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 94)与《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 98)同时废止。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2004)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时参考。
《电动自行车 电动三轮车维修从入门到精通》一书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维修于一体,内容依据国家相关职业技能的要求和标准,结合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的维修特点和维修行业要求编写而成。学习一本书而掌握两种产品的维修是本书的特色,本书内容丰富、知识含量大、技能实用、图解维修,对每一种产品的维修都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讲解,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能通过学习本书循序渐进地掌握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的维修技能。本书可供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维修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共19章,分别为: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施工准备,4施工测量,5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6开挖,7出渣与运输,8支护与衬砌,9小净距隧道及连拱隧道,10监控量测,11防水和排水,12风、水、电供应,13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14辅助坑道,15辅助工程措施,16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施工,17隧道路面施工,18附属设施工程,19交工验收。
本书研究了高速公路基本属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等基本理论问题,总结了我国高速公路30年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基于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研究构建了高速公路影响评价体系,从经济、社会、国家战略、社会文化4个层面对高速公路发展进行了系统客观的评价,并对未来高速公路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展望。本书可供高速公路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本指南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组织相关单位编写,目的是规范指导我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旨在掌握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底数,为全国公路运营管理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指南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成果质检两册,其中,*册数据采集包括5章和4个附录,系统规定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数据采集的内容、方法及工作流程;第二册数据成果质检包括7章和4个附录,规定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数据与成果质检核查的内容、方法及工作流程。
本书主要介绍了车辆检测概述、汽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能力要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要求、道路运输车辆检验仪器设备、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方法以及道路运输车辆检验结果的判定与处理等内容。本书根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的特点,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检测原理和检测方法、设备使用和设备维护等方面注重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突出新标准和新技术,力求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着重检验员实际检验能力的培养。 本书可作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相关岗位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
现发布《公路路堤刚性桩复合地基技术指南》(T/ CHCA 003 2019),作为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标准( 团体标准),推荐全行业使用,自2019 年10月1 日起施行。
本书以深圳地铁车公庙四线换乘超大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实例为对象,详细介绍了枢纽的工程概况、施工重难点、总体施工部署、围护结构施工工艺及控制方法、基坑开挖方法、主体结构施工流程及方法,重点讲解了盖挖土方、矮支模、中立柱快速定位、自行式模板台车、盖挖逆作施工缝、通道顶管等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并对车站周边复杂环境的处理形式、控制技术及信息化监测的实施评价进行了全面阐述。全书共分为5 章,分别为概况、过程施工、施工管理的关键卡控点及方法、周边环境风险控制形式及新技术、施工信息化监测技术等,力求通过归纳和总结,不断提升地铁超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技术、管理及新技术应用水平。本书可供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指南着重阐述了现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的总体要求、程序、路段排查方法、方案和安全设施设计及验收评估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分六章,章阐述现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的目的、原则、目标和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第二章阐述总体要求和程序;第三章介绍了路段排查分类方法和实施顺序;第四章介绍了多种情况下的安全处置方案设计要点,给出了具体处置示例;第五章介绍了安全设施设计要求;第六章给出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验收和评估要求。书末七个附录给出了实施案例、安全设施结构等的参考。
吴琼、彭龙辉、刘德新、阳华国、崔燕青*的《 高速公路高墩高塔施工技术实践与创新/山地城市交 通创新与实践丛书》系统总结了万利高速公路(重庆 段)所采用的6种高墩高塔施工技术,以期不断总结提 高高墩高塔施工技术,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全书共7章,**章介绍了万利高速公路高墩高塔 的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和适用条件, 以及实施过程及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和施工工艺综合 经济指标对比;第2~7章重点详细介绍了不同施工工 艺的原理、安全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要点、工艺综合 经济指标分析以及改进思路,并介绍了施工计算实例 。
