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绘画家,被誉为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本书作者以翔实之史料对王维之生平进行勾勒,并对其诗作和画作进行了细致精到的评述。文章短小精悍,但极有意蕴。
《华乐西传法兰西》是“商务印书馆海外汉学书 系”之一,由陈艳霞编著。 《华乐西传法兰西》简介: 中国的音乐不但在华夏大地上诞生、发展并影响 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各种渠道传 到了世界各地,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做出过自己的贡 献。 中国音乐在国外的影响不仅限于日本、东南亚和 中亚,甚至在18世纪的西欧王国——法兰西王国 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华乐传入法兰西的过程中, 入华耶稣会士钱德明神父起过重要的作用。钱德明神 父向法国传播中国音乐的主要著作共有两部,其一为 1754年对清朝大臣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古乐经传》 的法文译稿,其二是他1770年于北京写成的《中国古 今音乐篇》。他还著有关于中国音乐的一些其他零散 著作及书简。他把中国的一些乐曲和乐器寄往法国。 法国围绕着他的著作而掀起了一股
目前很有文化的猫长什么样?他们睡的是黄花梨双龙戏珠罗汉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屏风小宝座,穿的是飒爽英姿八旗服,练的是雌雄龙凤鸳鸯剑;平时没事儿就读读《醉文明》,上上杂志封面,或者在明晚期紫檀小凳上秀秀瑜
本书是中国建国以来部地方影视艺术史专著,填补了影视研究空白。 上编叙述了1896-1997百余年间岭南(粤港澳桂琼)地区影视从无到有及其发展历程,在各历史时期嬗变面貌;尤侧重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一域两制下岭南影视方方面面,并剖析了香港电视与粤桂琼影视创作及其理论研究。下编,则分门别类备述岭南影视片巨大成就,并从各种角度论述其思想艺术特色。 全书内容丰富,纲目明晰,虽叙岭南地方影视艺术,但实可见中国影视前进身影;是一部史论结合、地方特色浓郁的影视研究之作。
《近代中国化工的典范:永利与黄海》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叙述了中国近代著名的民营化工企业: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和民营化工研究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从创立到1952年转制的历史轨迹。从它们历经艰辛的奋进中,可以看到范旭东、侯德榜、孙学悟、李烛尘等一批早期留学归来的爱国知识分子,在实践其“让科学在中国生根”、“实业救国强国”的宏愿中,饱尝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他们的坎坷经历正是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他们用血泪换来的经验教训,不仅给后人以启迪,同时也为今天的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等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可贵的参考。
《西方美术史》对西方艺术大师的生平和作品进 行了解读,其范围广、内容丰 富、趣味性强,值得各大艺术类院校的师生或是想要 了解西方美术史的读者所参考。 是一本普及性极强的美术史论教材。 《西方美术史》作者(姚宏翔)结合了相关的美术 史专业知识,并且试图为读者构筑出一个西方艺术的 基本 框架,使读者能切实、具体地了解有关西方艺术风格 的演变过程。作者如同撒网式地 向读者细数了每位艺术大师的生活、创作,以及他们 画中和画外的轶闻趣事。在教授 读者基础知识以外,作者更希望读者能通过这种故事 性的叙述方式,轻松愉快地获得 知识和美的享受,犹如在一座西方艺术博物馆中漫步 一般。
《班门》是一本以设计为灵魂、有温度的大众读物。 《班门》中没有小品文、心灵鸡汤和拼凑文章。我们要的不是碎片化读本,而是作者消化了一摞文本、一把时间、一众经历后吐出的文字;我们要的不是高度的概括性,而是极度的细部展示;我们要的不是炫耀文笔,而是老老实实把自己想写的东西交代清楚。我们有个小小的野心,做杂志中的“米其林”,有品、,更要慢慢烹制。
什么是装置艺术呢?装置艺术,早的说法是“现成品艺术”。这个词起源于20世纪初的杜尚(Duchamp)。这个法国人利用自己评委委员的地位,把一件工业制成品——小便器签上名字置放于博览会。以后他又推出了把自行车轮胎和木箱堆叠的“作品”,把印刷品《蒙娜丽莎》画像添上山羊胡子的“作品”,把自己过去的油画作品复制于木箱子里四处展示的“作品”。这些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不雅之举,引起了近百年的纷纭不息的论争。一直到今天,在我们国家,以至世界上很多地方,像杜尚这样的行为,仍然会引起众多反响不一的争议。对于外界的不解,杜尚提出了“现成品艺术”的说法予以辩解: Mutt先生是否用他自己的手制造了这个喷水装置并不重要。他选择了它,他取了一件平凡的生活用品,并将它摆置起来,使它在一个新的标题和观念下失去了它的实用
《中国艺术史》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苏立文通过梳理远古、先秦、秦汉、三国六朝、隋唐、五代与两宋、明清直至20世纪的中国艺术,将中国艺术的不同门类——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陶瓷等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清晰、细致、全面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他不仅全面论述了中国艺术的特点本身,而且更加着重于艺术与历史的结合,将中国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置于宏大的历史叙述之中,书写出了纵贯5000年的中国艺术之演进脉络。
本书是一部浅显易懂的外国美术入门读物,以时间为轴,系统梳理了外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外国美术大师及其作品进行了介绍。从史前岩洞壁画到现代艺术流派,虽未展开深刻的理论剖析,但辅之以大量精美的彩色图片,完整地展现了各个时期瑰丽多彩的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的风格。全书共分为十讲,依次为:艺术的“童年”,中世纪的纯真,文艺复兴的曙光,17—18世纪的光辉,巴洛克、洛可可的情调,19世纪的浪漫,现代绘画的肆虐,西方漂亮的房子,精美的工艺美术,当代艺术的新意。
高职(高等职业学校)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我国现有高职高专院校音乐系科的学制与教学特点,本套教材(共4册)特别聘请了我国音乐理论界著名的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基本乐理,以及视唱练耳等学科专家担任主编,并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内容精简和压缩,具有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简明实用、易学易懂等特点,为我国迄今为止高职高专音乐系科不可或缺的教材。 简明中国音乐史:本书按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进程编写。共分为四部分,一、从远古至春秋战国;二、秦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三、宋元明清;四、近现代。以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的方式介绍了中国音乐体系、乐器、人物、艺术形式种类等发展历史。 同时配以图片便于学生能够在短期内以生动的形式掌握相关知识。 扫码
本书从哥特式绘画的风格和图式入手,进而对15世纪意大利绘画风格和图式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既有个案的分析,也有整体的把握,尤其是对哥特式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的阐释尤为具有独特性和学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