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球环境资源遭受掠夺式地开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与保护环境,用系统的观点去看待、用系统工程方法去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章的关系,进而寻求解决环境与经济之章矛盾的有效途径。环境系统数学模型就是在此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七章,主要介绍了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最基本运动规律的数学描述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多介质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相关模型的建立及性质;同时,还对目前常用的一些地表水、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模型软件做了简要介绍;此外,在附录中对1999~2000年ICM获得杰出奖的论文进行了简介。该书基本涵盖了环境系统数学建模所涉及的最有代表性的领域,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环境系统数学模型》主要适用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实现城市空间转型的跨学科设计方法,并详细说明了这一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通过运用理论、技术、影像和案例研究,使其可以适用于任何城市设计项目。作者认为,随着人们对于环境的日益关注,在城市设计中引入生态和可持续性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在构建环境的过程中毕竟是城市设计者把人类与其他生物体协调起来的,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城市设计者在城市设计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水质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是水质基准系列书之一。《水质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汇编了大量资料和文献,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水质基准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二三十年来该领域的进展和成果,分别总结了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和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推导的理论和方法、健康风险评估和生物累积因子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水质基准相关参数推导的案例分析。《水质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内容包括水质基准的概念、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以及中外水质基准与环境标准的分析对比、水质基准的运用和实践。《水质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是对当前水质基准的理论和方法学的系统总结,涉及了很多有关水质基准理论与相关参数的基本概念,并对环境暴露、生物富集和风险评估等国际前沿学科均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反映了外水质基准与水质标准的
本书对中国环境保护行政的孕育、起步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客观地记录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足迹,记载了国家对环境保护所作的一些重大决策,记述了各个阶段环境保护的重大事件和主要活动。全书由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组成。总论包括前5章,对中国环境保护行政进行了回首和展望。分论包括后16章,分别对中国环境保护行政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主要进展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本书具有“存史料、备咨询、鉴后人”的作用。本书值得各级决策者、环保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阅读参考。
《让头脑更聪明——科学思维方法漫谈(中篇)》从人类思维的宝库中挑选出20种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分成上、中、下三个篇章进行探讨。其中上篇包括了比较思维、分类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等6种抽象的“基础思维方法”;中篇包括了再现思维、转化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形象思维、联想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等8种普遍适用的“一般思维方法”;下篇包括了观察思维、实验思维、假说思维、模型思维、直觉思维和创新思维等6种“特殊思维方法”。这些方法既是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几乎所有的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可能用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