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再一次刷新了世界》是一部集李少君近年来的诗歌、小说、散文等体裁的代表作,体现了作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整体探索,以及在文学批评、文艺理论方面的思考,为读者提供一部展卷有益的自选本。 作为一位 自然诗人 ,李少君以自然为庙堂、以山水为导师,继承了王维、李白、杜甫、陶渊明等中国古典诗人的自然主义传统,结合现实生活,创造性地描绘出有意境的鲜活画面,体现出诗人 心与物共、物我合一 的驾驭意象和语言的能力。作者广泛涉猎中国古代文论、中西方美学和哲学,同时小说创作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他的诗论和随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条分缕析地梳理出中国诗歌的主体精神和历史使命。
本书汇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优秀作品。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长河中遴选了220余位诗人的约300首诗作,包括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直至新世纪的许多优秀诗人的代表诗作,涵盖了朦胧诗、后现代、女性主义诗歌等当代诗坛的重要流派。本书配有当代文学评论家、诗人、学者的赏析和导读文章,他们在文章里或解释创作背景、或评论史学成就,或讲解诗作特色,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新诗历史发展及其艺术成就,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是由骆一禾的代表诗作、诗歌评论、书信等汇编集成。全书分为七辑。第 辑选取了59首短篇诗作;第二辑挑选了14首中篇诗作;第三辑选取了9首 祭祀 系列诗作;第四辑为其长诗《世界的血》;第五辑的6篇文章,为骆一禾历年撰写的诗论和创作论;第六辑展示其作为诗歌评论家的一面,主要选取骆一禾论昌耀的一篇长文和关于海子的几篇文章;第七辑则选取了骆一禾与爱人以及友人的部分书信。这七辑内容看似相互独立,却彼此相关,向读者呈现一个更真实立体的诗人形象,有助于读者了解诗人的创作思想、创作风格,以及其当时所处时代的文艺创作思潮。
《母亲》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该小说部分内容被选入了国家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勤劳节俭,保持善良、纯正的品格,以身作则,在做人、做事方面给儿女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同时,作者以母亲为缩影,描述了中国社会的起伏变迁,多层次描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 小说语言朴实,字里行间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意境,在严肃的同时,作者巧妙的文笔又让文章时不时充满幽默氛围。作品体现了中国人对家的看重,也含有父母为子女无条件付出的精神,具备及其强烈的人文关怀。
《我在所有的秘密里爱你》,诗人蓝蓝109首新诗,力量集中、简洁和迅速,犹如顿悟,类似于电光雷火瞬间释放的神秘能量。它们来自对大自然一念倾的思绪闪亮,来自生活广袤海底忽然冒出的珍珠,来自人与人之间亲情、爱情和友情如日出般灿烂的显现。作者力求语言精简,在诗句中呈现出想象力的速度和思想的深度。这以近乎发自内心的方式,沉吟低唱或欢歌赞叹,其敏感动情于生命、自然、爱和生活淳朴之美的篇章,让人回想起诗歌来到人间的最初理由。配以插图,图文并茂,意趣盎然。
本书收录了《诗刊》 国际诗坛 栏目近十年来刊发的现代诗歌史上公认的21位大家的200余首诗作,其中包括塞萨尔 巴列霍,哈特 克兰,哈特 克兰,若昂 卡布拉尔,马哈茂德 达尔维什,耶胡达 阿米亥,米罗斯拉夫 赫鲁伯,英格博格 巴赫曼,切斯瓦夫 米沃什,德里克 沃尔科特等。与一些已经出版的单行本相比,该书中有数位经典名家的翻译,是当今国内诗歌翻译界所能够提供的高质量文本。全书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本书系《时代记忆文丛》之一,由贺敬之本人精选自己的新、旧体诗共计30篇。收入《回延安》《向秀丽》《咏南湖船》《雷锋之歌》等代表作。贺敬之的诗歌创作,总是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祖国和人民的高度来表达心中的大爱,在他的诗行里,无论是江南塞北,山川河流,还是平民领袖,英雄功臣,都涌动着热烈的真情。
本书是中国杰出诗人吉狄马加的主要诗歌作品合集,也收录了作者在全球文化领域发表的致敬感言和文化宣言。作为作者的代表性文本,本书为其国际译介外推范本。全书分为两部分。辑是诗歌,精选了作者近200首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全貌,诗人多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意蕴深刻,奔放自由,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二辑是诗人在国际诗歌活动中的文学演讲与随笔精华,展现了中国当代具有强烈辨识度的诗人 吉狄马加所具有的诗歌高度、国际视野、精神意识和文化底蕴。
《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收录现代名家散文80余篇,主要选取五四以来至20世纪上半叶涌现的散文名家的白话散文佳作,包括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冰心、沈从文等现代大家的华章隽制,为了让读者领略现代散文的精髓,逐篇配以专家学者撰写的鉴赏文章。希望有助于读者欣赏和了解现代散文艺术。
《有人骑马来自远方》是诗人、散文家周涛生前最后一部散文集,汇集了他近十余年的散文新作以及部分代表作。作者以诗性的方式把握观察世界的方式,书写半径主要指向他居住的新疆,主要内容便是那里的人、动物、自然与生活的故事。全书分四部分:雪原上的路、命里的街道、白羽云中鹤、捉不住的鼬鼠。既有作者青年时期在大草原的亲身经历,也有他的家人、朋友们的曲折命运。其叙事,格调雄壮冷峻,气势沉雄,意蕴深远,笔力雄健,开掘出西北土地上在历史与现实中延续的生命张力与生命韧性。
本书作者王计兵是一个外卖员,奔跑的行程累计15万公里,相当于沿着万里长城跑15个来回。在城市穿梭的日子里,他看到 多跟他一样为生存奔波的人,外卖员、农民工、保洁员、保姆。他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地奔波,却跑丢了自己的身份:既不能在城市中找到一个落脚之地,故乡和父母又在不断远去。 如同一个来自底层中国的行吟诗人,王计兵记录下自己和他们的狼狈,以及作为劳动者的自尊。他写道:我也有自己独立的国度,我沸腾的血,就是我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嶙峋的瘦骨,就是我耸立的山川。 这些在赶时间的间隙,写在烟盒上、废报纸上的诗句,是来自劳动现场的民歌,生机勃勃,粗粝尖锐。有些被偶然传到网上,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共鸣,单首诗歌阅读多达2000万人次。本书就是他诗歌的 集结出版。
张炜曾说: 我从来不是一个专门的小说写作者,而是从事文学工作的人。而诗是文学的核心。 上世纪70年代初张炜开始诗歌写作。48年后,已经成为著名小说家的张炜,回归诗人,依然保持一颗澎湃的诗心,写下一行行诗句,或丰瞻而精微,或深阔而澄明,或冷峻而温暖,或深爱而绝望 倾尽所有,而一时所有,超越传统诗歌的概念和边界,由此抵达无限,而直抵人心。 本书收录作者2018 2021年3月创作的诗作28篇,分为三辑,包括一长诗《挚友口信》,书末附有《张炜谈诗》,是诗观与诗思的深度解。 作家张炜堪称 双峰并至 ,小说家中的诗人,诗人中的小说家。
本书系 时代记忆文丛 之一,收入臧克家诗歌《默静在晚林中》《故乡》《老马》《我们是青年》《我们要抗战》等100余首篇,抒情、叙怀,尽在其中,展现了作者作为一代有影响诗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