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比起其他古典叙事名著,内容更为丰富、也更为复杂,尤其自2017年成为高考必考内容之后,造成了很多中学生及家长的困扰。《曹雪芹的疆域: 红楼梦 阅读接受史》作者计文君以《红楼梦》为研究主体,从文化物种获取生存度的角度,勾勒了《红楼梦》从诞生到今天的传奇 经历 ,对《红楼梦》从 抄本 到 正典 的接受史及传播史进行了阶段性梳理和深度解读,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红楼梦》更深入、更集中的思考和新读。本书为《红楼梦》研究普及读物,既有学术研究著作的逻辑性阐述,亦有生动有趣的表达,对中学生接受《红楼梦》原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书是刘心武先生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新作。该书以《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涉及的12位女性为主,以《金陵十二钗副册》等信息涉及的4位女性为辅,结合《红楼梦》的文本,一共探讨了16位女性与一些花木之间的联系,并将与人物性格或命运联系*紧密的花作为人物的象征,引领读者体味曹雪芹的创作苦心。一方面,作者通过文本细读向读者展示了曹雪芹的精妙构思,即如何用 无意随手、伏延千里 的手法预示人物的人生遭遇和*终命运,表现了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花样生命、花样年华的无比赞赏与珍惜,对摧花风雨的满腔愤懑,耐人寻味;另一方面,作者对相关花木均做了植物学上的解释,使本书具有科普性,体现了花木的植物属性、文化内涵与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的相通,别具一格。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体会曹雪芹运用花木侧面表现人物生存状态
《谈美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写给青年人的美学入门书,以与朋友谈心的方式,将美学知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亲切自然,是最为经典的美学启蒙读物。其中,《谈美》是朱光潜早年留学西方时的美学思考和体悟,谈美从哪里来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提出 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书简》则是其耄耋之年的心血之作,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本书将两书合二为一,全面系统地呈现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指引读者踏入美学殿堂,领略一代大师风采,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曹雪芹的遗产: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以《红楼梦》为切入点,展开了对中国现代小说叙事观念和叙事艺术的全面探索,是作者近十年来综合其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两方面的成果而完成的学术专著。 《红楼梦》作为中国叙事艺术的典型代表,对于其后的中国叙事者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本书以《红楼梦》作为目标文本,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西方现当代小说观念作为考察参照系,在小说创作涉及的基本面上,深入分析了《红楼梦》这一具体文学遗产的继承情况,给出了独特的认识角度和崭新的发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小说叙事与中国传统叙事艺术有着艺术范式上的不同,但作为同一文化共同体的产物,依然有着血脉联系。《红楼梦》以整个现实世界作为方法的叙事艺术,来自作者曹雪芹具有独创性的小说观念,这一 遗产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为什么,卡夫卡说 从根本上我就是中国人,并且正在回家 ? 为什么,卡夫卡要把他的生命枝嫁接到中国文化的生命树上? 文学*惊人的时刻出现了。 夏可君以十个独特的阅读法则,深入卡夫卡的文本,在 无用 的重新思考中,以卡夫卡、本雅明所隐含着的新助力, 以中国为方法 以中国为道路 的新原理,让西方人通过中国来认识自身,让进入现代性的中国人去反思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