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是以流体力学为基础探讨船舶航行性能的一门科学。 《船舶原理(第2版)》上、下两册,共分五篇,第1篇为船舶静力学,第二篇为船舶阻力,第三篇为船舶推进,第四篇为船舶操纵,第五篇为船舶耐波性。上册由第1、2篇组成:下册由第三、四、五篇组成。 《船舶原理(上册 第2版)》为上册,第1篇船舶静力学主要介绍船体形状及近似计算方法、船舶浮性、初稳性、大倾角稳性、抗沉性及船舶下水计算。对于船舶设计中所需要计算的专门问题,如船舶静水力计算、船舶在各种装载情况下的浮态和初稳性计算、稳性校核计算、抗沉性计算及船舶纵向下水计算等都有比较详尽的阐述:第二篇船舶阻力主要介绍船舶在等速直线航行时各种阻力成分的成因、特性和变化规律、船型对阻力的影响、船舶阻力的估算方法等。对于船舶在浅水狭航道中
本书围绕智慧港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生态形成,介绍了智慧港口发端、成长的内在发展逻辑及其历史过程,指出智慧港口是为现代物流业提供高安全、高效率和高品质服务的新型生态港口,提出了智慧港口生态体系的概念,指出了智慧港口生态体系的本质是创新,也是保障智慧港口可持续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本书重点从概念描述、发展现状和应用实例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智慧港口建设中*主要的支撑技术,包括信息物理系统、数字中台、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视觉、AR/VR技术、仿真预演分析、数字化监测诊断等技术。*后展望了未来智慧港口的发展愿景与目标。
松浦章所著的《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广泛搜集珍藏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的资料,从中文、日文和英文等文献文书中贡献给学界大量而又系统的手资料,并对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作了全方位、多层次和新视角的考察,清晰地展示了清代沙船航运业的全貌和上海沙船字号主的实态,大大地推进了相关专题的研究,《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从而堪为沙船航运业研究的集大成者。
经过笔者的初步思考,拟提出本书次教材大纲修订的主要任务如下:加强舰船动力装置测试技术的基础理论;测试技术中主要传感元件与常规物理参数测量范围与内容作必要的浓缩,加强实际应用的内容;本书重点叙述舰船动力装置轴功率实船试验内容;舰船振动、噪声测量的预报及控制;机动工况性能试验。
本书作者在原铁道部科技开发重点科研课题和中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研究基础上,结合新型钢箱组合结构拱桥的工程理论和结构特点,调研收集了国内外新型钢箱组合结构拱桥资料,结合相关拱桥的科研的理论研究、设计复核计算分析、钢桥的制造工艺过程了解、实桥的施工试验监测控制、养护维修方法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归纳分析与总结提炼编写而成。 全书共由十一章组成,主要内容为:论述了新型钢箱组合结构拱桥的国内外的发展与技术特征、计算分析理论;新型钢箱组合结构拱桥的结构体系、设计流程、主要结构形式、构造特点、构造细节、结构特性、结构设计参数优化选择和静动力分析与结构效应;新型钢箱组合结构拱桥的制造和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新型钢箱组合拱桥的施工监控理论和方法研究;新型钢箱组合拱桥的施工监测控制
本书共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渔船动力装置概述、渔船柴油机、渔船动力系统、柴油机的运行管理及应急处理、轴系与推进装置。本系列教材作为海洋渔业船员适任考试培训教材,能够满足海洋渔业船员考试培训的需要,为船员的业务学习提供帮助,提高海洋渔业船员整体素质。本教材还可供海洋渔业管理机构和船员培训机构人员学习参考,促进考前培训质量的提高。
船舶操纵 是讲述船舶操纵与控制原理、操纵技术,培养船舶驾引人员操纵能力的一门课程。全书分为八章,分别介绍了船舶操纵设备及其运用、船舶操纵性能、外界因素对船舶操纵的影响、港内操船、特殊水域船舶操纵、大风浪中船舶操纵、水上拖带、船舶应急操纵等内容。本书在充分借鉴现有教材成熟内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操纵案例等基础上,补充和更新了部分内容,形成了更加系统、全面和实用的知识体系。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航海技术、海事管理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参考书,也可作为船员培训、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参考书。
尹莉、张奇编*的《航海力学》分12章,包括静 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基础三大部分。静力学部 分包括平面简单力系和一般力系的简化分析;空间简 单力系和一般力系的简化分析;静定问题的平衡条件 ;重心与简单图形形心位置的确定方法等主要内容。 材料力学部分包括应力、应变等基本概念;材料的基 础力学性能试验;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 、扭转、弯曲等截面上的内力、应力的计算,强度及 相应变形的计算分析。流体力学部分包括流体静力学 和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基本方程,以及在工程中的 一些应用。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工科本科航海技术专业的课 程教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的选用教材,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重点介绍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方法与过程。根据交通运输的需求,分别对交通港站与枢纽总体布局规划、交通流线分析与设计、公路站场设计、铁路站场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港口规划设计、民用机场规划设计以及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本书*特点是在编写公路、铁路、水运、民用航空和城市轨道等重点章节时采用了国家现行的*设计标准和相关规范,并选取具有代表性设计案例辅助讲解和说明,力求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快速理解和融会贯通。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交通运输、物流工程和交通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交通规划设计和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参考。
:《厦门航运百年》从历史的角度展现厦门港的兴衰和厦门航运业的起落,而这些无不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兴则港兴航运兴。厦门从当时的小渔港到如今的现代化都市的变化历程,我们可以从厦门港的变迁可以看到其缩影。因此“港兴城荣、港衰城弱”是厦门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 今日放眼厦门港,万顷碧涛上,船只川流不息、巨轮昂然进港。码头上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桥吊,不时将堆积如山的集装箱货柜一只只地吊装上巨轮,运往世界各地。眺望这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如今的厦门港在续写她的辉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船舶常规涂装,船舶特种涂装,船舶特种涂装设备,船舶特种涂装工程,船舶特种涂装工程管理,船舶特种涂装技术标准,船舶涂装管理七个项目。
