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基先生的《神曲》译本是公认的经典诗体译本,之前在我社已出过多个版本,备受读者好评,现收入 译文版插图珍藏本世界文学名著 丛书出新版。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版画家多雷为《神曲》创作的插图流传最广,之前各版我们采用的也是多雷的插图,但我们此次 插图珍藏本 特意采用著名的达达主义大师、德裔美籍著名画家乔治 格罗茨(George Grosz,1893-1959)的插画作品。格罗茨应邀特为美国现代文库一九三二年版《神曲》创作了三十余幅插图,我们的 插图珍藏本 全部收入,专色精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名著的新鲜的现代主义视角。本书创造性地采用竹板与天然麻布制作书壳,全书双色印刷,文图辉映,珠联璧合,极富赏鉴和收藏价值。
赫尔曼 黑塞一直和自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从四季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大量构思精巧的诗歌和散文。乌尔丽克 安德斯精心选编了这些精彩的篇章,展现出黑塞对四季特有魔力的独特洞察:春天万物复苏的急切,夏日景色的繁盛华美,秋天色彩的绚丽变幻,以及冬日雪景的沉思静谧。黑塞全心全意地醉心于观察并描绘他周围的自然及其变化。他优美的文字年复一年地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季节。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英国诗人和剧作家威廉 莎士比亚生前唯一发表的作品,四百年来已成为经典诗集。梁宗岱(1903 1983)是中国近代诗人、作家、翻译家和教授,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开始翻译这部杰作,到六十年代初才将154首诗全部翻译成中文,1963年5月至1964年3月曾在香港《文汇报》副刊上全文连载,1978年才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莎士比亚全集最后一卷出版。本书以人文社1978年版为蓝本,以香港文汇报版为校订版本,将明显误排误印的译文予以订正,并加以必要的简注。本书还收入英国国家图书馆藏1609年版莎氏十四行诗初版影印全书,以及1956年梁宗岱致巴金书信所附译诗25首,校订者又在前言中收入梁宗岱致巴金书信和 翻译凡例 全文,这些都为本书增加了研究、观赏和收藏价值。
《神曲》诞生于七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时代,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传世之作,共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部,以想象的方式,讲述了但丁在导师和女神的引领下,游历地狱、炼狱,到达天堂的故事。有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也有对人生困境清晰的昭示。在中世纪以来的文学史上,但丁和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两大天才。T.S.艾略特说,莎士比亚展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广度,但丁则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时隔七百年,《神曲》中蕴含的宏大力量,仍然能够穿越历史,跨越文化,不断焕发新生。正如庞德和艾略特这两位超级但丁迷所说的那样,《神曲》是一部适合每个人的作品,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本性和希望,觉察自己的错误,感受到认知世界万物的张力。译林出版社黄文捷译本是从意大利语直译的诗体全译本,保留了原诗的固有行数,语
《浮士德 部》共计4612诗行,散文60行。整本初版于1808年,成文过程长达近40年。本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为学者剧,其二为格雷琴剧。学者剧不仅集学者、学院讽刺之大成,而且预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走向和问题。格雷琴剧上演了浮士德在小世界的情感经历,具体说,是此时作为贵族青年的浮士德与平民少女格雷琴的 爱情悲剧 :浮士德的诱惑导致无辜少女格雷琴犯罪,遭受 灭门 之灾。 译文添加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边注与脚注;每场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必要处置 简评 ,摘要该处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长篇史诗《神曲》(约1307 1313)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给中古文化领域以艺术性的总结,也隐约可见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神曲(插图珍藏版)》是意大利国宝级诗人、 文艺复兴的先驱 但丁的代表作,搭配英国天才诗人、画家威廉 布莱克的百余幅全彩插图。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地狱》《净界》《天堂》,每部33篇,加上最前面的一篇序诗,共100篇,整部诗歌记述了诗人游历三界的奇幻旅行。 旅程从夜幕降临时的一个超自然的森林开始,但丁因为人生迷失了方向而误入了一座黑暗森林,在那里遇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维吉尔由但丁的挚爱贝雅特丽齐派来,作为向导带领他游历地狱、净界,最后再由贝雅特丽齐引导游历天堂。 