本书详细介绍了高速公路的特点、发展历史、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给出了全面的建设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机构设置,管理目标,合同管理,验收管理等;总结了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方法,包括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沥青路面工程和混凝土路面工程。
本书依托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评估、机理分析及设防标准评价,介绍汶川地震公路桥梁和隧道典型震害的机理。本书分为两篇,共计13章和8个附录。篇为 第1章至第7章,介绍公路桥梁震害分析及其对策,主要包括:桥梁震害概述,地震地质灾害对桥梁的影 响分析及对策,简支梁桥、连续梁桥、拱桥和连续刚构桥的震害机理分析及抗震设计对策;第二篇为第 8章至第13章,介绍公路隧道震害分析及其对策,主要包括:隧道洞口段、断层破碎带段和普通段隧道 结构震害机理分析,公路隧道抗震设防对策等。附录中详细给出了研究中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试验 结果,对于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的部分详细给出了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计算结果,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供桥梁与隧道建设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为相关专业研究者和关注者提供借
本书共分五部分,内容包括安全评估基本知识、《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解读、《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解析、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案例和附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及指南解析》可供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监理及建设管理人员使用。
《公路勘测细则》由中交公路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出,为公路勘测做出了详细的报告。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具有流动性强、临时设施多、施工条件艰苦、工人文化水平偏低等特点,安全风险高,安全管理难度大,而做好安全交底工作则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书首先介绍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交底方法,然后从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准备、地基处理、路堤填筑与路堑开挖、路基附属工程施工、路面施工、路基路面改扩建共七个方面例举了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安全交底范例120余项。本书可作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指导用书,也可供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等参考阅读。
本书共分十一章,全面总结了桥梁腐蚀防护技术、涂层材料和工程施工管理。重点介绍了桥梁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缆索系统的腐蚀防护技术和工程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从事桥梁设计、施工、监理和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与借鉴,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生和研究生学习与参考。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378号文《2007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简称“原规范”)的修订工作。原规范由交通运输部于2000年1月1日发布并批准实施,施行15年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道路与桥梁工程类:桥梁施工技术(第2版)》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道路与桥梁工程类,成都蓉军广告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刷,2015年7月第2版,2015年7月第5次。主要内容包括:桥梁工程基本知识、桥梁施工基本作业、桥梁基础施工、桥梁墩台施工等。
《公路工程安全员培训教材》从公路工程安全员基本要求人手,由浅入深,主要介绍了概论、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及操作工种安全技术、公路养护安全技术、公路工程劳动保护与事故处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交底、公路工程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 本书内容全面,体例新颖,可作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员的考试培训用书,也可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补充了各阶段安全性评价的重点和评价流程要求。 (2)新增了各阶段安全性评价结论内容和深度的要求。 (3)新增了各阶段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及改扩建公路的评价内容。 (4)调整了设计阶段章节内容,并按照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写。 (5)新增了交工阶段章节条文。 (6)调整了运营阶段章节部分条文内容,并将运营阶段条文纳入后评价章节。 (7)补充完善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运行速度计算方法。 (8)调整了安全性评价报告格式。
本书历时五年,在当前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发展的形势下,在建成的数千座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础上,以大量工程建设中的数据、经验和教训为依托,全面客观地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进行疏理、总结和提升,并加以系统阐述。 全书共分十一章,涵盖了钻爆法、浅埋暗挖法、明挖法、盾构法、掘进机法、沉埋管段法等六大隧道施工方法以及相应的辅助工法,并包括特殊围岩隧道、水下隧道、风险管理等内容,内容全面、系统、创新,提出了诸多宝贵的理念、原则和要点,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中国隧道修建法。 本书将全面展现我国隧道建设的水平,并世界隧道建设的技术进步,在当下对我国规模庞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将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我国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的设计、施工、科研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师生使用和学习,亦可供
本书针对《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2013年版)《桥梁》和《隧道》两个科目的大纲要求,收集了大量考前模拟练习题,基本上覆盖了相应知识点。本书还附有模拟试卷,对考生复习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主要适合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前复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