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索阿是二十世纪葡萄牙伟大的诗人、作家,他生前默默无闻,用近百个异名写作,创造出一个庞大、神秘、交错的文学宇宙,对现代诗歌影响深远。 鲜有人知的是,佩索阿是双语诗人,除葡萄牙语诗歌外,佩索阿也创作了大量英文诗,早年还想以英语诗人的身份进入文坛并编定诗集《疯狂的小提琴手》,英文诗亦是其写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译者从佩索阿英语诗歌中精选145首,包括以亚历山大 瑟奇为异名创作的诗歌、诗集《疯狂的小提琴手》、长诗、十四行诗、组诗等,囊括了佩索阿重要的英文诗作。这些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游走于世俗与精神之间,诗人站在自我意识的宇宙中,重建了人性和存在的意义。
别吃惊,当你看见 一朵玫瑰在家宅的废墟中 昂首挺立: 这就是我们活下来的方式。 本诗集直接源于诗人成长和生活在长期封锁中的加沙,且经常被袭击的的经历。作为曾经的孩子、现在的父亲,以及多次军事袭击的幸存者,他见证了破坏和毁灭的残酷循环。但除了炮弹与无人机,这里也有茶香、盛开的玫瑰和日落时的海景。孩子们出生了,家庭延续着传统,学生上了大学,图书馆从废墟中崛起 巴勒斯坦人继续他们的生活,创造美丽,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诗人在本书开头以《巴勒斯坦词典》速写了巴勒斯坦的民众生活,展现了巴勒斯坦人民的集体记忆,并在《作者访谈》中讨论了诗人自己在加沙的经历、他的家庭起源以及他如何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与作者年纪相仿的青年诗人、译者李琬为本书倾情写作了译后记,更充分地介绍和阐释了本书的意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诗人北岛曾赞誉 他的每首诗近乎完美 。 他如一个现代的唐代诗人,诗歌意象优美,留白,短小,却直击心弦,发古今之幽思,引世人之共鸣。特朗斯特罗姆擅长运用各种意象,在通常互不关联的事物间建立起微妙的联系,创造相遇的机会。其作品多短小、精炼,用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诗人对日常生活与自然体验的非凡反思。 本书收录了诗人自1954年以来出版的十三部诗集,囊括特朗斯特罗姆创作生涯的全部诗作,同时收录作者于1993年创作的自传作品《记忆看见我》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译者此次对译文进行了全面修订,以更完美、更精确的面貌给中国读者呈现特朗斯特罗姆的伟大诗艺。
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以诗立名,诗名远播。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 帕斯说过: 博尔赫斯的创作涉及三类体裁,散文、诗歌和小说。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像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是散文。 本书收录了他创作于1975年的诗集《深沉的玫瑰》,共计27首。作者对诗歌的美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有很深的造诣,他提出 语言本是魔法的符号,后来遭到时间变本加厉的耗损。诗人的使命就是恢复它原本具有、如今已经泯灭的优点。 同时博尔赫斯提出诗歌的任务:一是传达精确的事实,二是像近在咫尺的大海一样给我们实际的触动。在这部诗集中,博尔赫斯致力于发掘事物特有的美感以及词汇被忽视的价值,赋予诗歌更丰富的内涵。
《浮士德 部》共计4612诗行,散文60行。整本初版于1808年,成文过程长达近40年。本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为学者剧,其二为格雷琴剧。学者剧不仅集学者、学院讽刺之大成,而且预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走向和问题。格雷琴剧上演了浮士德在小世界的情感经历,具体说,是此时作为贵族青年的浮士德与平民少女格雷琴的 爱情悲剧 :浮士德的诱惑导致无辜少女格雷琴犯罪,遭受 灭门 之灾。 译文添加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边注与脚注;每场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必要处置 简评 ,摘要该处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长篇史诗《神曲》(约1307 1313)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给中古文化领域以艺术性的总结,也隐约可见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玛丽 奥利弗以一名教师的热情、一位诗人六十年写作践行而来的智慧和极好的常识,从声音、意象、诗行、节奏等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首诗是如何写出来的。她讲过去的诗,讲抑扬格,讲十四行诗,也讲现代诗 弗罗斯特、伊丽莎白 毕晓普等杰出诗人的诗歌。她告诉我们如何读诗、写诗,为什么读诗、写诗,并用微距为我们分析一首诗为什么了不起,以及作为一个诗人如何锤炼技艺,如何建立写作的纪律。本书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同时又深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集萃了英语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作,逐一细读。对当下汉语诗歌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教益。。
《浮士德》第二部主体作于1825至1831年间。第二部是歌德76至82岁间的创作,浓缩了其毕生实践和思考。第二部上演 大世界 ,即公共领域事物,涉及广泛,政体形式、经济金融、学院学术、历史更迭、军事作战、围海造陆、海外劫掠等,被悉数搬上舞台,囊括歌德时代乃至整个近代史上,德国和欧洲的重要事件。且人类社会景象,又与其时自然科学类比映照,如以火成说、地震、地质地貌学原理比照革命;以炼金术古法杂糅无机化学,制造人造人;以气象学关于云的分类,映衬层层向天界飞升。歌德时代繁荣的人文科学话语、科技手段、对古希腊的考古发现,亦无不蕴于其中。译文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为边注与脚注;每场幕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大多场幕后置 简评 摘要该场幕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叫子和口哨》为石川啄木创作的6首现代诗,着重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诗》则是诗人针对诗歌创作而写的一篇自白文章,简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灵。
加勒比地区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 沃尔科特65年作品精选 于多文化交织的后殖民时空,以对自我认同的持续追寻,再造英语诗歌的光辉 你会再次爱上这位曾是你自己的陌生人 在65年的诗歌生涯中,沃尔科特始终在努力应对那些界定了他的作品与生活的主题:难以破解的身份困局;殖民主义在家乡圣卢西亚留下的痛苦遗产;信仰、爱情与自然之谜;富有盛名而问题重重的西方正典;衰老、丧友、家庭与个人记忆所带来的创伤。布罗茨基评价道, 他给予我们的不只是他本人或 某一世界 ,而是语言中蕴藏的一种无限 。
