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有着典型的冒险家的性格,他曾说过: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这已成为摄影领域的 金句 之一,而他自己,则成为了战地摄影师的代名词。 《失焦》是罗伯特 卡帕亲历二战的摄影手记,作品忠实记录了他在战争中经历和感受到的一切。展卷阅读,有时会哑然失笑,而更多的时候,则会让人心情沉重。卡帕深深热爱生命,热爱和平,他厌恶战争,痛恨自己的职业 眼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生死只在一瞬间,任谁也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反差 尤其是当这种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甚至随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然而卡帕却以近乎 冷酷无情 的冷静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他的文字,他的照片,无一不充分体现出这种冷静,而隐藏在冷静背后的,是用生命才能换取的勇气。
★ 亚历山大 克鲁格 格哈德 里希特 作为电影导演,克鲁格是 新德国电影运动 的重要成员,曾先后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和金狮奖,作为作家,克鲁格获得过德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德国文学奖毕希纳奖,作为电视制作人,他获得了德国重要的电视奖项之一的格里梅奖;里希特则是美术史上的传奇人物,被称为当今尚健在的受敬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数次创下在世画家作品的拍卖纪录。本书可视为两位大师联手创作的一件难得的艺术作品,探讨时间与历史、图像与故事的深层联系。 ★ 陈丹青、 梁文道、汪晖、赵汀阳、朱朱一致推荐 ★ 文学和摄影交织的静默手帖 64张照片,88个故事,来自世界*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无人知晓的静默时刻,终于如此隆重地被记录、展示和阐发。
在以寒冷的冬季、精密机械制造以及御柱祭著称的日本諏訪,一名叫做小林纪晴的高中生因为对摄影杂志饶有兴趣而立志成为摄影师。后来他报考了位于东京的摄影学校,离开了家乡諏訪来到东京新宿。自此,崭新的生活开始了。对于小林来说,大都会的一切都好像泡沫一般不真实。在求学的两年当中有兴奋、孤独,也有希望、失意,是充满刺痛感的一段时光。《写真学生》关于的是人为什么要摄影、我是谁、寄托于故乡与大都会的复杂情感、在不断的怀疑与自省中,以友情与爱情为精神食粮,是一部摄影系学生逐渐成长的青春记录,也是小林纪晴本人的自传体散文。
本书以摄影照片的形式展现高黎贡山美好的生态环境,是高黎贡山的一千零一面系列图文出版物之一。作者拍摄了高黎贡山非常有特色的两栖和爬行类动物,不为人所熟知,这些精彩画面能让社会公众更多的了解神奇的大自然,促使人们对动物的观爱和保护。
本书以画册的形式展现新时代武汉的城市面貌、产业格局、建设成就、历史文化底蕴、宜居生态环境及市民精神风貌等,打造军运会主题宣传图书,并作为市委、市政府开展外事、外宣、国际交流等重要活动的官方宣介画册。
娄山是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主要教授商业摄影课程。本作品集是他在指导学生摄影实践中所拍摄的。内容以风光为主,包括部分民俗纪实、商业摄影、摄影小品。娄山的风光作品或气势磅礴、庄严辉煌,或淡雅闲适、清新自然;他的民俗纪实作品,反映民俗特色,展现出了真情冷暖;商业摄影作品紧跟现代审美趋势,既具有商业价值又兼具审美价值;小品或托物明志,或即景抒情……总之,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人文精神,具备情节美、生活美、意境美,能让人从中得到美的启迪和情感的升华。
《柴科夫斯基钢琴曲选》中收入了柴科夫斯基的《俄罗斯谐谑曲(Op.1,No.1)》《f小调浪漫曲(Op.5)》《沙龙波尔卡》《G大调大奏鸣曲(Op.37)》《四季(Op.37a)》《F大调浪漫曲(Op.51,No.5)》《伤感圆舞曲(Op.51,N0.6)》等曲谱,适合钢琴练习者练习使用。
《一站一坐一生:一个中国人62年的影像志》是一本照片册,2007年被收藏家仝冰雪发现并在网上公布,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照片册记录的是福州人叶景吕连续62年的留影,从1907年到1968年,从27岁到88岁,每年一张,其中绝大多数的时间他是一年站姿、一年坐姿轮换照相。62张照片,忠实记录了叶先生从风华正茂到人生暮年的完整过程。 那么,叶景吕是谁?他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人生?照片从公布到现在10年时间,又如何在媒体、网络广泛传播?为何还多次受邀参加了摄影或艺术大展? 作者仝冰雪,以一个收藏家和研究者的历史情怀,带你探究照片背后的故事,解读每一张照片的拍摄背景,并读者感悟影像背后的社会人文价值。
在很多普通游客眼里,喜马拉雅山脉几乎与珠穆朗玛峰画着一个等号,他们到拉萨之后,急切向往着旅行社安排的去珠峰的日子,期盼站在世界靠前峰面前,面对相机,双臂伸向空中,留下自己的意气风发的影像。但对喜马拉雅的其它地域却知之甚少。本书所涉及、所介绍的,仍只是喜马拉雅山脉中一小部分,作者希望,本书读物在满足读者基本好奇的同时,能激发作者对这条伟大山脉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