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末,李娟跟随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深入北疆阿勒泰地区沙漠深处的冬牧场,度过了一整个冬天。在漫长的寒冷世界里,李娟详实地记录下这块古老、贫瘠又广阔的土地上的所见所闻:牧民们迁徙、放牧、背雪、绣花毡、整地窝子清理蓄圈,隆重豪华地串门拜访 艰辛繁重的劳动是日常也是阔大寂寞生活的乐趣与尊严。这是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动荡艰难的一个季节,随着时光流转与外部世界物质的丰富,这种生活方式行将逐渐消失。所幸李娟的文字真实还原了这个场景 牧人们的冬天和牲畜们的冬天, 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 。
吴谢宇案是一起备受关注的刑事案件。2015年7月,时年21岁的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在家中杀害母亲谢天琴,制造母亲陪同其出国留学的假象,骗取亲友144万元用于挥霍,购买十余张身份证件隐匿身份逃亡,直到2019年4月在重庆机场被捕。法院审理认定其作案前精心预谋,手段极其残忍,严重违背人伦道德,最终以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mai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2024年1月被执行死刑。 在2016年、2019年、2022年、2023年这几个与吴谢宇案有关的不同时间节点,《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都进行了追踪、采访和调查。《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一书正是在这组封面报道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记者吴琪、王珊围绕家庭、友人、学校、法庭等社会关系网络走访、调查,先后联系了上百位采访对象,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借助吴谢宇的狱中自述、书信、法
20世纪在世界东方,*激动人心与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各种政治力量在中国冲撞与较量,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相互斗争局面极其复杂,各派力量的策略转换空前迅速。*主席率领工农红军,通过万里长征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炼狱,通过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 形成的地狱之火,使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
这是一本超正经、超神秘、超硬核、超有趣的破案科普书! 如果你对世界上所有神秘的案件都充满好奇,不妨来看看现实中的法医是如何破解凶案的! 法医秦明将与你一起,从案发的那一刻开始,逐步调查案件的来龙去脉,直到揭开让人唏嘘的真相! 本书收录了9桩神秘的凶案,每桩凶案都包含了3层解读: 第1层:超正经调查 每个凶案的档案名,都仿佛一道谜题(如:暗黑版 捉迷藏 、母亲的 寄生虫 、双重 狼人杀 ),每章开始前,你会得到一份简单的 调查提示 (如:被虐待的时候,她是否还活着?凶手的签名行为意味着什么?),帮你更快进入探案的角色。这些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凶案故事,一旦开始阅读,就根本停不下来。你将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每一桩案件的调查当中,直观地感受到 排除所有可能,最不可能的也是真相 ! 第2层:超硬核索引 每个档案的开
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 ,保罗 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过去的他,毕业于斯坦福、剑桥和耶鲁医学院,是经过多年艰苦训练、医术高超、前途光明的神经外科医生;现在的他,是肺部布满肿瘤、日渐虚弱,需要定期化疗的患者。 当生命的尽头突然来临,当他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他开始以医生与患者的双重身份,回顾与记录自己的一生,探讨医学与伦理,亲情与爱情,以及人到底为何值得一活。 当躯体逐渐衰竭,灵魂却日益坚韧。在走向生命终点的路上,保罗创造了一个新的未来,也给出了对生命的终极回答 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 网易人间 人气作者蔡寞琰非虚构长篇 他幼年失怙,举步维艰,靠着祖辈在虎溪山留的东西撑了过来 活成他一样的人,便是我对他最深的爱 ★平民家族的壮阔史诗╳献给大时代里的微尘众 再厉害的人也只能过这一生,再卑微的人也要过好这一生 ★百年间四代人浮沉际遇╳烽烟中的个人、家国与时代 滚滚红尘,人都是被命押着走的 当个人乃至家族举步维艰,总有可坚守的东西代代相传 湖南虎溪山,相传为 猛虎歇息之地 ,作者的曾祖父德秀出生于此。他本有优渥的出身和安逸的前程,却选择了一条不安稳的路:早年抗婚离家,成为第一批新学师范生,又改行学医。后投笔从戎,立战功赫赫,到四川署理一方县政,断案、剿匪、禁烟。袁世凯称帝后,毅然加入护国军讨袁。千帆过尽,主动挂印归乡,于虎溪山下开一间小小医馆,悬壶济世。 他给三
