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在《蒋勋说宋词》(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蒋勋先生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时间脉络,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重要词人的佳作一一道来。 在宋词当中,既有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 ,也不乏豪放、浓烈与激扬。美从无定规,却皆可成为个人生命的色彩。这是宋词带给我们的启发,以及慰藉。 阅读宋词,就像在阅读生命本身,饱满与孤独、喜悦与感伤各具其美。记得花间晚照,记得金戈铁马,豁达面对得失起落,好好珍惜自己。 蒋勋先生潜心于艺术与文化之美, 出之于小说、散文、艺术史、论述、绘画,苦心孤诣,重构民族美学与历史记忆,启蒙俗民生活中的感官审美享乐,献身为美的传道者,谦卑明亮,气象恢宏,给了我们欢喜感动与荣耀自
本书系在《蒋勋说唐诗》(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属于 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系列 。 只要人还追求心灵的自由,便一定会热爱诗歌。蒋勋先生说: 当我们面对唐诗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唐诗好迷人,里面的世界好动人。再追问一下,也许是因为刚好唐诗描写的世界是我们缺乏的经验,在不敢出走的时候去读出走的诗,在没有孤独的可能的时候读孤独的诗,在没有自负的条件时读自负的诗。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 《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登高》《长恨歌》《登乐游原》 无论是公认有大成就的诗人,还是曾无数次被选入各种集子的诗篇,在蒋勋先生这里,都一一展现出不同以往的美感。 蒋勋先生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唐代浩如烟海的诗人、诗作中,撷取*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将古典之美引入现代生活。深藏
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蒋勋先生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本册中,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以平实的语言将唐代至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大家重拾对美与生命的感动。 韩柳文章的质朴自然,《游园惊梦》的梦幻纯真,《红楼梦》的青春与孤独,张爱玲的荒凉凄艳,沈从文的平和冲淡 千年的文学之美、诗意与情思,经由蒋勋先生细致入微的解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韩愈与柳宗元 文起八代之衰,重回质朴情怀,突现一代知识分子风范 元曲与关汉卿 写兴亡之感慨,写市井之人情,传达来自民间的感动 《水浒传》 来自民间的叛逆,用小说讲真话,为历史的细节留影
读过去的诗,也是在说当下的事。诗中虽处处有鸟兽草木,但它们从来都是人世的投影。鸢飞鱼跃,是人的境界;黍稷方华,是人的情感。兴观群怨,事父事君,都是和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处处都基于对过去的理解和认识。因而,《谜文库 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正是通过努力触碰和谈论一些优秀的古典诗人,来丰富和安定自己当下的生命。
神仙的卓然特异在于能将性激情转化为长生不老的生命资源,这种独一无二的思维在道教文化中获得了有意味的形式。在这个层面上,梁归智将《封神演义》视为道教文化在通俗文学层面的表现。全书从《封神演义》的两条基本情节线索入手,分析了故事背后隐藏的民族潜意识与文化心理。
《南宋名家词选讲》遥承1987年叶在国家*礼堂有关北宋词的十次讲座,继续讲述了南宋的几位重要词人及其作品。介绍每位作者时,叶嘉莹教授往往结合其时代生平、情感品质、作品的艺术风格等方面综合把握而又各有侧重;同时,既注意到所选几家对北宋词尤其是周邦彦所开创的"赋化之词"的继承发展,又注意到南宋不同阶段的作者因不同的时代背景而引发的不同感慨内容。结合绪论部分对南宋以前词之发展的概括性介绍,读者对词体从晚唐五代至于两宋的发展脉络可获得大致完整的认识。
《迦陵谈词》是叶嘉莹**本谈词的书。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谈起,继而赏析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后主、晏殊和吴梦窗等各位词人的风格特色。作者素养丰厚,所书所论均为读词时真正的心得和感动,以诗词解读生命,用生命感悟诗词。
南明时期(1644-1661)经历了四个小朝廷,其间士人撰写了大量的诗歌,《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通过细致考订南明诗歌,可以见出土人们不约而同地述说着同一个主题,即 帝国的流亡 。《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上编 诗歌中的流亡 、描述朝廷大规模流亡的状态,疆土日渐沦丧,人心涣散,以至于士人*终在精神上无所依凭,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死亡、返回故乡和皈依佛门。下编 流亡中的诗歌 返回诗学主题,意义究竟何在?分为绝命诗。殉国诗,悲伤的诗学等专题。
