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识别手册》基于国务院2021年批准公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收录了117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5种、蕨类129种、裸子植物101种、被子植物925种、藻类6种、真菌4种。本书除了提供相关植物的彩图外,还提供了鉴定特征描述和物候、分布等相关信息,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鉴定和保护服务。
《农田杂草识别原色图谱》由浑之英、袁立兵、陈书龙主编,本书以河北省农田杂草为基础,内容包含了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谷子、向日葵、水稻、蔬菜、果树、芦苇等农田杂草43科190种。《农田杂草识别原色图谱》采用文字和图片对照的形式,充分展示杂草各个发育时期及典型部位的形态特征。图片清晰直观,文字描述通俗易懂,适合农业技术人员、农业院校的学生、农药经销人员及广大农民朋友阅读参考。
为了系统总结花生有害生物防治科研成果,普及和提高花生病虫草鼠害防治生产技术,促进花生生产,确保我国花生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我们编写了《中国花生病虫草鼠害》一书。在编写过程中,为提高防治技术的可操作性,我们始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本书充分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尽*可能包罗我国花生有史以来所发生和新发生的每一种非生物病害、生物病害与其他有害生物;较详细地论述了每一种病害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本书经过全国从事花生有害生物及其防治工作的30多位专家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编写、审稿和定稿工作。 全书共九章。分别阐述了我国花生非生物病害、生物病害、地上害虫、地下害虫、草害、鼠害、储藏期病虫害、其他有害生物与综合治理技
本书共分三大部分,*部分病害,包括侵染性病和生理病害,详细描述了每种病害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第二部分虫害,详细描述了每种害虫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第二部分是附录,包括无公害猕猴桃园周年管理月历、猕猴桃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国家明令禁止及限制使用的农药、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对猕猴桃出口的农残要求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以我国发生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200种林业有害生物为编写对象,提供了大量具有明显特征的照片,并按照林业有害生物发育进度和时间变化列出了防治方法,体现了简单易懂,方便查阅的编写目标。全书文字通俗简练,图片清晰明了,防治方法科学实用,可供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者、森林管护人员、森林经营者和林农等使用,也可用作新农村建设的科普教材、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书,希望广大读者广泛应用。
本书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观测北京地区植物物候现象,拍摄了大量的植物物候现象照片,经筛选、整理将图片编辑成册出版。 本书选取了北京常见树木39科 93 属 152 种(含种下单位),图册中植物科的排序依据李德铢主编的《中国维管植物科属志》,该志裸子植物依据克氏裸子植物系统,被子植物依据 APG Ⅳ系统;属、种按字母顺序排序。每种植物的物候现象,首先呈现的是植物的夏态和冬态,之后按照植物物候现象发生的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或种子生长发育期、叶秋季变色期和落叶期等的次序呈现。所选照片尽可能地反映树木物候期的特征。
本书以 新 和 实用 为指导思想,在第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动,删除了已停产、停用、限制应用范围等老旧农药品种130个,混剂207个,同时补充了新农药品种114个,农药混剂316个。 全书1363题,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杀病毒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品种及其混剂的特性、用途、防治对象、施用技术、施药适期及注意事项等,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农药应用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书后附有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农药中英文通用名称对照,便于查阅。 本书适合青年农民、乡村技术人员、植保干部、植物医生、农药经营人员阅读,也可供农药院校农药、植保的相关专业师生查阅使用。
为了帮助农村施药人员了解农药科学安全使用知识,掌握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水平,在前几年安全用药培训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这本《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指南》。 《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指南》编写人员根据多年农药应用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参考了近期国内外农药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指南》共分11章,分别从病虫草鼠及农药的基本知识、农药安全使用、施药机械使用与保养、个人防护与农药中毒与急救以及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和使用技术等进行了介绍。另外,书后还附录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的禁用农药名单等资料。