《神曲》通过但丁与地狱、净界、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了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问题,如一部百科全书。在书中,但丁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追求自由和真理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狄金森是诗歌史上绕不开的传奇女诗人。信封、包装纸、书页旁边的空白处 她晚期的大量创作大多写于这些凑合的、易碎的载体上,其中就包括本书所收的52份信封诗手稿。 这些信封诗的创作时间跨度为1864年至1886年,信封经过裁割,文本带有勾画、涂抹的痕迹,文字依据信封固有的分区和形状向外发散,从中可见狄金森在页面上进行的视觉形式实验和异文实验。其文本内容多由简短跳跃的词句组成,吉光片羽,呈现出诗人晚期创作的灵感流转。 本书由文献学者玛尔塔 沃纳和视觉艺术家珍 伯文联手汇编,包含105幅全彩、原大印刷的信封诗手稿影印图,附有英文转写图,以及中英对照的转写文本。
《浮士德》第二部主体作于1825至1831年间。第二部是歌德76至82岁间的创作,浓缩了其毕生实践和思考。第二部上演 大世界 ,即公共领域事物,涉及广泛,政体形式、经济金融、学院学术、历史更迭、军事作战、围海造陆、海外劫掠等,被悉数搬上舞台,囊括歌德时代乃至整个近代史上,德国和欧洲的重要事件。且人类社会景象,又与其时自然科学类比映照,如以火成说、地震、地质地貌学原理比照革命;以炼金术古法杂糅无机化学,制造人造人;以气象学关于云的分类,映衬层层向天界飞升。歌德时代繁荣的人文科学话语、科技手段、对古希腊的考古发现,亦无不蕴于其中。译文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为边注与脚注;每场幕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大多场幕后置 简评 摘要该场幕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万叶集》收录了4516首绝美的和歌,是日本经久不衰的国民和歌集,堪称日本版《诗经》。 作者既有天皇贵族,又有平民百姓,所录作品清新、自然、坦率, 是塑造日本国民性格的心灵之书,激发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精神成长。 全书生动描摹了山野之景与草木之态,娓娓讲述了人们的相恋相欢与生离死别,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古代日本的日常生活、风土人情等。 这些和歌按时间、种类、季节、题材等分类编排,随翻随读,内容丰盈, 带您在四季流转中欣赏生命之美,在自然变幻里感受万物之灵。
《玫瑰传奇》是中世纪流传极广的法语经典长诗,兼有典雅爱情传统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述说 爱慕者 如何追寻心爱的 玫瑰 ,有近三百部手抄本传世。本书精选逾百幅珍贵手抄本插图,结合诗段细加赏析,探讨《玫瑰传奇》的故事和叙事手法、意象内涵、相关棋谱,乃至手抄本制作、传播和影响等,带你一窥奢华精巧的中世纪手抄本世界及深蕴其中的文化,徜徉于诗画之间,沉思 寻觅爱情 这个普遍而永恒的话题。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古希腊文学中蕞早的一部史诗,也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它极大地影响了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文学创造风格,突破了史诗仅限于记史的传统,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是诗体小说的开山鼻祖。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主帅阿伽门农与将领阿基琉斯的争吵为核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 《奥德赛》叙述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历经艰难终于返乡的故事。
以时间为序,收录华莱士 史蒂文斯不同时期所有诗作,包括《簧风琴》《簧风琴 增补诗篇》《秩序的理念》《弹蓝色吉他的人》《一个世界的各部分》《运往夏天》《秋天的极光》《岩石》《晚期诗作》九个集子,并附上年表,是其一生诗歌写作的完整的结集。 这些诗关注想象的转换能力,显示出独特的、审美的、沉思的哲学倾向,并且有一种完全原始的风格和感觉:异乎寻常、虚幻迷离,浸透着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光亮。与诗人生活的平静安祥相比,他的诗集呈现饱满、绚烂的色彩,焕发出一股令人激动和兴奋的能量。
《里尔克诗全集》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共分四卷:1. 生前正式出版诗集;2. 原初与未刊诗集;3. 逸诗与遗稿;4. 法文诗全集(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年表、注释一应俱全,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里尔克诗全集》*卷《生前正式出版诗集》收录了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诗歌,包括里尔克早年自费出版的三部诗集《宅神祭品》、《梦中加冕》和《降临节》,以及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诗人地位的《杜伊诺哀歌》与《商籁致俄耳甫斯》。
