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帕克斯(Lee Parks)作为出色的摩托车教练兼道路赛车手,以清晰易懂的风格写作,揭开了专业人士所使用技巧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如何将技巧应用于街道和赛道骑行、解释了恐惧和专注的心理动力,以及如何真正驾控摩托车。 本书为您提供发展成为熟练、有成就且更安全的街头摩托车骑手所需的技术和知识,高质量的照片、详细的说明和专业的图表,突出了街头骑行的复杂性和正确的技巧。读者将更好地了解从制动、转弯到正确油门控制的所有内容,从而获得更令人兴奋且更安全的驾控体验。通过将技能分解为易于学习的小模块,本书提供了有效的骑行课程。 本书是运动、摩旅、巡逻和冒险骑手的指南,可以帮助读者在*短的时间内将骑行技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而又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该图表示了全国铁路线(包括普速铁路,时速200km及以上铁路),铁路线的起讫站及里程,主要车站和车站等级。表示出了18个铁路局的范围、路局之间的分界口站和路局所在地等信息。同时还表示各省、市等行政区划范围,也反映高速公路,国道等其他道路情况。
本书是在2018年11月12日国家铁路局发布了《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 2018)等17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自2019年2月1日起实施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运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而成。为更好地贯彻新验标、方便广大铁路建设者做好铁路检验批验收工作,编委会组织编写了本手册。 本填写范例主要给出的是检验批中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一栏填写的框架:检验批应该验收的内容、需要引用的基础资料、对施工过程的描述、对定性项目质量的描述、对项目验收结果的描述等。相关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结合设计和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使填写内容符合施工实际。
《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按照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的功能类型进行分析解读,希望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这份建筑遗产的多样性,并让更多对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学者和同仁一起来认识和共享这份宝贵遗产的技术成就和艺术魅力,同时对深化这份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
本书原名《中国邮驿交通发达史料》,分为三编: 前编 简叙周代以前的驿运; 正编 历述西周初期至清末各朝驿政发展; 副编 取名 中国邮政志 ,分省列举历代各地设驿史实,包括驿名、位置、沿革等。附录部分是邮政法律及组织管理通则。注重搜集、引述古籍资料,详细叙述了中国邮驿交通的发展历程。
《铁路机车概要(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由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两部分组成电力机车部分包括国产及进口口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涵盖各种型号的干线客、货运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部分包括国产及进口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涵盖各种型号的干线客、货运机车、调车机车和调车兼小运转机车。书中对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的技术性能、总体布置、车体结构、走行部型式主要技术装备、控制系统、电制动及空气制动系统等作了简要介绍,并附有机车总体布置图和主要特性曲线图,在技术参数表中提供了诸多项目的技术参数。
《铁路工务技术手册》是技术应用工具书,由于规章规范和标准的更新,现对其进行修订版。在内容上广收博取,选材具有理论依据,且经过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故提供给读者,据以指导生产,达到正确贯彻现行规章的目的。
本书是一本关于铁路噪声、振动的专著,较为详尽地阐述铁路噪声及其振动的产生机理、模型建立和控制措施,涵盖空气动力噪声、桥梁噪声、低频地面振动、地面诱导结构声的内容。本书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滚动噪声、轨道振动、车轮振动、轮轨相互作用及由粗糙度产生的激励、车轮和轨道的声辐射、滚动噪声的缓解措施、空气动力噪声、曲线轮轨摩擦噪声、冲击噪声、桥梁噪声、低频地面振动、地面诱导结构声和车辆内部噪声等。
《中国火车大图集》是一本通过绘图方式,全面展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和动车组的科普图书。书中包含自1949年起中国铁路自主生产和进口引进的235种中国铁路主型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其中包含67种动车组、59种电力机车、77种内燃机车、11种蒸汽机车、10种主型客车及多款铁路专用车辆,涵盖 大部分现役的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同时本书也收录了大部分已经退役的经典车型,浓缩了中国铁路装备的发展脉络。 在全面展示各型机车车辆动车组外观和涂装的同时,本书还对收录的各型铁路装备的概况和基本技术数据进行了简要介绍,让初探铁路的读者对中国铁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用视觉呈现的方式对奔驰在我国广袤大地上的钢铁巨龙留下深刻而直观的印象,对我们日常乘坐的各型动车组及客车有一个视觉上的共鸣。
本书以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技术工作为主线,以高速铁路各系统、各专业的技术特点、功能目标、设计原则、主要设计内容以及采用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系统总结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技术,全面、系统介绍高速铁路系统构成、技术特点以及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的程序、内容、方法等,并附有实际工程案例,是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中国、也是世界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技术的近期新成果。 本书可供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参考,可供教学、研究、培训使用。
本书以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技术工作为主线,以高速铁路各系统、各专业的技术特点、功能目标、设计原则、主要设计内容以及采用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系统总结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技术,全面、系统介绍高速铁路系统构成、技术特点以及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的程序、内容、方法等,并附有实际工程案例,是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中国、也是世界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技术的近期新成果。 本书可供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参考,可供教学、研究、培训使用。
本书分为10篇,全面总结了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轮轴设计原理、生产制造技术及工艺、检修工艺、检测技术、轮轴技术管理体系及安全防范体系,同时介绍了国外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工艺的发展情况。本书是靠前靠前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铁路货车轮轴设计、制造、检修、检测及安全防范、管理体制及制度等技术发展的书籍,许多内容为编者多年来所进行的科研成果的总结,具有创新性、规范性、服务性、资料性、系统性和理论性。 本书是了解中国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和管理的窗口,也是铁路行业的参考书。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车辆部组织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等铁路客车制造企业,对25型客车转向架在结构上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并对弹簧、牵引拉杆等互换性要求较高的零部件进行了规格化统型,编制了这本《铁路客车转向架图集》。图集通过三维及二维图重点展现了转向架运营维护和检修过程中需要更换的零部件、易损易耗件以及主要结构功能部件,希望对转向架设计和运用检修人员有所帮助。
