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凯、王忠彬、雷庆锋主编的这本《落叶树木实用图鉴》从林业生产及园林绿化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共编入东北地区常见的落叶树木49科106属150种(包括变种及品种),介绍了树木识别的基本方法,并配有彩色图片近2000幅,每个树种都有夏态和冬态识别特征及对应的彩色图片,是一本集实用性、知识性和科普性为一体的识别东北常见落叶树木的实用工具书。 本书的适用范围广泛,可供林业、园林绿化工作者及从事植物学、树木学、园林树木学、环境学、森林学等高、中等农林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又可为树木分类的爱好者提供帮助。
2006年,是林业“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林业行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演化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林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国土绿化内容不断丰富,空间不断拓展;林业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重点向创新机制和调整政策转变,生态建设成果正在顕林业产业发展状态良好,主要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林业教育等支撑林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林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为“十一五”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第一年,林业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改革与发展依然是林业最迫切的任
萱草花似百合叶如兰,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着“中国传统十大吉祥植物”的美誉,自古便广受人们喜爱。西晋夏侯湛赞美萱草“体柔性刚,蕙洁兰芳”“烛若丹霞”“哗若芙蓉”;三国曹植描述萱草“既晔且贞”“绿叶丹华”;南朝(梁)徐逸在《萱草花赋》中称赞萱草“华而不艳,雅而不质”,有“何众芳之能匹”的高沽清俊的品格。 现代的萱草品种与原生种相比,生物学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花的颜色由原来单一的橙黄色、黄色,发展到目前除了纯白、纯黑和纯蓝色外的所有色系;不同颜色的花心、花环、花边出现后,使花的色彩更加丰富;从花径上来看,从2cm的小花品种到12cm的大花品种,再到20cm以上的特大花品种已不再罕见。花型上,在常规的圆形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蜘蛛型、异型等新的花型。甚至出现了再次开花、多次开花及持续开花的品种。
红豆杉的源头阐述到现在,从全世界的分布、研究、利用到我国的自然资源分析与人工种植发展,从繁育技术到紫杉醇的提取及综合利用等方面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红豆杉的相关知识。既是一部学术专著,也是一本科普读物。
物联网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因特网的有效结合与延伸,是一种实现物物信息相连的泛在网络概念和技术,因其战略意义和庞大的潜在市场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它包括前端感知、传输和后端应用控制几部分内容。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在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完成国家863课题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汇编而成的林业物联网专著,从林业应用角度,按着物联网的“感一传一用”次序,较系统地介绍了物联网的定义、现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传感器与定标、无线网络传输、后端图像与文本数据应用、林业物联网发展思考等内容。涉及图像处理、机器视觉、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生物统计模型、森林经理学、测树学等学科,可以作为农林院校信息、物联网专业及上述交叉学科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大学高年级、研究生、林业物联网应用兴趣爱好者的
径山茶独特的风味令人叫绝,那么径山茶对品种、栽培、采摘、炒制又有什么要求呢?径山茶的品牌又是如何管理?径山茶如何来确保质量呢?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径山茶文化?庞法松主编的《径山茶》详细叙述了径山茶从生产、加工、管理和文化各环节的内容,对从事径山茶生产者、产业管理者、茶文化爱好者不失为一部教科书、工具书。希望该书在为径山茶绽放绚丽时代色彩,成为美丽中国的“金名片”中起到助推作用。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研究》由罗云建、王效科、张小全、逯非所著,《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研究》共分七章,具体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研究现状(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第二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累积速率(第三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生物量分配(第四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扩展系数(第五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换算系数(第六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根茎比(第七章)。附录中列出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数据的所有原始值和主要森林类型不同龄级的各类生物量统计值,可以供直接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