朗西埃是法国当代知名哲学家,在欧美学界被誉为当代重要的美学思想家,其理论中重要的两个概念是美学与政治。《沉默的言语》是朗西埃关于美学与政治的思考在文学上的继续。他似乎想要重新描绘一个文学概念的体系,进行一种新的论证,重建一个从康德、谢林、施莱格尔到黑格尔的美学谱系。在书中,朗西埃就整个文学史范畴提出了文学的矛盾问题,在文学史中回顾文学存在的境遇问题,从比较文学角度提出了文学的多重发展问题。
本书系在《蒋勋说唐诗》(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属于“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系列”。 只要人还追求心灵的自由,便一定会热爱诗歌。蒋勋先生说:“当我们面对唐诗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唐诗好迷人,里面的世界好动人。再追问一下,也许是因为刚好唐诗描写的世界是我们最缺乏的经验,在最不敢出走的时候去读出走的诗,在最没有孤独的可能的时候读孤独的诗,在最没有自负的条件时读自负的诗。”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登高》《长恨歌》《登乐游原》……无论是公认有大成就的诗人,还是曾无数次被选入各种集子的诗篇,在蒋勋先生这里,都一一展现出不同以往的美感。 蒋勋先生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唐代浩如烟海的诗人、诗作中,撷取拥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将古典之美引
此书2020年4月又被列入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的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2015年12月曾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首届向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 该书选录唐宋散文名篇《岳阳楼记》、《爱莲说》、《六国论》、《小石潭记》等六十余篇,均为历久传诵不衰的精品,并附有简洁注释和精当品评。本书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和文学爱好者丰富唐宋古文知识,提高古文鉴赏水平和古典文学修养有极大的帮助。 此书是 名家选评中国文学经典丛书 之一种。丛书共12种,体例主要包括选文、注释、评析。 以 古文八大家 为重镇的唐宋散文,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前人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 八大家 ,这一作家群实际上代表新的散文流派,形成以篇什体裁为主的散文传统,与先秦两汉
本书从类型文学的角度,在纵览世界侦探小说的总体特征和百年中国侦探小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炼褚侦探小说主要的文类特征。并以此为背景,系统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当代中国侦探小说复杂的演变过程,论述了当代中国创作侦探文类的重要作家、代表作品,总结了当代中国侦探小说的传承演进和文类流变的规律,评价了中国当代侦探小说的文学价值,分析了中国当代小说在各个时期的文化意义。本书还以文学史为视野和中外侦探题材先锋文学为参照,对当代中国侦探小说丰富文学史格局、融通多元文学要素、打破雅俗界限、创制侦探经典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白雪公主的故事既残酷无情,又富有深意,同时也最光怪陆离、最具神话色彩。玛丽亚 塔塔尔敏锐地捕捉到了故事的核心,即女性之间激烈的冲突,她从世界各地挖掘出《白雪公主》的各种重述,并对这个故事在文学和电影方面引发的审美转向进行了深入思考。魔镜、有毒的苹果、神经紧张的睡眠以及复活的奇异场景都是白雪公主童话世界中的重要元素。不同文化的国家,都上演着关于母女对抗的情节剧,玛丽亚 塔塔尔在本书中赋予了它崭新的活力。
清代词学有浙派和常州派之分:清初,秀水(浙江嘉兴)朱彝尊选辑《词综》,论词以 清空 为宗,一时作家,相习成风;厉鹗继起,蔚成大国,世称浙派。清中叶,常州张惠言兄弟选辑《词选》,以 意内言外 为主,董毅选辑《续词选》予以推衍,又开常州一派。本书系顾学颉先生校点的清代常州派词学论著三种。《介存斋论词杂著》,周济著,原载其《词辨》前,共三十一条,由主张 意内言外 ,明确提出填词要有寄托,并提出了 词史 之说,即能从词中见史, 感慨所寄,不过盛衰 , 见事多,识理透,可为后人论世之资 。《复堂词话》,谭献著,其词学理论散见于《词辨》《复堂日记》中,其弟子徐珂辑录为《复堂词话》。主张词 上之言志,永言次之。志洁行芳,而后洋洋乎会于风雅 。《蒿庵论词》,冯煦著,冯氏从毛晋所刻宋名家词中,选其精粹,校其讹
什么样的作家是法国现代经典作家?现代经典作品的定义是什么?萨特、波伏瓦、加缪、杜拉斯、罗兰 巴特、萨冈,罗布-格里耶、勒克莱齐奥,还有米兰 昆德拉,这一批出生于二十世纪的作家,突破性地继承了法国小说传统,也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诠释着福楼拜、普鲁斯特和纪德所奠定的现代法国小说传统。他们开启了法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时代,所谓萨特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文字显示出它*后炫目的力量,它在延续一种以性感对抗死感的法兰西文学神话。他们,建立了属于现代的文字传奇。
