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作者在多年的学诗写诗和教学实践中,日积月累写就的一本实用型对仗知识手册,包括对仗的概念、规则、种类,律诗对仗存在的问题,写好律诗中二联对仗的方法,以及词曲的对仗知识等。其中有些内容为作者独创,比如对 流水对 的理解。在讲解对仗知识的同时,佐以大量古今诗人的诗词进行分析、鉴赏,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欣赏性。该书语言精练,阐述精妙,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尤其是诗词爱好者学习对仗知识,学会如何创作对仗,早日登入诗词大雅之堂。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代颇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书的理论核心是 境界 说,该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特别是书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说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诗词灵犀丛书: 诗境浅说 俞陛云著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读词偶得 清真词释 俞平伯著 唐宋词格律 龙榆生著 诗词指要 谢崧著 传说犀角上隐有白纹,感应灵敏,拥有 灵犀 ,彼此便能心领神会,不言自明。古人的好诗词,立意布局、声韵格律都有规矩法度,而境界情致又出之于自然,读之朗朗上口,妙处却难以迹求。今天我们学诗,如果能在关键处得到点拨,便能豁然开朗,领悟诗词鉴赏和创作的奥妙。为此,我们推出这套 诗词灵犀丛书 ,希望借助既深谙诗词创作,又懂得品鉴诗艺文心的名家之作,丰富我们的感受能力,使我们在读懂一首诗,写好一首诗的路上多一点灵犀,多一点慧心。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
《李煜全集》汇辑李煜诗全部作品,是目前李煜诗作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今注、简释,力求对李煜诗作及李煜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诗境浅说》是一本专论唐朝律诗和绝句作法的书籍。全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编和两个续编,分别讲解了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乙编和丁编还专门将一些唐诗中的经典句子摘抄下来,加以详细品评。书中收录了王勃、骆宾王、杜审言、常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数百篇名诗,侧重于分析其声调、格律、意义、句法、字法,探讨 诗境之妙 ,其观点独特,品评精到,是了解和学习唐诗的基础读物。
《纳兰性德全集》汇辑纳兰性德诗全部作品,是目前纳兰性德诗作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今注、简释,力求对纳兰性德诗作及纳兰性德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品读古典诗词中的浪漫与哀愁,读一首诗,讲一段故事。 全书从每小节的引子,到文中引申,涵盖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歌赋近百首。 每个诗词歌赋,引出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诗词歌赋 书名取李清照的词: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全书汇集从先秦到大清,各大家、各种类经典诗词歌赋,由作者解析创作而成。 书中有闲情,有深意,有情怀,也有故事,读来轻松愉悦。
本书精选36位大唐各个时期极为重要的诗人,以他们的生平事迹为经,以诗词鉴赏为纬,为你描绘出一幅活灵活现的唐诗脉络全景图。 年少得志后的意气风发,仕途坎坷后的惆怅落寞,归隐田园后的矢志不渝,隐没红尘后的快意人生 其中,既有引人入胜的奇闻逸事,也有令人豁然开朗的人生哲思,更有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作者梳理蕞新史料,以独特新颖的视角、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数百首诗词背后的动人故事、历史知识、文化常识等,极具可读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一本书解锁你不熟知的大唐诗人别样人生。
《楚辞译注》以王逸《章句》本为根据,收录《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悲回风》、《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裁去《惜誓》以下的汉人作品。每篇有原文、题解、白话翻译和注释。注释择善而从,尽可能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间或也有作者自己千虑之一得。书末附《史记 屈原列传》,适合大众阅读。
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在他的一千五百多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现实生活,所以他也被誉为 诗史 。叶嘉莹先生结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对诗歌感发生命的理解,深入讲解了杜甫人生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对《秋兴八首》做了详细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杜甫的人生和诗心。
Array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继承了道家、玄学家的美学思想,以道家哲学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谈诗歌风格,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种诗风皆以十二句四言韵语,通过意象及意象组合,作形象鲜明的意境描绘和风格喻托,其形式整饬划一,让读者在意境的感悟中,体悟诗歌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和审美特质,并从中领会相应的创作技巧。 《续诗品》乃受《二十四诗品》启发而作。其写作宗旨在补其不足,续其未及,传授诗法,授人以渔。清代袁枚总结创作苦心和艺术经验,提出了《二十四诗品》所未及的创作过程与传达手法,分崇意、精思、博习、相题、选材、用笔、理气、布格
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先生幼年即学习古典诗词,后又在加拿大讲学多年,对中国古典诗词及中西方文艺理论涉猎颇深。此书即是叶嘉莹先生融会古今中外文艺理论之精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新解读,新颖而不偏颇,深刻而不深奥。叶嘉莹先生以其互动亲切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将中国古典诗歌阐释得清晰透彻,将文艺理论讲解得平易有味。
本书由顾随弟子周汝昌作序,是*次将顾随的《稼轩词说》和《东坡词说》合二为一,而顾随针对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进行了见解独到的解说,说辛精警,令人振奋而激动,说苏深婉,令人叹喟而感怀,具有浓厚的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意义,使本书文章篇篇珠玉,精义名言,络绎奔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启迪与享受。顾随一生之功业几乎全在中国传统文学(诗词曲)的创作与鉴赏,本书即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古典诗学和现代文艺思想里,本书被誉为自王静安《人间词话》之后*为精深、程度*,亦极特别的一部名著。
《佛教与晚唐诗》是胡遂教授关于晚唐诗研究的力作。 本书讲述了晚唐咏怀诗、怀古诗、隐逸诗、禅悦诗、酬赠诗五种类型与佛教的关系,进而提出佛教对晚唐诗人关于生存、历史、现实、精神、人格的影响,全面展现晚唐诗人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的坎坷生平。同时从生存的感伤、历史的反思、现实的回避、精神的皈依、人格的标榜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佛教给予晚唐诗之影响与渗透这种文学现象作出了比较具体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