加勒比地区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 沃尔科特65年作品精选 于多文化交织的后殖民时空,以对自我认同的持续追寻,再造英语诗歌的光辉 你会再次爱上这位曾是你自己的陌生人 在65年的诗歌生涯中,沃尔科特始终在努力应对那些界定了他的作品与生活的主题:难以破解的身份困局;殖民主义在家乡圣卢西亚留下的痛苦遗产;信仰、爱情与自然之谜;富有盛名而问题重重的西方正典;衰老、丧友、家庭与个人记忆所带来的创伤。布罗茨基评价道, 他给予我们的不只是他本人或 某一世界 ,而是语言中蕴藏的一种无限 。
《如果我能咬整个世界一口》 选取了作者的三个异名者以及作者本人创作的生活诗,共124首。 三个异名者: 阿尔贝托 卡埃罗:选取牧羊人组诗中的生活诗26首,《读塞萨里奥 维尔德》《这个下午暴雨骤降》《嗨,牧羊人》等;牧羊人续编组诗生活诗35首,《越过道路的转弯》《清理器物》《事物令人惊奇的现实》等。 里卡多 雷耶斯:选取生活诗12首,《日复一日,生活是同样的生活》《雪覆盖着远处阳光朗照的山峦》《无论什么停止了,也就死亡了》等。 阿尔瓦罗 德 坎波斯:选取生活诗34首,《吸鸦片者》《归家》《远处的灯塔》等。 作者本人费尔南多 佩索阿:选取生活诗17首,《斜雨》《滚动的波浪返回》《洗衣女在池塘中击打着》等。 附录 《你微笑着梦游,我专注地梦你》 选取了作者的三个异名者以及作者本人创作的情诗,共104首。 三个异
本书将10首《悬诗》译成中文,采用中阿文对照的形式,对10位诗人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10首悬诗的艺术特色、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了深入分析和解读,是了解阿拉伯文学、文化,以及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半岛社会生活的一条途径。
T. S.艾略特,二十世纪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现代派诗歌领袖。《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等通过对语言、写作风格与诗歌结构的创新尝试令英语诗歌重现活力,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之作,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8年,他因 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T.S.艾略特诗全集》前半部分为艾略特本人生前所编辑的《1909 1962年诗集》,后半部分则由为孙辈儿童创作的诗集《老负鼠之才智猫经》(著名音乐剧《猫》即由此改编)和诗人生前未结集的众多诗篇集《三月兔的发明》《比纳之夜》等构成,其中有几十首此前未曾有过中译版。本书译者为翻译家陈东飚,近年来专攻二十世纪英美现代派诗歌,对艾略特诗歌中的要点和难点均做了注释,使之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的汉译艾略特诗歌
《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所作,它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宇的凯歌。在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 天堂里的序曲 ,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本书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外,形式上更是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要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体裁几乎采用了每一种已知的西方格律。
该辞典精心挑选世界61个国家260位著名诗人的经典诗歌771首,由我国现当代著名翻译家巴金、王佐良、吕同六、杨宪益等,以及现当代著名诗人冯至、卞之琳、穆旦等翻译,由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朱维之、戈宝权、袁可嘉等撰写赏析文字,集名诗、名译、名析于一书,可谓经典荟萃,名家云集。该辞典汇集了外国诗歌的精华,所选名诗代表了世界诗歌的高水平;书中对诗歌作者的介绍,对每首诗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的赏析,引领读者进入优美诗境,获得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和歌集,享有 日本之《诗经》 的美誉。收录了从仁德朝 至淳仁朝约四百五 十年间上自天皇王孙下至底层 民众 的和歌约四千五百余首。所收诗歌分类为杂歌、相闻、挽歌等,涉及行幸游宴、狩猎旅行、婚恋思归、悼亡追忆、四时风物等题材。《万叶集》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和歌集、文学发展史,也是一部记述着古代日本在发达的唐文化影响下迅速发展的社会文化史,其中包括宗教史、民俗史及文字史等。?
阿尔戈 ,希腊神话中英雄们前往海外寻找金羊毛时乘坐的大船。尽管在航行中不断更换部件,乃至所有部件都被替换,但那艘船依然是 阿尔戈 。 爱 就如同 阿尔戈 之船,纵使身体与身份已经彻底变换,爱也仍旧是爱,历久弥新。本书是玛吉 尼尔森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的代表作。她的写作彻底打破了文体边界,将捕捉个体经验的回忆录、大胆锋利的哲学思辨,与解构性别身份和社会规训的文化评论融合,成为一场奇异的 自我理论 的书写实验。通过精神分析、性别理论、后现代哲学等多重视角,重温与伴侣走过的情感旅程。她以不断创造自我、迎接未知与惊奇的生命姿态,突破了一切关于爱欲与语言、亲密关系与家庭生活的庸常想象。 《在绝望之巅》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初试啼声之作,写于作者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其中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