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依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9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铁路结合梁设计规定(TBJ24-890)编写而成,内容包括钢板梁设计、栓焊连续桁梁设计、结合梁设计,并提供了相关参数及的常用设计资料。可供铁路及各部门桥梁和钢结构工程科研、设计、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中国铁路时速300—350 km客运专线的重要技术装备,是中国铁路技术体系和装备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保证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可靠、高效的核心技术之一。总体技术方案明确了在系统集成、列控车载设备、地面RBC软硬件技术、安全通信技术以及系统仿真和测试技术等五个方面的技术要求,提出了CTCS-3级列控系统的标准体系,是指导CTCS-3级列控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及系统评估工作的重要参考文献。 本书可供铁路信号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与实践》作者具有主持多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建设工作的经验,书中理论论述翔实,典型示例丰富;同时书中还收录大量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桥梁设计成果,使内容更加充实。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与实践》共分十二章六十四节。章介绍高速铁路和高速铁路桥梁基本情况;第二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技术标准;第二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总体设计;第四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车桥动力分析方法;第五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轨桥相互作用分析方法;第六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徐变理论及控制;第七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沉降控制;第八章介绍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桥梁上部结构;第九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墩台与基础;第十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抗震没汁;第十一章介绍高速铁路桥面附属设施与桥梁支座;第十二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方法。 《高速铁
本书对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设计进行全面总结,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资料和典型范例。全书共28章,涉及线路、行车、车辆、轨道、地质、建筑、结构、、供电、环境控制、屏蔽门、通信、信号、防灾报警、机电设备自动化、自动售检票、集中供冷、扶梯和电梯、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经济和管理等30多个专业设计内容。 广州地铁二号线在技术的开拓和创新上成效显著,有20多项技术为我国采用,其水平处国内领先地位,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甸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书对工程设计进行了详尽介绍,有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动车组机械师》分为六大部分,包括中级练习题、练习题、技师练习题、技师练习题、共性规章类练习题等,题后有参考答案。
王晖和谭文等主编的《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对广卅地铁三号线北延段隧道盾构施工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总结。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段工程共11个盾构施工标段,本书详尽记录了每个标段的工程概况、施工环境、盾构矶选型和适应性评价、盾构施工技术、施工过程安全和质量控制,真实再现施工现场,资料翔实、数据丰富,对粪似工程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可供盾构施工、工程管理及教学、科研等相关人员参考。
《高速铁路施工技术》系列丛书,分为《概论分册》、《路基工程分册》、《桥梁工程分册》、《隧道工程分册》、《轨道工程分册》、《“四电”工程分册》、《施工测量分册》、《工程试验与检测分册》8个分册出版。《高速铁路施工技术(桥梁工程分册)》主要介绍高速铁路桥梁的结构构造、技术标准及施工技术。重点突出桥梁基础与墩台、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连续梁、结合梁以及拱桥、斜拉桥、组合桥等桥式结构;钻孔灌注桩、钢围堰、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预制与架设、节段预制拼装、连续梁悬臂施工、原位支架法及移动模架施工、转体施工、无支架缆索吊装施工、大跨度桥梁施工监控、桥梁支座、桥面附属工程等的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及控制标准等内容。《高速铁路施工技术(桥梁工程分册)》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深入浅出,内容系统完整,可作为铁路施工
飞机结冰会显著影响飞机的气动性能和操稳特性,严重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是航空领域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书从结冰物理学出发,讲述了影响结冰的大气参数和大气现象飞机结冰的类型和强度飞机结冰防护系统结冰报告及观测图表等方面的内容,并基于理论和实践提出与结冰相关的飞行计划策略和驾驶策略本书与市面上飞机结冰领域的其他书籍相比,更偏重于提供结冰分析所需的场景分析和问题应对,对飞行员和航空工程领域从事结冰相关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有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本书以目前BT模式建设规模的地铁项目——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为对象,对施工视频监控及视频会议子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子系统(采用深圳市建筑工程档案标准文本格式)、和工程安全监测及风险管理子系统等系统进行了如何实现施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的尝试,提出相应的数字化管理的框架模型,和对应数字化管理体系下的业务流程建议。 本书可作为政府机构、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人员运作BT模式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校、科研单位、建筑企业等相关研究和建设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或工具书。
本书系统论述了轨道车辆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的相关内容。包括RAMS理论基础,RAMS基本概念,轨道列车故障及其分析,可靠性设计与试验,寿命周期费用,人因工程以及RAMS管理,轨道列车维修性、可用性、安全性及保障性,轨道列车寿命及其管理,轨道列车维修等。 本书可供机车车辆设计制造、运用、维修人员及相关院校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学习参考。
本手册依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9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铁路结合梁设计规定(TBJ24-890)编写而成,内容包括钢板梁设计、栓焊连续桁梁设计、结合梁设计,并提供了相关参数及的常用设计资料。可供铁路及各部门桥梁和钢结构工程科研、设计、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中内容远比考察交流时所获悉的信息全面、详尽,对我国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具有的参考价值,因而决定将它们作为姊妹篇翻译成中文出版。为此,中铁二院成立了翻译出版领导小组和译校组,专门从事此项工作。
本书为介绍铁路车站的工具书,主编要内容包括:铁路车站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隶属关系、承办业务,以及车站所在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本版为修订再版 ,增加了新建线路及部分即将建成线路所属车站的各英内容。
本书对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设计进行全面总结,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资料和典型范例。全书共28章,涉及线路、行车、车辆、轨道、地质、建筑、结构、消防、供电、环境控制、屏蔽门、通信、信号、防灾报警、机电设备自动化、自动售检票、集中供冷、扶梯和电梯、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经济和管理等30多个专业设计内容。 广州地铁二号线在技术的开拓和创新上成效显著,有20多项技术为我国首次采用,其水平处领先地位,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甸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书对工程设计进行了详尽介绍,有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根据轨道交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课程标准编写,可以作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主要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的参考学习资料。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也迅速发展,各地的轨道交通建设引进了大量的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这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了基本保障。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先进,设备众多,维护维修要求高,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教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的应用情况,选取较具代表性的系统制式,从系统结构、系统原理、系统运行方式及系统设备养护维修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本书共分为七个项目: 项目一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组织与运行控制系统认识,着重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运行
《列车空气动力学》内容分两大部分。部分论述了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方法,包括数值模拟计算、现场在线实车试验、动模型试验、风洞试验方法以及形成的综合研究体系。第二部分涵盖列车空气动力学基础与应用,论述了列车空气动力特性(空气阻力、升力、横向力及其相应的力矩,交会压力波,表面压力分布,侧部及尾部流场特性)、形成机理及规律,列车环境(大风、隧道、桥梁、路堤等)和列车外形耦合空气动力特性,诸因素对列车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列车空气动力对其他的影响,改善列车空气动力性能的措施,介绍了提炼出的一系列分析理论及制定的列车空气动力性能计算、设计、试验及评价标准。
本书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列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铁道部组织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相关科研、装备制造等单位开展了联合攻关。参研人员本着保障高速铁路“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的理念,站在世界高速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坚持博采众长、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勇创一流,解决了动车组研制、检测设备开发、综合系统集成等方面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用了不到2年时间,完成了研制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填补了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