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萨藤作为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在诗歌、小说及非虚构领域均有建树,其中,日记构成了她写作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本书收录了梅?萨藤的两本日记《过去的痛》(Recovering)与《梦里晴空》(After?the?Stroke),她在书中坦诚地记载了人生中的两段艰难时期:66岁,一段多年的感情走到了尽头,此时她不仅深陷抑郁症的泥潭,还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但?“打击唤醒了隐藏的力量”,她凭借坚韧的勇气继续阅读和写作、悉心打理自己的生活空间,终以卓然之姿走出了困境。73岁,她不幸中风,却仍未被击倒,而是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深入思考自身与过去的关系,完成了一段精神与身体的康复之旅。
《洪范评论(第12辑):宪政与发展》主题是“宪政与发展”。因此,所收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谈这个主题。有这样几个角度:从考察不同国家长时段内宪政与经济发展间的关联,进而探究宪政影响于发展的机理;立足于宪政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有限政府这一点,提出了“经济”与宪政的不兼容性;宪政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即所谓辅助性原则。辅助性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而且涉及公民社会,更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也是宪政要处理的一个主题,地方自治则是辅助原则的一项内容。西藏问题置于中国宪法语境之下,作者提出了文化自治的概念,即在不改变原有民族区域行政格局的条件下,建立“藏族特别文化区”,确保西藏的生态与文化环境不受破坏,并在此基础上保证西藏的可持续发展。香港宪政制度的演进一文,对从殖民地到特别行政区
本书是全新的图书形式、一句话故事合集。这是一本金句书。精选了两岸三地各行各业的精彩句子,共有104位作者。收入本书的每一个句子就是一个故事,叙事性强、简洁有力,故名“一句话讲完一个故事”,是一本“故事之书”。本书以全新的图书新式“一句话合集”,配以精美的插画、匠心的设计,是现今图书市场上不可多得精品。
本书的特点在于:第一,对艺术效果的描述和对效果的追根探源性分析紧密结合。这个特点,与我为了圆满回答如前所述的那位行家所提的问题,深化了对文本分析的认识密不可分。第二,更多地将艺术效果置放在文学史、文学思潮等文本之外的视野中加以考察。这是与前一本书不同的。这个特点形成的原因在于,《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分析的对象毕竟不是母语文本,在思潮、文学史等更加开阔的视野中分析的难度比较大。而这次转向中国现代经典小说的文本分析,则自由和自如得多。事实是,在文学史的视野上考量和分析,并没有束缚思维,反而产生了参照点。第三,注重中国文化典籍为小说艺术提供的丰厚互文性基础,将之既作为关注的重点又作为分析的主要路径。第四,本书的编排体例,依然遵循〈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按照作品发表先
朱淑真是宋代的词诗女作家。本书对其生平及事迹考证,对诗词作品析论探究。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