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中国堤防工程施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注浆法的定义、适用范围、工法原理、施工材料与设备、施工工艺及流程、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并通过典型案例加以说明。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新的工艺技术以及我国目前注浆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书可为从事水资源堤防工程者直接应用,并为从事土木建筑、交通洪航、铁路桥隧、围海造陆、地基处理以及中职、中国和高等院校的师生提供有益借鉴。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洪水与洪水灾害的成因、类型、分布与特点,以及近代防洪形势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的显著变化;阐述了中国防洪减灾认识的逐步深化过程与当代治水思路的调整;介绍了中国现行的防洪体系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列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若干大洪水的抗洪实例,以助于了解中国防洪与洪水管理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李原园、文康、沈福新等编著的这本《变化环境下的洪水风险管理研究》从洪水及洪水灾害的发生与 发展机理着手,系统分析了变化环境下的洪水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研究提出了洪水风险演变及应 对策略思路,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城镇暴雨积涝防治,以及风险管理效果评定指标 等作了繁简适度的论述。《变化环境下的洪水风险管理研究》是一本侧重在概念、思路与理论方面进行学 术性探讨的专著,可供水利、气象、交通、环境等专业大专院校、科研、规划设计、管理等部门参考。
防洪工程经济评价通常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结合财务状况分析对防洪工程进行评估,并将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增量内部经济收益率等作为防工程的经济评价指标。 本书是一部关于防洪工程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洪灾损失与防洪工程建设、防洪标准、洪灾经济损失评估、防洪工程经济评价等,适合防洪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经过历史上长期的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规模的探索与实践,黄河治理取得了的成就。但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许多自然规律至今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目前仍存在洪水威胁、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重大问题。面对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黄河治理的形势与任务,应大力推进“三条黄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治河体系的建设。
本书阐述了水资源规划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全书共分8章。前三章主要论述有关现代水利资源规划的基础知识,包括水资源的概念与可持续利用、现代水资源规划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水资源系统分析基础等三部分。第4至第8章是专题部分,包括地面地下水联合调度动态模拟分析、宏观经济水资源系统多目标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在水资源规划中的应用、数学流域与水资源规划等五部分。 本书在内容上力求浅显易懂,实用易学,在每章中都尽量结合一些实例进行讲述,但不追求严密的数学推导和论证。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环境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国家相关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参考用书。
本定额适用于利用建筑安装工程。内容包括:土石方机械、混凝土机械、运输机械、起重机械、砂石料加工机械、钻孔灌浆机械、工程船舶、动力机械及其他机械共九类,1244子目。
堤防工程建设是一项既古老又年轻的工作。说其古老,是因为堤防工程建设已有几百甚至上午年的历史;说其年轻,是因为只有到了近数十年人们才开始对它的勘察、设计施工进行专门的研究,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其进行过系统的总结。本书就是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对堤防工程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工程实践,对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进行的系统总结。本书内容包括堤防概况、堤防的勘察方法、堤防一般工程地质条件、堤防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分析方法、堤防及堤基险情及隐患的处理措施、堤防施工、堤防的检测与监测技术等内容。本书的目的就是在工程技术人员勘察与施工的过程中,一书在手,能基本了解掌握堤防工程地质工作全过程。因此,此书是实际工程中地质技术人员的一本较好的参考书,同时此书对大专院校学生和有关技术书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