分配及水工模型试验、预 应力U形薄壳渡槽结构设计、沙河U形渡槽接缝止水设 计、大型渡槽桩基设计与试验研究、预应力渡槽施工 、大型箱基渡槽及落地槽设计、沙河渡槽安全监测设 计、沙河渡槽充水试验以及沙河渡槽建筑环境设计。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对渡槽工 程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借鉴价值,可供从事引 调水工程、灌区工程等相关工程的咨询、规划、设计 、施工、监理、管理以及渡槽工程研究人员参考,也 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贾金生等编著的《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的主题是:水库大坝建设和管理中的技术进展。共收集了55篇论文,内容包括将核电站反应堆置于地下、关于水电回报率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及发展理念探讨、我国高坝大库建设及运行安全问题探讨、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与思考、和谐理念下的大渡河水电开发关键技术问题前期论证与研究、水库泥沙资源利用与河流健康等。
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SL 1—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 619—2013)所要求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深度,按其质量特性分类,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产品质量的评定原则、评定方法和评定标准。 本标准共有5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标准的适用范围; ——有关设计质量的术语; ——设计质量评定的要求; ——设计质量评定的基本原则; ——设计质量的评分办法; ——专业(章)质量评定和设计质量的总体评定等。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水工机械技术2010年论文集》收录了《曹娥江大闸挡潮泄洪闸工作闸门液压启闭机关键技术应用》、《液压启闭机在水闸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南水北调东线泗洪站船闸液压启闭机设计》、《液压启闭机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分析》、《闸门双吊点液压启闭机液压同步系统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天津段慢速卷扬式闸门启闭机设计》、《浅谈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紫坪铺水利枢纽2×3600kN卷扬式启闭机的破坏机理及抢修过程》、《160t坝顶门机门架金属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游船升船机设计》等。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灌区水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及结构计算。主要以算例的形式(全书共有约50个算例),详细介绍各种计算项目的计算方法步骤。为了采用先进的计算技术,提高设计质量及设计效率,书中还介绍了作者编制的灌区水工建筑物及渠道工程的电算程序,每一个算例均有相应电算程序的计算成果。配合本书的出版,作者无偿将其中的部分程序提供给读者,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发布在网上供读者免费下载使用。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电算程序更有实用价值。可供水工专业及其他有关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水利专业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与施工环境保护、合同工程费用、工程项目合同验收管理,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监理行为,制定本规范。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监理工作准备、工程施工质量及进度控制、施工安全与施工环境保护监督、合同工程费用管理、监理协调、工程项目合同验收、工程移交与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等。
这部专著,系统反映了中国特色工程技术和江河治理开发规划思想。它以工程建设新成就为主体,以科技进步为主线,全面展示了水电各学科的发展。这部专著是半个世纪我国水电建设伟大实践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实录,也是我国广大水电职工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它集中了水电界200余名专家、学者们的智慧,堪称为中国水电工程技术大全,是一部水电事业的史鉴。 本书共分四篇。篇水电站机电设计,第二篇水电站机电设备,第三篇水电站自动化,第四篇机电设备安装。文章对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机电专业在设计、科研、安装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汇集了水电建设机电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科研、设计的新成果,同时,还介绍了外水电机电专业方面的一些先进技术。本书可供从事水电站机电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借鉴
本书根据我国水闸的现状和现行水闸设计、除险加固方面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介绍了水闸工程除险加固概述、水闸工程的安全鉴定、水闸工程除险加固设计、水闸除险加固常用技术、水闸现场检测技术及方法和某节制闸的加固改造实例等。本书具有突出的针对性、通俗性、实用性和应用性,不仅可供水闸工程安全鉴定的组织单位、承担单位和审定单位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水闸除险加固设计、施工、管理和维修人员参考,还可作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开展2004年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水总局科[2004]11号),对原水电部1982年发布的《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进行修订,体例格式参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根据水工混凝土技术新的发展,对SD105—82在以下方面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删除原规程中属于国家标准的“水泥”、“混合材”、“外加剂”等内容,以及有关章节中过时或不再适用的方法。 ——增补“全级配混凝土”试验方法。 ——补充和完善原规程中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混凝土现场质量检测方法及快速试验检测方法。 ——开展适量专题试验,增补人工砂石粉含量、人工砂饱和面干吸水率,以及碾压混凝土拌和物仓面贯人阻力测定方法等。 ——增补完
本教材分两篇,共12章。篇是混凝土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绪论、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性能、特种混凝土、变形缝止水材料;第二篇是混凝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测、混凝土性能检测、特种混凝土特有性能检测、水工砂浆性能检测、钢筋性能检验、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测、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等。主要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人员从业资格注册的考核培训专用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