本书是一本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野生牧草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的著作。书中对采集的120种野生牧草适口性、生物学特征等进行介绍;完成概略养分分析、营养成分聚类分析、CNCPS体系评定,并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牧草,用健康贵州黑山羊成年公羊作为试验动物,完成瘤胃降解率测定和体外产气评定;结合以上评定结果,以活体重为10kg、中等运动量、日增重为50g的贵州黑山羊作为假定动物,构建了饲用价值指数评定方法,计算了有代表性的野生牧草的饲用价值指数;对日采食量和日增重进行预测。本书主要面向草牧业领域的研究、教学和养殖人员,可供动物营养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具有动物营养背景的草牧业生产管理的从业人员参考资料。
储粮昆虫是发生于储粮及其环境或其相关产品的场所中的一类昆虫,包括直接取食和危害储粮及其产品或间接有关的害虫及其天敌。储粮昆虫大多体小、色暗,种类多,且活动隐蔽,这使得其存在与活动不易被发现,发生的种类鉴别也比较困难。河南工业大学从建校以来,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等部门和单位合作,对中国仓库害虫区系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对一些重要的储粮害虫进行了形态分类学、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基础和实践研究,也积累了大量的储藏物昆虫标本。本书从储粮昆虫实物图片对比鉴别的角度,将储粮昆虫标本进行实物拍照制成鉴定图谱,并配以外观特征等方面的简要说明,使储粮昆虫的鉴定或鉴别直观便捷。书中实物拍照储粮昆虫标本180多种,包括整体外观图和局部特征照片共216幅,可为储粮保管工作人员、昆虫
《扫码看视频轻松学技术丛书:葡萄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总结了葡萄栽培的先进管理经验,主要包括:生物学特性、建园规范、果园改造技术、整形与枝梢管理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花果管理技术、防灾减灾、设施类型、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病虫害防治,书中精选了海量田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高清彩色照片,文字部分通俗易懂。除此以外,书中对关键技术环节配备了微视频,通过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观看。
本书是在《农药剂型加工技术(第二版)》中的“农药助剂篇”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整理编写成的。除了农药助剂的基础知识,表面活性剂有关理论与应用性质有关外,还扼要地叙述了农药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高分子助剂及其合成。重点介绍了目前市场上生产的主要助剂类型,包括分散、乳化剂、润湿剂、渗透剂、喷雾助剂、溶剂和助溶剂、化学稳定剂以及悬浮剂等的作用、性能、基本组成、品种、应用技术和实践经验及展望。每章后附有大量参考文献。可供从事助剂生产和研究人员、农药加工技术人员、新农药研发科技人员学习查阅、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本书作为2007年出版的《世界农药新进展》、2010年出版的《世界农药新进展(二)》和2014年出版的《世界农药新进展(三)》的续篇,保持了内容的连贯性和形式的统一性。本书针对当前世界农药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按农药的各大类,各地区和主要国家,主要适用作物,主要农药公司市场和新品种做了全面而又系统的介绍,并对新农药品种、专利期已过或即将到期的重要品种,特别是其合成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与分析。此外,还专门介绍了农药剂型加工及研究进展。 本书主要供从事农药研发、管理、教学、生产、应用和贸易的相关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农药、植保等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共收录陕西分布的维管植物211科1271属4919种及种下单位(包含4330种和106 亚种、466变种及17变型)。按照维管植物研究的*进展,详细列举了研究区域内目前所知的维管植物科、属、种的中文、拉丁文名称,精确到县或主要山峰的分布地点,分布的海拔范围和生境,国内外地理分布及部分植物的重要经济价值。书后附有本书收录植物的中文名和学名索引,便于查阅和检索。 本书可供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生态学、植物资源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农学、林学、园艺、中药学等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及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者等参考 。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防治的理论与实践》作者肖晓华长期从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植保技术研究推广及植物检疫工作,在平常工作中,注重业务技能提高,刻苦钻研基础理论,在学术上获得较大成绩。在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植物检疫等方面成绩突出。本书收集作者近十年主要论文,内容包括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新技术试验示范、植物检疫等方面,以期为广大植保科技工作者开展病虫监测预警、防控技术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