《里尔克诗全集》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共分四卷:1. 生前正式出版诗集;2. 原初与未刊诗集;3. 逸诗与遗稿;4. 法文诗全集(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年表、注释一应俱全,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里尔克诗全集》*卷《生前正式出版诗集》收录了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诗歌,包括里尔克早年自费出版的三部诗集《宅神祭品》、《梦中加冕》和《降临节》,以及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诗人地位的《杜伊诺哀歌》与《商籁致俄耳甫斯》。
纪伯伦的作品被誉为 东方美妙的声音 ,他的文字精美绝伦,他的思想深邃幽远。本书《忧伤不过是两座花园间的一堵墙》收录了纪伯伦尤为知名的三部作品《先知》《沙与沫》《泪与笑》,一行行诗歌,一篇篇散文,一份份书札,记录了 文坛骄子 纪伯伦对 美与丑 生与死 灵与肉 的思索。 《先知》高度概括了人类从生到死的若干人生问题,哲思极深;《沙与沫》更是将主题扩展到广博深邃的宇宙和灵动隽永的大自然,将一草一木都赋予生命,发人深省;《泪与笑》则是关于生命、爱与美等主题的深切感悟,找寻生命的意义。他的语言宛如天籁、历久弥新,超越了时空与国界的限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荡涤着无数世人迷惘的灵魂。
本书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 格丽克生前最后一部诗集。诗集包含15首诗(其中有两首组诗),表达了身体即将面临衰亡之时,对往事的回忆,对过去人生经验的淬炼。这些诗有很强的叙事色彩,比如在《合作农场的冬日食谱》里,作者写到了把苔藓制作成食物以及修剪苔藓的工作,从而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以及死亡的临近;《拒斥死亡》中,她写到了在旅馆里丢失护照后的经历,写到了和过去生命道别这一动作。
《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所作,它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宇的凯歌。在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 天堂里的序曲 ,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本书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外,形式上更是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要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体裁几乎采用了每一种已知的西方格律。
《穆旦译文 英国现代诗选》是穆旦所译的英国现代诗人诗作的精选,是从人民文学出版社社出版的《穆旦译文集》中拆分出来的单行本。《穆旦译文集》在诗歌爱好者中十分受欢迎,其中所收入的篇目有的之前曾经出版过单行本,有的则是首次以单行本形式推出。穆旦翻译的英国现代诗人包T.S.艾略特、W.H.奥登、斯蒂芬 斯彭德、C.D.路易斯、路易斯 麦克尼斯以及W.B.叶芝等人。穆旦当年在西南联大求学之时,受到当时来华教授英国当代诗歌的威廉 燕卜荪的影响,开始接触到当时英国当代诗人的诗作,并对其一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他所翻译的英国当代诗歌选中,可以看出穆旦在翻译与诗歌创作上的双重才华。穆旦翻译的经典诗歌已经成为了经典之作,他同时也能够游刃有余地翻译现代新诗,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拜伦诗选》收录了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四十余首短诗,二十余篇长诗选段,以及五篇长诗,如《扫罗王*后一战之歌》《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选段、长诗《青铜世纪》等等,是收录拜伦名作的精华之作。拜伦的诗风 放荡不羁 ,体现出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也抒发诗人向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很多诗作在旅途中完成,对欧洲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英国文学简史》曾评价道: 仅仅《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审判的幻景》和《唐璜》就足以使任何能感应的人相信:拜伦在其*好的作品中不但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世界上总会需要的一种诗人,以嘲笑其较卑劣的、并鼓舞其较崇高的行动。
本书合并了美国当代重要诗人杰克 吉尔伯特两部代表诗集。 《大火》是吉尔伯特的第三本诗集,写于其爱妻美智子逝世后,也是他隐居十年后次出版的诗集。除了以往诗歌中自然、漫游等惯有主题外,他更多将对亡妻的思念写入诗中,整本诗集格外哀婉动人。《大火》出版后备受好评,获雷曼文学奖。 《拒绝天堂》是吉尔伯特自认为好的诗集,斩获多项大奖,问世时诗人已80高龄,更是对他一生的总结,包括了他一些强有力的作品。 吉尔伯特终生漫游、隐居,寻找、生活并写入诗歌。他颇受中国古典诗影响,淬炼出一种既激情又温和,精写细织,抽去文辞修饰的诗,质朴、纯然,直指人心。
本书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 格丽克的中文版诗集,曾获得2014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诗集包含24首诗,以奇异的想象、灵敏的观察和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有关亲情、爱与创伤的故事,其中透露出诗人强大的思辨力和建立内心秩序的能力。
何塞 埃米利奥 帕切科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西语伟大诗人之一,他与定居墨西哥的阿根廷大诗人胡安 赫尔曼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 帕斯并称为当代墨西哥诗坛三巨头。帕切科的诗在语言上平实、自然,但包含深刻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思考,多以时间、自然、人类存在以及历史变迁为主题,将艺术的轻盈与现世的沉重完美结合在一起。帕切科生前几乎拿遍西语文学界所有重要文学奖项,更于2009年荣膺有 西语诺贝尔文学奖 之称的 塞万提斯奖 ,其诗备受诸多文学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本书是帕切科中译诗集,由知名西语文学译者范晔精心编选、翻译,遴选出其文学生涯中的代表作品,全面呈现这位伟大诗人的诗歌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