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明信片)3慈禧太后
    •   ( 78 条评论 )
    • 周怡刘瑞溪 著 /2014-08-01/
    • 周怡、刘瑞溪编制的《慈禧太后》讲述了:慈禧太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生于北京。其祖上三代为官,父惠征任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 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初八目,叶赫那拉氏由八旗秀女人侍咸丰帝,封兰贵人,赐居紫禁城储秀宫和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成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在紫禁城丽景轩诞下同治帝载淳,晋懿妃,后又晋懿贵妃。成丰十一年(1861年),载淳登基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翌年上徽号为“慈禧皇太后”(俗称西太后)。咸丰十一年十月.慈禧联合慈安、奕诉等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两宫皇太后宣布垂帘听政。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廿二匿驾崩,叶赫那拉氏主宰近代中国权力长达48年之久。

    • ¥13.5 ¥16 折扣:8.4折
    • 老照片 第一五五辑 山东画报出版社
    •   ( 16 条评论 )
    • 冯克力主编 /2024-06-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展示了云志艺术馆藏的青岛中山路老照片?,探秘胶济铁路车站,讲述了何遂与黄埔军校三军演戏的往事,等等。

    • ¥11.2 ¥25 折扣:4.5折
    • 老照片 第一五六辑 山东画报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冯克力主编 /2024-08-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从发排到付梓,恰在抗战全面爆发和抗战胜利两个纪念日之间,所以收录了多篇日本侵华战争的相关文章:云志艺术馆收藏的一个日军曹长的私人影集,通过杨潜的深入解读和呈现,探微索隐,旁征博引,真实还原了那场战争里的“鬼子兵”;台湾青年陈炳基,因不满日本侵略者的奴化与歧视,从反抗殖民压迫到投身中共所领导的革命,背井离乡,在大陆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山西青年李静清,在七七事变后,从正在就读的燕京大学毅然中断学业,回乡投身抗日斗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王淼父亲童

    • ¥11.2 ¥25 折扣:4.5折
    •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明信片)7太监宫女
    •   ( 54 条评论 )
    • 周怡,刘 瑞溪 编 /2014-08-01/
    • 清代统治者鉴于明朝宦官为害之烈,对太监进行 了较大规 模的裁抑。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曾铸铁牌于交泰殿 内,严厉 约束太监的行为,尤其禁止他们参与政事。 清代选入宫中的女子有两种,一种是秀女,一种 是宫女。 秀女是八旗官员的女儿,可以选为妃嫔或指配给宗室 王公大臣 子弟;宫女则是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的女子,地位较低 ,*内 廷役使。 太监与宫女是皇宫里的特殊群体,他们一股出身 寒微,很 小时候就被送进宫中供帝后贵族役使。在宫中,他们 毫无自由 与人格,精神和肉体上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周怡、刘 瑞溪编制的《太监宫女》所选12帧照片 拍摄于清末到“逊清小朝廷”之间,是历史上太监宫 女存在的 后时期,从中可以瞥见他们在宫中的生活状态。

    • ¥13.5 ¥16 折扣:8.4折
    •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明信片)4末代皇帝
    •   ( 59 条评论 )
    • 周怡刘瑞溪 编 /2014-08-01/
    • 周怡、刘瑞溪编制的《末代皇帝》讲述了: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于北京。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廿一目,光绪帝驾崩,奉慈禧太后懿旨,立溥仪为嗣皇帝,“继承同治,兼祧光绪”。十一月初九日.溥仪在太和殿登基。 1912年2月12曰,在隆裕皇太后的主持下,溥仪接受“优待条件”,承认共和,宣布退位。民国六年(1917年)在军阀张勋的策动下,曾有十二天的短暂复辟,后在全国上下的讨逆浪潮中再次退位。1924年11月5目,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离开紫禁城的溥仪曾迁居醇亲王府和天津日租界,后在曰本侵华势力的策动下于1934年3月当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直至1945年伪满洲国崩溃。1967年,溥仪在北京病逝。

    • ¥13.5 ¥16 折扣:8.4折
    • 老照片 第一四九辑 山东画报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冯克力主编 /2023-06-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1954年东德共产党代表团拍摄的新中国时期的上海,讲述了著名作家、编剧陈白尘教授的的一生,讲述了一位译电员在南海舰队二十年的生活经历,收录了庚子事变后的午门及1949年的苏州北寺塔的历史照片。

    • ¥11.2 ¥25 折扣:4.5折
    • 老照片 第一五四辑 山东画报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无 /2024-04-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展示了一座战时兵工厂的影像故事,记录了阳夏之役中的荫昌,讲述了作者与清史泰斗戴逸先生的一段交往,等等。

    • ¥11.2 ¥25 折扣:4.5折
    • 老照片 第142辑 山东画报出版社
    •   ( 64 条评论 )
    • 冯克力主编 /2022-04-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一位坚定的革命者——王林组织青岛大学学生请愿团赴南京请愿要求抗日的往事,刊登了流光旧影里的广州、专拉洋人的北平车夫等的珍贵老照片。