本书分为10篇,全面总结了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轮轴设计原理、生产制造技术及工艺、检修工艺、检测技术、轮轴技术管理体系及安全防范体系,同时介绍了国外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工艺的发展情况。本书是靠前靠前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铁路货车轮轴设计、制造、检修、检测及安全防范、管理体制及制度等技术发展的书籍,许多内容为编者多年来所进行的科研成果的总结,具有创新性、规范性、服务性、资料性、系统性和理论性。 本书是了解中国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和管理的窗口,也是铁路行业的参考书。
本书客观全面、细致深入地介绍了数千年以来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发源与发展情况,充分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卓绝的创造能力。本书共分为四卷,其中卷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各时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情况,第二卷至第四卷分别详细地介绍了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历程。 本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字通顺、语言精练,是至今资料收集全面、学术价值较高的一本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史书,可供科技史工作者、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对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客观全面、细致深入地介绍了数千年以来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发源与发展情况,充分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卓绝的创造能力。本书共分为四卷,其中卷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各时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情况,第二卷至第四卷分别详细地介绍了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历程。 本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字通顺、语言精练,是至今资料收集全面、学术价值较高的一本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史书,可供科技史工作者、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对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客观全面、细致深入地介绍了数千年以来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发源与发展情况,充分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卓绝的创造能力。本书共分为四卷,其中卷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各时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情况,第二卷至第四卷分别详细地介绍了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历程。 本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字通顺、语言精练,是至今资料收集全面、学术价值较高的一本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史书,可供科技史工作者、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对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客观全面、细致深入地介绍了数千年以来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发源与发展情况,充分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卓绝的创造能力。本书共分为四卷,其中卷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各时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情况,第二卷至第四卷分别详细地介绍了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历程。 本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字通顺、语言精练,是至今资料收集全面、学术价值较高的一本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史书,可供科技史工作者、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对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铁路客站建设总指挥部编著的《2010铁路客站建设管理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2010年铁路客站建设管理研讨会论文68篇,包括建设、设计、施工与监理管理四个部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铁路客站建设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2010铁路客站建设管理研讨会论文集》可供铁路客站建设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从近二十年来中铁二院所承担的国内外铁路、公路、市政路基工程及地质灾害治理中,甑选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工程案例,以介绍山区铁路(公路)路基工程勘察设计的理念、技术与方法。结合案例内容分为边坡工程,支挡工程,地基处理,滑坡、岩堆加固,路基填料,危岩、岩溶、采空区及其它六个部分。针对解决滑坡、岩堆、顺层、崩塌、危岩落石、泥石流、岩溶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体的加固;斜坡软土、泥炭土、膨胀土、红黏土、黄土等特殊岩土的加固等技术,结合案例做了比较好的阐述。
该书系统介绍了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减振降噪技术体系,涵盖了桥梁、轨道、隧道减振降噪技术及声屏障设计技术,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工程应用实例,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该书介绍的高速铁路减振降噪技术与装置都是该领域实用技术与前沿研究方向,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可靠性及可维修性研究》首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上述接触网RAMS特征并揭示其内在关联,结合近年可靠性理论应用实践和大量的工程研究设计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维修系统建议方案,对将要建立的高速铁路接触网的RAMS体系、明确行业RAMS指标、安全性分析评估技术推广可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的国家。截至2009年底,仅在中国内地,已有10个城市拥有34条运营线路,总里程接近1000 km;另有19个城市,总计70余条、1800余km的线路正在建设中;目前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城市已经接近50个,全部规划线路超过300条、10000km。 如此大的发展规模自然吸引了社会众多关注,然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管理并没有统一的归口部门,所以信息的全面获取比较困难。为了促进社会各界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整体了解,《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组织成立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课题组,每年编写《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今年是第二次出版。 2009年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中国47个城市和3个城市群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所有数据截至2009年底。此外,还提供了城市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