《沿着季风的方向》是刘子超的旅行文学代表作之一。他带领我们前往季风吹拂的国度,在历史与现实的穿梭中,捕捉这些正在发生巨变的地区的灵魂。 在恒河河畔,他在眼中含泪的朝圣者和火葬台上的黑雾中,体会印度人近乎本能的生命延续感;在缅北金三角,他遇到说话文雅的华侨后人,艰难维系当地一所中文学校;在泰柬边境,他探访被地雷包围的古寺,揭开一段隐秘的伤痛记忆;在印尼的伊真火山口,炼狱中谋生的硫黄工人向他伸出援手,他意识到人的存在才是爪哇的灵魂。 他目睹现代化未能侵蚀的尊严感,也看到金钱与爱情的荃球化交换;他见证文明的丧失和苦难的诞生,也顿悟支撑人类活下去的信念。他与形色各异的人物和生活相遇,以富有洞察力的冷静笔触,书写在这样的世界,还有这样的人,在这样地生活。
本书是两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决选的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 俄罗斯 和 俄罗斯人 ,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
我们各自闯荡世界,但回到泳池后,我们又成为姐妹。 那是我们最亲密的姐妹情谊的空间。 我想在水中再次与她相遇。我想跟以前一样,与我的妹妹并肩游泳。 1990年7月16日,莉莉亚娜 里韦拉 加尔萨,我的妹妹,被前男友杀害了。 她喜欢达菲鸭、凯蒂猫,爱写作,爱抽 罗利 牌香烟; 她热爱电影、游泳、街道、建筑、她的朋友,甚至爱安赫尔。 这是她的超能力,也是她的致命弱点。 而我被困在了内疚和羞耻的泡沫中。三十年来,我总是不断回到同一个起点: 当年究竟漏掉了什么?为什么没能保护她? 我像考古学家一样,小心翼翼地掸去莉莉亚娜遗物上的灰尘, 潜入档案、证词、信件、日记、便条的海洋, 追寻她的青春,她内心那不可战胜的夏天。
本辑《单读》为口碑长销好书《单读26 全球真实故事集》续编。《全球真实故事集II》译介了第一个全球记者奖项瑞士 真实故事奖 2021年和2023年入围作品中的六部,分别关于关塔那摩拘押营的一对冤家、伊朗大德黑兰监狱的世相、一位德国父亲遭性侵的往事、疫情中过世的西班牙老人、波兰记忆文化的反抗者和几度流亡的缅甸罗兴亚人。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必须为那些正在从历史中被抹去的事物而战斗。 这些真实故事都在战斗着。它们再度提醒世人,记录是重要的,为了所有的受害者、幸存者、无辜的人。 除了这六篇文章外,本辑《单读》还收录了中国记者靳锦关注柬埔寨诈骗从业者的新作,以及巴勒斯坦摄影师哈桑 阿尔扎宁用手机拍下的流离失所生活。
本书是金一南将军首次多角度梳理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史的重磅力作。作者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 救亡与复兴 的宏大背景下,以大历史视野,集中呈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联共(布)、共产国际、日本军国主义以及美西方力量发生激烈碰撞的历史,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探寻革命道路、挽救民族危亡、保家卫国、复兴中华的伟大征程。作者看似写历史,实则面向今天与未来,通过披露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细致地刻画众多党史、军史、国史重要人物,展现其精神风貌,还原一个个关键细节和重要历史场景,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力量之源和制胜之道,具体回答了中国共产党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以及 是什么,要干什么 这一根本问题。
这是一部令人关注的非虚构作品,更是一部反思中医百年坎坷历史、为中医振兴发展鼓与呼之作。 清末名医巢渭芳再传弟子、针灸大师承淡安门生陈万举,自1938年起,一生坐堂行医七十六载。自出道以来,攻克大量的疑难杂症,救治病人数十万人,亲历并见证了中医的重要发展过程。他自己则到老眼不花,牙没掉,头发半白,九十六岁无疾而终。 《中国农民调查》作者春桃历时八年,以亲身经历掌握第一手材料。以老中医陈万举的生活轨迹为线索,讲述他从治 已病 到治 未病 的传奇人生,探寻中医的奇迹,同时深刻再现了近百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坎坷多变的兴衰史。 春桃所著此部《国医》生动、新鲜、深刻,直面现实,启人深思,是当今纪实文学中难得的佳作。一个中医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医院。中国历史上有无数像陈万举这样的中医,只要有他们存在,中医必
