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总结了全球自然遗产保护活动,包括国家公园、世界湿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称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这些活动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开展情况,总结了它们在地质遗迹保护中发挥的作用。本书还着重对地质遗迹学科分类进行了探索,就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问题,剖析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展示了自然遗产地保护、开发和管理的一处范例。 本书可供从事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中国湿地资源·上海卷》是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完成,系统介绍了上海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与分布、湿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价、湿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附有上海湿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湿地概况。
多年教授木材物理学,偶有一得,很想与别人共享,纵观现况,尚未有这方面的专著,因而有动笔的欲望,然而成书之后,却有众多不满意之处。常听一些导演说: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其实许多行当皆如此,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希望在后人,更好的还在后头。 木材是天然高分子材料,木材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许多方面都与高分子物理学相同,但是后者的对象是人造高聚物,木材结构复杂,各向异性,非均匀,不同树种,材料迥异,即使是同一树种,生长环境不同,材性亦有差异。这些均为木材物理学的研究带来困难,与高分子物理学相比,木材物理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要逊色不少。但笔者坚信,万丈高楼始于基石,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物理学对木材加工业的作用,将日益明显。 本书可以作博士生、硕士生木材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在讲授时,对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查指南》(作者武曙红、宋维明)集合了我国林业碳汇领域业内机构和资深专家的观点,相信对从事与林业碳汇相关业务的政府机构、企业、科研院校、核查机构、咨询机构等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是一套倾心为景观建筑师量身做的专业植物设计应用丛书,包括乔木、灌木、花卉三个分册。精选了创意的近500种植物。本套书突破了传统植物书籍的盲区,在精炼描述植物的基础上,更注重从植物的景观气质、艺术价值、设计应用等角度加以诠释。 本套丛书配备了千余张专业职务摄影图片、数百幅创意手稿设计图及常用植物的数码光盘。更多增值服务职位塑造一套使用方便、专业的植物设计丛书。
《中国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从基础设施类标准、信息资源通用类标准、信息资源专用类标准、应用服务类标准、地方标准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五年来所制定的行业相关标准示范,对行业的建设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研究》是在全面系统分析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外森林资源及其他国有资源管理经验和方法,《中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研究》提出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并分别设计了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分区及经营模式,资源监测与评价,资产化管理等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