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似乎永远滞留在一年中的某一天:她长子的忌日。痛苦是如此的无法抚慰。自从儿子去世之后,她把哀悼看成了生命中的必需。她甚至要求身边的人也像她铭记这一日的悲痛。对旁人的漠然她感到愤怒,然而,她又不愿接受貌似关心的同情。这是一场只有她一个人参加的追思会。在这个特别的一天中,她在等待,电话应该会响起,时间过去,仍是一片寂静。 “难道他们都把你忘记了?今晚,你等着什么人来电话,告诉你他在回首往事,在想念你。可是没有谁会来电话的,你很清楚,这种事情绝不可能。你明明知道,你固执地记着一些日子,你对日历的那份忠诚,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病态,可你还是等着,你什么事也不干,就守着身边那部沉默的电话机,就等着铃声蓦地响起来吓你一跳的时刻,虽说你自己也不相信那个时刻会来……”
《关于女人》的初版后记和再版自序,说的都是实话,不过那都是用“男士”口吻和身份写的,如今这“三版自序”,作者只好“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宁夏人民出版社托人来向作者索稿,无以应命,只好以久已绝版的《关于女人》送给他们——一九六六年九月初,作者写的几本书都让红卫兵拿去“审查”,至今没有下落!这本《关于女人》还是巴金同志替作者在上海的旧书摊上寻来的——对这本书有点偏爱,没事就翻来看看,不但是要和书中的所喜受的人物晤面,而且因为写这本书的来由,很有意思:一为作者那时——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三年——经济上的确有些困难,有卖稿的必要。二来,这几篇东西不是“冰心”的笔名来写。 本书是二十世纪文学经典插图本之一,书中收录了十四个女人的故事,也连带着呈露了作者的一生。全书图文并茂,文风清
本书内容:人的一生总难免有一些这样那机关报社会关系,就连述遗这样的单身老太例外。述遗的社会关系有三条线:一条是彭姨,这个女人是她三十多年的同事,她俩一起进纺纱厂,一起学徒,一起成为熟练工,成为老师傅,后来又一起退休。现在彭姨就住在述遗后面那排平房里头。另一条线是老卫,老卫是纺纱厂的工会主席,三十多年来对于述遗的私人生活一直有着毫不减退的窥视兴趣,他在生活上也比较照顾她。还有一条线是述遗所在街道的垃圾工小廖,他每天傍晚将述遗的垃圾收走,述遗每月给他三块钱。……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篇日记体小说,描写“五四”运动后北京城几个青年的生活和爱情。莎菲这一女性形象具有代表意义,她追求真正的爱情,追求自我,要同旧的事物决裂,但又找不到新的方向,作为女性个人主义者,她的反抗只能以悲剧结局。小说以大胆而毫不遮掩的笔触,细腻真实地刻画出女主角的倔强个性和反叛精神,成为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 丁玲作于四十年代的小说《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与《莎菲女士的日记》一脉相承,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胆识和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
《露丝小姐)是巴莱拉一八七九年发表的一部优秀之作。作品所描写的是一个曲折、生动的爱情悲剧故事。 小说中的露丝是弗里亚侯爵的私生女,早年在马德里生活。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她揣测,尽管自己有个贵族的父亲,母亲很可能是个 地位卑微的人。侯爵是个浪荡子,在把财产挥霍殆尽后,退隐弗里亚镇,随即死在他的领地。女儿在非常复杂的社会条件下长大了。她生性淡泊,甘愿放弃女侯爵的称号,但脉管中仍然流着贵族的血。她不爱平民,但也不想高攀富室和权贵。她把心转向基督。她同一位贫苦的神父恩里克产生了一种朦胧而热烈的爱情,但在圣光的笼罩下,双方都认为这是一种对宗教的亵渎,不敢承认也不敢正视这是一种男女相悦的爱情。 故事的个转折是镇上来了一个新当选的议员,他气宇轩昂,风度翩翩。对成年后从未接触过上流社会的露
本书精选了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虹影的几部长篇小说,其中《绿袖子》讲述1945年的长春,日本面临战败,满映的一个中日混血女演员,和一个中俄混血的男青年搬运工,在乱世中开始一段忘年之恋。但是这个黑白分明,却不断重组是非的年代,他们被中国人、俄国人、日本人,强力驱散……《鹤止步》则是十分出色的同志小说。灵感来自明王同轨《耳谈》中二子同性狎玩,其中一人误殴一美男子致死,男子代坐死罪,初期友人常为探望馈食,后忽不继,遂怀愤在心,举发友人,友人受刑死,自己亦触木身亡。虹影将故事改写为汪伪政权时期的上海,军统与特工再加上国共间谍与黑帮相斗之下二名男子的情谊爱恨生死。
即时在丈夫面前,她也不过是肉体的赤裸;一本淋漓尽致地记载着她婚姻生活与感受的日记,她连丈夫也不曾让看,可是,却让人偷走了,她在一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面前,赤裸裸地让他了解了她的一切——他偷了她的财物,她去偷了他的心!她笔下日记时里的世界是那样的绮丽与甜蜜月,而他生存的现实社会又是那样的险恶与丑陋……他的感情也因此产生偏移……这是那个社会里的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一曲情意缠绵的恋歌,一份声泪俱下的控诉……在这冷漠的商业化社会里,每个人对爱仍有那份无可救药的执着与憧憬,就是这个故事的起因——
本书收有《夏娃的女儿》、《信使》、《家庭和睦》、《萨拉金》、《恐怖时期的一段插曲》、《玛拉娜母女》等六部篇幅不等的小说,前三篇以婚外恋为题材,着重探讨了产生婚外恋的原因及不幸后果,研究了维持家庭幸福的奥秘,《萨拉金》和《恐怖时期的一段插曲》以引人入胜的叙事技巧,分别叙述了不幸的畸形人和恐怖时期刽子手的复杂心理及所受的精神折磨。后一篇《玛拉娜母女》,以真挚的同情,描绘了玛拉娜母女高贵的心灵和卑贱的命运,一方面突出沦落风尘的内心痛苦,对人格尊严的追求和无私的母爱,同时也透视了天真无邪的少女初的失误给自己一生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