《旷野无人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是国内抑郁症文学开山之作,初版于2008年,记录了作者李兰妮身患抑郁症之后艰难自救的漫长之旅。 本书共82个篇章,每个篇章由四部分组成: 认知日记 部分告诉读者进行自我疗救的方法; 随笔 部分上溯本人家族渊源、追忆往事,意在探究自己形成抑郁疾患的多方面原因; 链接 部分主要是作者随附的早期散文作品,以及知识界对抑郁症的经典认知; 补白 部分则将前三者串连成珠。四部分浑然一体,通过多重维度,透过医案、用药指南、药物反应、童年创伤、家族追忆、反思、大量的梦境记录,全面呈现了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全方位遭遇,触及了当代文学史上罕有人抵达的生存秘境,展示了深入骨髓、令人感佩的心灵叩问。 诚如作者所言: 它是劫后余生幸存者的肺腑之言,是一本病历,一本民间纪实资料。在某种程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有超过一百万女性参战。她们是15-30岁的年轻女孩,却担任起被视为 男人的岗位 的职责,她们是医生、ju击手、坦克手步兵、冲锋枪手 本书是一本二战时苏联女兵和女性医护人员等的回忆录。她们眼里的战争,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也是从未有过的冲击和震撼。 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 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30万以上中国人被俘军民被惨杀。日军在疯狂杀戮的同时,还大肆奸淫妇女,进行大规模的抢劫、焚烧和破坏。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这段血腥的历史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该遗忘的耻辱。 这场浩劫是中国人永远的疼,也是全人类的耻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性质比二战时德国纳粹杀害犹太人更严重,毕竟纳粹屠犹是一个党屠杀一个民族,而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这值得整个人类深思。然而,日本至今尚有人根本上否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尚有人著书撰文为侵略者开脱罪责。 作者亲自登门一一拜访当时在世的近百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获得了大量第一手鲜活资料。他以饱蘸国人血泪的文字,穿透历史的风烟,以详尽的事实,将这一事件的始未呈现给读者。
?本书2016年在台湾上市,荣获《亚洲周刊》2016年度好书。梁文道、刘瑜、《东方历史评论》等合力推荐。内地版本增加50幅图片,全彩印刷,真实还原这个时代所经历的逆转、混乱与动荡。 ?周轶君为国内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伊斯兰世界的窗户,她作为华人新闻界中*线国际经验*丰富的记者,带来*真实的中东与世界。作者既有专业的记者视角,也有细腻的女性视角,细读中东的过去与现在,以及世界上其他充满变革的地区, ?作者遍访16个国家,与135位人物交谈,写出一百多篇采访,讲述的并非变革原理,而是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由独裁者与小市民、军人与信徒、男人与女人述说的真实故事,展现了变革之中个人的喜怒哀乐。 ?虽写的是中东与西欧国家,但对于作者而言,也在寻找自身问题的解答。体察不同生活、制度,均是为了重新认识自己心系的那片故园。
暖心书写熊猫花花的明星家族和花花成长历程。熊猫花花出身名门,虽然与兄弟姐妹们相比有些 笨拙 ,但靠着从容、乐天、豁达,成长为熊猫届的 女顶流 。 她与世无争,被夺笋无数,变成 一级剥笋师 ; 她乐观豁达,打架没赢过,常常让兄弟姐妹感受不到伤害; 她圈粉无数,漫不经心又优雅的吃法,让护花使者们心痛不已。 她就是花花,虽然她觉得自己是 果赖 。 这是一部讲述熊猫花花的图文并茂的自然文学。 花花走路缓慢,不善爬树,下颌短,咬合不完整,但它体态圆润,憨态可掬,活泼开朗。本书以生动活泼的叙事方式,讲述了花花从一个小萌宝,克服困难,乐观从容地成长为一只人人喜爱的大熊猫的励志故事。 书中附有丰富的熊猫知识:科普大熊猫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活习性;完整的熊猫时间线:记录大熊猫800万年的重要时间节点。
讲述大熊猫福宝生动故事的作品。 她是di一只在韩国自然繁育出生的大熊猫。 她是宝家族的可爱公主。 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亚太区chaoji偶像。 她阳光开朗,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她就是带来幸福的宝物 我们的治愈系小熊福宝。 一部讲述大熊猫福宝的图文并茂的自然文学。 本书以生动活泼的叙事方式,讲述了福宝家族、福宝出生、福宝成长,以及福宝与两位爷爷有趣又感人的故事。 书中精选了中、日、韩三国摄影师拍摄的100多幅福宝和宝家族的高清照片,以及官方du家授权的福宝回国照片,完整地呈现了福宝的成长史。 书末附有丰富的熊猫知识问答,科普大熊猫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活习性。
