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是作家、诗人黄梵在其系列写作课讲课录音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增补而成。全书分为 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 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 新诗写作的核心 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 等四堂写作课,针对诗歌创意写作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路径展开讲解、阐释,是一本具有整体性、实操性的新诗写作指南。
《通向叙事之路:虚构写作十讲》由北师大教授张清华 文学创作理论与实践 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成,从写作的文化身份问题、如何升华现实经验、文学对现实的伦理溢出、小说叙述的两个向度、个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连通等不同的角度讲解虚构写作。作者作为创研者和教学者,从事过诗歌、散文创作,融合了几重身份经验,以创作者会遇到的写作问题切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揭开了文学创作的 神秘 面纱,为创作实践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写作方法,是一部具有较强指导性的创作参考书。
本书通过对网络言情小说发展历程的研究,梳理网络言情是如何从传统琼瑶、亦舒模式中演变而来,又如何经过总裁文的虐恋情深、穿越文的穿越设定、宫斗文的搁置爱情、女尊文的社会实验,逐步探索过渡为甜宠文的自我滋养。作者认为,在这一文本类型、情感结构与话语模式的演进过程中,女性内部亦不断产生分裂与统和,而构建一个各阶层女性都能够认同的理想社会模型,提供既有利于现世生活,又服务于远景目标的话语模式,则成为网络言情小说仍然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张爱玲十五讲》(修订版)是一部系统研究张爱玲之作,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家族、记忆与现实,叙事的哲学与形态,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文学史与经典化。作者注重学术史与论证逻辑,以张爱玲的作品以及有关张爱玲的研究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长经历、感情生活、家庭背景等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影响,研究了文字中的意象、服饰、色彩具有的象征意义等,得出张爱玲是一个物质主义的虚无主义者这一结论。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没有人想到,那一年,一场城市保卫战竟然成了安史之乱的重要转折点!他手下军队不过七千人,死守孤城,对抗数十万叛军,拖住叛军长达十个月,为唐主力军赢得了宝贵的调整反攻的时间。而他却死在了黎明前。这个人就是张巡。他是狄仁杰的贵人。世人只知画家阎立本,或许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更不知他还是位极人臣的当朝宰相。他慧眼识珠,为遭人诬陷的狄仁杰挺身而出,洗清冤屈。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狄仁杰。他在没有一兵一卒支援的情况下,收复西域十一州。在已经被吐蕃吞并百余年的土地上,突然出来一支起义军,震惊吐蕃和唐廷。这就是被忽略的晚唐战神张议潮,撑起晚唐无上荣光。唐朝时代,群雄并起,是我国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风云变幻的时代,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场,大人物,小人物,熟悉的,陌生的,都刷
本书用非常精练的语言,概括了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总趋势,即由以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作品本身和对作品的接受为中心,认为二十世纪文论强调批评的独立性。本书分章讲解了现代西方文论经历了从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再到结构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各种理论。并且,本书还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西方文学理论进行比较和融会,为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研究做了许多优秀的案例分析,为这一学科的经典阅读书目。
《文心雕龙》是刘勰披诵十代(唐、虞、夏、商、周、汉、魏、晋、刘宋、萧齐)文学作品写成的文学概论,自传世以来,一直受到文人的注意,历经一千五百年的岁月,愈到后来愈受关注,读者群愈广。前世学者称之为体大思精,论文之作无出其右。近代中外学者对之益为注意,校理遗篇,积为显学。直至今日,国内外研究文学者,无人不知此巨著,是为 龙学 。王梦鸥先生的精讲,乃 龙学 入门佳作。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海德堡讲稿》为北师大教授张清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讲学期间的讲稿,课题名为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 。本书系统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历史观念与叙事的变革,从 革命历史叙事 到 启蒙历史叙事 ,再到 新历史主义叙事 的这一变化过程。作者对历史叙事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意识的演变,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研究,作者还对典范作家作品逐一细读分析。作者张清华是莫言、余华、苏童等当代作家的长期研究者,对他们的创作风格有极为深入的认识,其研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我们读金庸,往往会沉浸在高深的武功和紧张刺激的情节中去。而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金庸粉丝,读懂了金庸先生烛照人性、洞察幽微的关怀,读出的是一代文豪对世人的 悲悯 ,又用一副铁肩担起 惩恶扬善 的道义,用一支辛辣犀利的笔继承了先生 怜我世人 的事业。他,就是我们热爱的六神磊磊。 金庸先生的作品总是映照时代,用精彩的故事去启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六神磊磊将金庸先生的作品进行细致入微地解读和剖析,带我们去读金庸,引导着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东方不败不杀任盈盈?曼陀山庄的茶花怎么总是养不活?少林寺的《易筋经》为啥非要传给令狐冲?在金庸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大英雄还是小人物,他们所经历的烦恼和困惑其实和我们是一样的,而磊磊的解读仿若一面镜子,能让我们反省和觉察,也在提醒着我们:在这个聒噪的世界中,保
《文史通义》是清代乾嘉时期一部开风气的巨著。章学诚看到当时学风的流弊,想加以挽救,本书涉及很多学术方法和学说,如 六经皆史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良史必工于文 等,章氏立说,深入详尽。 知名学者乔衍琯教授解读《文史通义》,采用灵活的体例,就某一章节,以一两篇原著为主,撷取其主要内容,叙述其大意,参照相关篇章,加以补充,从而管窥《文史通义》这部史学巨著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