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具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长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他善于大胆的运用传统题材写出新的诗意;善于灵活运用典故、深化和寓言;善于创造性的电话前任的诗句和歌谣;善于批判的继承传统诗词的表现形式。 本版《毛泽东诗词赏读》,在诸多专家学者的通力合作与辛勤劳动下,尽可能满足广大读者各方面的需要,方便和加深读者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以及对毛泽东诗词书法艺术更专业、更透彻的领悟。 本书在每一首诗词中,相应增加了除正文(含书法、珍贵历史照片)之外的 注释 及 赏读 助阅部分(含 时代背景 )。并在附录部分中通过很具知识性、可读性的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揣摩和欣赏这位伟人的艺术结晶。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弱小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和风情。本书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余华作品:我胆小如鼠》收入余华的中短篇小说《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
延续《俗世奇人》壹、贰风格,由十八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描写天津卫的乡土异士和市井奇人。他们中绝少精英,都是活在你我身边的凡人,但其言谈举止又有非凡之处。作者对篇中人物照例有褒有贬,他们那种强韧剽悍的性格瑕瑜互见,无不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融入此间百姓集体的好恶。作者谋篇布局功力深厚,文字短小精妙,回味无穷。
本书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是一本给中小学生看的革命烈士诗歌选集,选取了90余位革命烈士创作的诗歌。这些革命烈士为了人民和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作。这些诗作既体现了革命烈士忧国忧民、舍生取义的精神,又体现了他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与努力。诗作真挚、热切、正气凛然,充满着豪情壮志,能加深中小学生对革命烈士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每首诗作后附 诗歌解读 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作。
书 名 经典常谈(作家经典文库) 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朱自清写给大众的十三堂国学常识课,畅销八十年的中国传统经典入门读本 。 精编精校 多条 注释 无障碍阅读。 I S B N 978-7-5212-1199-3 CIP数据 Z835 责任编辑 省登宇 周李立 作 者 朱自清 版 次 一版一次 开 本 32开 页 数 176 字 数 130千 装帧形式 平装 定 价 28.00元 作者简介、封面: 朱自清(1898 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诗人。21岁开始发表诗歌并出版诗集。27岁时执教于清华大学。代表作《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完成于1942年的著作,全书分十三个章节,浅明而精辟地介绍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
《俗世奇人贰》是作家冯骥才继《俗世奇人》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天津卫清末民初奇人异士的力作,它与《俗世奇人》一样,也收录了十八篇短篇小说。但之前的十八个故事,只是作者众多故事里的一小部分,为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各色人物,市井生活,作者在百忙中挤时间写出了这部《俗世奇人贰》。小说里的人物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活灵活现,读完小说掩卷之后,你会看到活脱脱一群立在书上的天津卫奇人异士。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鲜明的人物性格、生动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尤其是作者精练、有画面感的语言,准确地为读者勾勒出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各色人物。 本书插图还是选用了《醒俗画报》的一些图画,它们虽然与小说故事不相干,但属于同一时代,能真切地反映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场景,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昌耀是当代重要的诗人,也是被诗歌界广泛认可的大诗人。他歌唱西部的旷野、草原的雄鹰雄鹰,行走的旅人,充满西部风味。奇峻凝练,质朴浑厚,如远古的驼铃般隽永而真切。有着对命运不屈不挠的追问,对美的理想的执着坚忍。这本诗集选入昌耀不同时期代表作100余首,《划呀!划呀!父亲们》《一个步行的挑战者行走在上帝的沙盘》等名篇,品味不俗,使灵魂得到洗礼。
《俗世奇人1 2(共2册)》收录了冯骥才先生描写清末民初天津卫奇人异士的所有作品,配有同一时代《醒俗画报》刊载的数十幅图画,有助读者感受与认知那个时代。 《俗世奇人》10年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08年再版时更名为《俗世奇人》(修订版),迄今发行量超过130万册,是被市场和读者认可的经典版本。
本书主要是对毛泽东诗词和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析,包括了毛泽东所作的诗、词、对联、部分相关书信以及书法手迹作品。书中主要侧重非政治形态的艺术鉴赏,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毛泽东的艺术观。
《志摩诗》是徐志摩的诗集。所选篇目来自徐志摩生前自编的三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以及他遇难后友人为其编选的诗集《云游》,且全部参照民国影印本收录。徐志摩诗作章法整饬、音调铿锵,本书所选诗文兼顾音韵、情感和意境,都是优中选优的上乘之作。
·······
本书是新月书店1932年版《志摩的诗》的复刻版,收入诗作55首。 徐志摩先后留学过美国和英国。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繁华的物质生活,上流阶层富有、闲散的生活景况,英国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都给年轻的徐志摩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徐志摩是新月社的代表性诗人,新月社诗人们在新诗格律化方面的主张也得到徐志摩的认同。这些特点都体现在此诗集中。
内容简介 《给孩子的诗》是诗人北岛的心血之作。北岛亲自甄别、挑选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将自己心目中的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集结成一册《给孩子的诗》,公布于世。《给孩子的诗》中诗人、篇目、译文的择选,都体现编者北岛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给孩子的诗》重绘了新诗版图,确立了经典标准,携带着思想、文学、文明的火种,交给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阅读空间。 北岛作为新诗“蒙学”的引路者,在《给孩子的诗》中汇集了新老名家的经典译作,这些作品既是范文,也是美文,集聚伟大的文学灵魂,精要的不朽文本,是家长引导孩子涵养心性、助育美感的读物。 “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是诗人北岛长久以来的宿愿。《给孩子的诗》作为开放性的经典诗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在史铁生2010年12月30日出版的,第二天的凌晨,史铁生就永远离开我们了。本来,这是我们送给他的一个新年大礼,现在回过头来想,《我与地坛》其实是史铁生送给我们每个人的礼物。当年《我与地坛》发表的时候,韩少功说过,即使今年没有任何文学作品,只要有《我与地坛》,就是文学的丰收年。这篇作品是史铁生送给所有人的无价的礼物。史铁生以他的毅力和智慧,度过了四十年的轮椅生涯,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成为当代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影响和贡献,远超于文学之上;他给予读者的,不仅是精美洁净的文字,更是健康的精神、深沉的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现在,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存在。《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讲他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重新认识史铁生,深刻理解史铁生。 内容简介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
本书是上海杂志公司1937年初版《望舒诗稿》的复刻版,著名的《雨巷》《我的记忆》都收录在这部诗集中。 戴望舒的诗歌把传统诗歌的意象和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哀伤。 他善于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现代人追求理想的执着的表达是清楚的,但追求中的疲倦和感伤又是迷惘的、朦胧的、含蓄的,这种既明朗又迷惘的风格,正适合于表现现代人矛盾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