《日本之阳明学》是日本近代学术史上本阳明学专著,成书于19世纪末。它首先分发端、陆象山、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等章节,对阳明学进行了全面阐述。其次对日本阳明学的意义作了精练的阐发,认为 大凡阳明学含有二种元素,一曰事业性的,二曰枯禅性的。得枯禅之元素者可以亡国,得事业之元素者可以兴国。中日两国各得其一。 再就是《日本之阳明学》将从中江藤树到西乡隆盛的日本阳明学的人物系谱,进行了系统的勾画,并对他们的著作和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
本书是著名作家、红学家刘心武的创新著作,为青少年讲透、趣解 千古奇书 《红楼梦》。刘心武将半生品读《红楼梦》的心得,融入十二个阅读锦囊,从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出发,在重点人物理解、重点情节把握以及重点文学手法等难读懂之处,点拨关键要点,打通阅读思路,让青少年更易掌握《红楼梦》全貌和精华。书中还包含了对《红楼梦》人事物的精到解析,对巧妙伏笔的启发式解读,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解码,讲其文学之妙、生命之美,帮助青少年掌握阅读经典的诀窍,拓宽阅读思路,并借此进一步培养理解力与审美力。
《五张犁 程绍武点评王祥夫短篇小说》收录了被称为 当代小说之王 的王祥夫先生的25个短篇小说。所收小说多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及首次出版的新作,其中的代表作品荣获各类大奖,如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等国内重要奖项。这些小说不仅集中反映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窘迫状态和积极进取精神,从而体现出一种对 人性 的关怀和关注。加上点评者准确到位的剖析,使得该书读起来更加耐人寻味。
“诗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多愁善感的情意,更多时候还有心灵与智慧的启发。”台湾著名美女作家张曼娟长期以来不断思索人生价值与感情问题,努力从古典诗词中发掘人生的启示,并结合古人的境遇,审视今人的生活态度。本书的二十四篇文章,即是作者或亲身或听闻的二十四种经历,包罗了人生进程的各种际遇与心境,作者将它们与古人的境遇相联系,用现今的观念来诠释古典诗词,让读者有一段探索古典文学领域的全新体验。
贾平凹说故乡: 我的一生都是在秦岭,生在秦岭,长在秦岭,工作生活在西安,它也是秦岭山下,所以和秦岭的关系是没办法割裂的。 贾平凹把他生活过的故乡变成文学故乡,使商州更多地带上了文化色彩。本书通过阅读贾平凹,既要让读者感受他笔下的商州地域文化特色,更要体会一个人从精神故乡中汲取到的不竭创作动力。 目录: 第一章 从商洛到西安 一、贾平凹名字的由来 二、贾平凹的创作阶段与起伏 三、贾平凹的写作基因密码 第二章 商州系列中的 人、事、情 一、商州系列中的 人、事、情 概述 二、商州系列中的 人 三、商州系列中的 事 四、商州系列中的 情 第三章 《秦腔》等:寻根、魔幻、反思 本土意识与国际视野 一、天空晴朗了 二、《秦腔》故事梗概 三、对比存在的人物和意象 四、丝丝入扣的记忆和现实五、密不透风的日常叙事六
文学有何用?能否帮助揭穿变得虚伪的日常修辞?如何以文学批评的方式,识破广告营造的幻觉?弗莱认为,面对满是幻象的现实世界,唯有想象能让我们从中脱身,而通过阅读文学,可以培养长期以来饱受饥饿、以虚影为食的想象。 从荷马、贺拉斯到莎士比亚、拜伦,再到马克 吐温、W. H. 奥登,弗莱纵横古今世界文学,为我们揭示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母题,讲解包括象征、隐喻在内的各种文学手法,谈论阅读文学的意义和技巧,以及如何将受过滋养的想象运用于日常生活。 本书既是弗莱对于 文学之用 的深刻解读,也是其原型批评理论的极简入门指南。 在人间建立一个真正的地狱的途径,就是通过将我们的言语转变为自动的喋喋不休来有意地贬低它。 诺思罗普 弗莱
本书是青年批评家杨碧薇的文艺批评集,收入了作者近年来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在*部分,作者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考察对象,在文学史与文学生态的双重视野下,立足于具体作品,对新诗、小说、散文、文学批评等进行分析并展开思考。第二部分关注的是当代艺术,以电影、摇滚、民谣、摄影为研究对象;在批评过程中,将哲学与文艺理论融会贯通,尝试建构一种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 大批评 文体。全书内容丰富又不失重点,兼具学理性和文学性,填补了当下文艺研究的部分空白;其中,文学与当代艺术的跨文化研究是值得期待的精彩视点。
《蒋勋说宋词(修订版)》系在《蒋勋说宋词》(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蒋勋先生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时间脉络,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重要词人的佳作一一道来。 在宋词当中,既有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也不乏豪放、浓烈与激扬。美从无定规,却皆可成为个人生命的色彩。这是宋词带给我们的启发,以及慰藉。 阅读宋词,就像在阅读生命本身,饱满与孤独、喜悦与感伤各具其美。记得花间晚照,记得金戈铁马,豁达面对得失起落,好好珍惜自己。 蒋勋先生潜心于艺术与文化之美,“出之于小说、散文、艺术史、论述、绘画,苦心孤诣,重构民族美学与历史记忆,启蒙俗民生活中的感官审美享乐,献身为美的传道者,谦卑明亮,气象恢宏,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