我经手过12000颗心脏。 作者在心外科从业数十年,手术成绩卓著。本书汇集了作者经历的一些经典案例(多数发生在1970年代至2000年代之间),也剖白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工薪家庭的穷小子,被幼年时的医学纪录片鼓舞,也被亲人的离世刺痛,终于将自己历练成一名杰出的心外科医生。他为面试的成功而激动地徜徉在伦敦河岸街头,为先天心脏病或气道重度灼伤的小儿开胸,为病人和家属的焦灼与渴望而奋战,为对抗次日手术的焦虑而深入沙特沙漠欣赏夜空,为尽力修补而果断切削垂危的心脏,为救命而与医务主任对抗、 擅自 为病人安装人工 电池 心,在命悬一线的攻坚手术面前还能讲出冷笑话 一位艺业精湛、傲气十足又敬畏生命的外科医生形象跃然纸上。那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存在的外科技术也令人叹为观止。 在展现手术神技之余,作者也借病症
在我性格、能力和经历等的独特结合形式中,我相信肯定会有一些内容,是从未被人如此生动和清晰地记录过的,我希望这是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 胡安焉 ★胡安焉继《我在北京送快递》后的自我剖析之作 借助这个诚实的人剖析拧巴的自己,他像一面镜子帮助我们每个人看清自己。 ★i人深深共鸣 . 敏感内向、道德洁癖、社交恐惧、讨好型人格、过度内耗 坦述20年换19份工作背后,一个 i人步入社会的内心风暴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拒绝成为「社会期待的样子」和「自己讨厌的人」? 逾越成功与失败的度量,对待人生的态度将更丰富、开放和诚实 ★晚熟或早熟的人,都是因自己的人生际遇,拥有自己的生长节奏。 人生不是一条通往某个目的的途径,而是所有的经验、感受、思考和领悟本身。 只要是认真度过的日子,我都不认为是蹉跎岁
《师范生》,是第五届茅盾新人奖获得者李燕燕创作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真实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20年代,四十多年来,我国师范生群像的巨大社会变迁,生动刻画了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而甘于奉献的师范生人物群像,还原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脉络,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书以杨大萍、杨小萍、刘丽荣等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大量中师生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回顾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师生作为基础教育的顶梁柱,怀揣梦想投身教育,扎根乡镇,书写了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广大乡村基础教育的辉煌。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曾经被誉为 国家干部 吃皇粮 的中师生,面临生活压力、学历提升的压力等多种压力,光辉不再。 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师生已经走入历史,高等师范教育(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或师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至少在四十岁之前,做过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作,经济收入还拖了人均收入的后腿;从来没有人用 优秀 来形容过我,也没有人真正关心我的内心世界。 继《我在北京送快递》之后,胡安焉把视角转向工作以外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他讲述童年和原生家庭对自己性格形成的影响,讲述一个普通人如何在生命中途,选择以笔代口,从境遇、观念、心性、文本等多个层面,细致、生动、具体地梳理一路走来的坎坷颠簸。随之逐渐落成的,是一处丰富、自足、平和的精神家园。 回过头看,支撑他在生活低落处继续前行,并一步步走上写作之路的,正是 生活的另外部分 ,是那些 为普通的事物感到惊讶的时刻 。
为什么我们需要缩短每周工作时间?随着不稳定性和低薪进一步深入就业市场,在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疲惫普遍存在的时候,我们显然需要一种新的、激进的就业方法,基于此,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强有力且切实可行的对策 缩短工作周。 对此,作者提供了植根于激进传统的分析,以檄文式的紧迫与关切解释了缩短工作周在资本主义经济背景下的意义,深入探讨了这一理念的历史及其政治含义,并呼吁我们,不论是在个人生活与人类繁荣的层面上,还是在性别分工,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正义的层面上,缩短工作周都可以为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公平的社会、一个以集体自由和人类潜能为基础的社会提供可能。 在未来的岁月里,重新激活对缩短工时的长期需求应成为我们社会中任何进步轨迹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