本书重点介绍了船体冷加工高级工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埋弧自动焊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基础知识部门着重讲解钢材冷加工的形式、钢材冷加工的特性、各种冷加工设备以及加工模具知识;专业知识部分着重讲解船体构件的展开方法、放样台上驳取各种加工线型值以及估算本工种定额工时的知识;操作技能部分着重讲解板材的辊弯、压弯、拉弯、压延以及一些其他成形方法,并有选择地介绍了几种典型构件的成形方法。 本书是船体冷加工高级工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技术学校教材,对其他专业工人及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工学结合新思维高职高专航海技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邮轮运营实务》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新颖,原创性强。《邮轮运营实务》教材填补了我国邮轮高等职业教育在邮轮专业教材方面的空白,内容选取一部分源自国际邮轮业的成熟经验,一部分来自笔者亲赴邮轮进行实地考察、充分调研和岗位实践,融入了行业的*信息。 第二,模块教学,教学做一体。本教材以邮轮专业的岗位操作程序为依托,以邮轮乘务人员的岗位技能为引领,精心设计了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八个模块。不仅在每个模块的开篇均设有“课前阅读”与“阅读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子模块中有针对性地安排了“想一想”、“做一做”等动脑、动手的训练,以期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中强化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
GB/T 13561《港口连续装卸设备安全规程》包括四个部分: ——第1部分:散粮筒仓系统; ——第2部分:气力卸船机; ——第3部分:带式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 ——第6部分:连续装卸机械。 本部分为GB/T 13561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3561.3—1992《港口连续装卸设备安全规程带式输送机》,GB/T 13561.4-1992((港口连续装卸设备安全规程埋刮板输送机》,GB/T 13561.5-1992《港1:3连续装卸设备安全规程斗式提升机》。本部分将GB/T 13561.3-1992、GB/T 13561.4-1992、GB/T 13561.5-1992三个部分进行整合修订。 本部分与GB/T 13561.3-1992、GB/T 13561.4-1992、GB/T 13561.5-1992相比,主要区别如下: ——具体规定了设备的运行噪音要求(见3.1.6); ——修改了带式输送机的速度要求(见4.2.3); ——明确了埋刮板输送机张紧行程的具体尺寸要求(见4.
本规范是在总结我国近50年来内河航道与港口的水文分析与计算的实践经验,吸收有关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新成果以及借鉴国外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主要包括基本资料及航道、港口和通航建筑物的水文分析与计算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共分6章21节和7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 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如进行局部修订,其修订内容将在《水运工程标准与造价管理信息》上刊登。
本标准参照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油船和油码头安全指南》,并结合我国有关管理重要要求编制的。 本标准的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提出。 本标准由交通部航海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BRM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知 识更新培训适用海船船员履行STCW公约培训适用)》 编著者胡甚平。 《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BRM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知 识更新培训适用海船船员履行STCW公约培训适用)》 共十章,内容包括绪论、人因素与船舶安全、安全行 为与工作态度、组织与团队、通信与交流、决策与领 导、疲劳与压力、计划与程序、危机与应急、工作安 全分析等。 本书是高等航海院校航海技术(海洋船舶驾驶) 专业本科生、专科生的专业课程教学用书,也适用于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学用书,还可用作操 作级与管理级船员、海事管理机构和航运公司的安全 管理人员培训参考书。
本书对技术美学和人机工程学基本理论以及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作了有针对性的叙述。在此基础上,结合船舶艺术设计和相关规范与标准的要求,较全面地介绍了船舶外观造型设计和船舶舱室内装设计的要求、特点及基本方法,并着重叙述了船舶舱室的内装材料、区划布置、环境设计、厨卫系统、舱室门窗、船用家具等的设计方法和实例。对船舶效果的绘制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船舶效果图设计应用也作了适当介绍。 本书为高等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材,可供从事船舶设计、制造和使用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亦可供从事土木工程、工业设计等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是在总结近年来我国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以及历时5年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寿命安全监测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基础上完成的,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海底隧道全寿命安全监测系统设计方法、海底隧道全寿命安全监测位移非接触量测技术、海底隧道结构应力及地震和耐久性监测技术、海底隧道全寿命安全监测控制及管理基准、海底隧道全寿命安全监测信息分析与反馈、海底隧道全寿命安全监测系统开发等。本书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公路、铁路和水工隧道监控、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亦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隧道方向)、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用书。
遗传算法是模拟生物自然进化的过程和机制发展起来的智能优化算法,在许多行业和多个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关注。本书重点阐述遗传算法的收敛分析等理论成果和其在船舶横摇运动控制中的应用。全书共分9章,第1章给出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改进方法;第2章~第4章研究了遗传算法的收敛性定义、收敛性分析和收敛速度估计方法;第5章探讨了遗传算法的种群多样性;第6章给出了模糊遗传算法;第7章提出了综合改进的遗传算法;第8章和第9章介绍了遗传算法在船舶横摇运动建模和控制中的应用成果。 本书可以作为研究遗传算法的参考书,可供智能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
本书是以总结船厂电焊工实际操作的经验为主,并以初级工部分、中级工部分为主线而编写的。主要内容有:电工基本知识,各种电工量具的使用方法,船用的主要电气设备。本书针对船舶在修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解答。 本书适用于船舶修造中从事电焊工作的工人,也可供相关的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