    • ¥11.2 ¥25 折扣:4.5折
    •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明信片)8清末官员
    •   ( 61 条评论 )
    • 故宫出版社 编 /2014-08-01/
    •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与西方国家越来越密切的接触和摄影技术的普及,照相作为一种时尚逐渐走进了中国社会。在洋人的镜头中,贵族与平民,官府与市并,均被拍摄成一张张照片,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画面。摄影术也因为其准确、真实的表现手段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第八辑:清末官员》选录的12帧晚清官员照片,出自清政府对官员的拍照存证——《王大臣宫弁亲兵照像》册,全部照片拍摄于19世纪80年代,是一部时代较早的官员影像档案。在本辑中,著名的洋务大臣盛宣怀尚是一名候补道员,还未被授予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尚为直隶天津镇总兵,还有宋庆、左宝贵、叶志超等晚清名臣,这些几乎是被拍摄者人生的张照片,每一张都显得弥足珍贵。

    • ¥13.5 ¥16 折扣:8.4折
    • 虫子旁 朱赢椿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朱赢椿 著 /2014-09-01/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世界最美图书”获奖者朱赢椿图文作品,讲述被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 这个世界很小,小得足够被我们忽略、遗忘,但跟我们一样,虫子也有着惊心动魄的生活。蚂蚁被一根落下的枯枝砸断了腰肢;烟管蜗牛想在夏日的午后谁上一个美美的午觉,却未能如愿;而千足虫卡在路缝里,即使有一千条腿也无济于事…… 在虫子的世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岛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缝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它们从容执着,它们生生不息。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 ¥10 ¥27 折扣:3.7折
    • 美国镜头里的中国风情--一个传教士家族存留的山东旧影
    •   ( 94 条评论 )
    • 程麻 编著 /2011-08-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自清朝末年至民国中期,普鲁伊特家族在山东省胶东地区生活五十余年,他们用当时罕见的照相器材,记录下他们传教、行医、办学的真实情景,同时被摄入镜头的还有大量当地的自然风光、城楼屋舍、道路车马,当时中国人的衣着装扮、婚丧嫁娶、乡风民情。这些图片资料早已由普鲁伊特家族捐赠给美国哈佛大学阿瑟与伊丽莎白·施莱辛格美国妇女历史图书馆。经历了数十年的沉睡之后,这些浓缩着岁月的斑驳光影终于回到它们诞生的地方重现光华。

    • ¥14.8 ¥19.8 折扣:7.5折
    •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明信片)1紫禁城宫殿
    •   ( 74 条评论 )
    • 周怡刘瑞溪 编 /2014-08-01/
    • 周怡、刘瑞溪编制的《紫禁城宫殿》讲述了:作 为明清两代24位帝王处理政务与生活起居的皇宫,紫 禁 城以72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和8700 余间房间的庞大规模,成为了世界上现存规模*的 古代宫殿 建筑群。 紫禁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到1912年 封建 王朝结束,在近五百年的时间里经过不断的增建、改 建与维修, 形成了今天的规模。紫禁城宫殿规划科学、布局严整 ,融入了 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儒家治国理念于其中。其 庄严大气 的建筑外观与金碧辉煌的内檐装修将帝王九五之尊的 等级象征 与政务起居的实用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紫禁城宫 殿是中国 传统建筑发展到明清时期宫式建筑的集大成之作。

    • ¥12.6 ¥16 折扣:7.9折
    •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明信片)10京华众生
    •   ( 25 条评论 )
    • 故宫出版社 编 /2014-08-01/
    • 绿树,红墙,琉璃瓦,一座座焕烂璀璨的皇家建筑,是北京;海子,兰桨,银锭桥,浩渺波光中漾起的粼粼塔影,是北京;胡同,沙燕,鸽子哨,荫荫碧草槐影婆娑的四合院,是北京;挑子,吆喝,大碗茶,熙熙攘攘规矩识礼的北京人,是北京…… 北京的魅力就在这声声入耳的鸽哨中,一睁眼便见了人间四月,沉淀在斑驳的旧日里,回味在经历过的老辈人的记忆中,历久而弥新。百年一瞬,那一座座矗立久远的建筑,变迁之后,风韵犹存;镜头前一张张新奇不解的笑脸,虽然早已走远,却被拍摄下来传到了今天。 屈屈12帧旧影,远不能涵盖京华众生,仅凭选择的视角聊以管窥吧。

    • ¥13.5 ¥16 折扣:8.4折
    • 《老照片》第一二五辑
    •   ( 868 条评论 )
    • 冯克力 主编 /2019-06-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历史学家邓广铭的女儿邓可蕴在童年时发生的点滴故事,讲述了一战华工在欧洲战场辛苦劳作的情景,收录了摄影大师郑鸣玉拍摄的影像,以及一位黄埔老兵珍藏的抗战影像。

    • ¥13.3 ¥20 折扣:6.7折
    • 一本摄影书 赵嘉 著,爱摄影工社 编著【正版】
    •   ( 6 条评论 )
    • 赵嘉 著,爱摄影工社 编著 /2012-02-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一本摄影书》的内容是由摄影书《摄影器材》制作团队的十几名作者与编辑历时4 年时间共同创作完成的。 这是一本真正从一线摄影师的视角向初级爱好者和有进阶需求的爱好者传授数码摄影技术、解答摄影疑问、提炼关键知识点的摄影书。本书的图片和文字来自全球200 多位的人文地理、新闻、婚礼、旅行摄影师,而更有吸引力的是他们从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拍摄思路、实拍技巧与重点提示。这本摄影书,无论是器材知识的介绍,还是摄影技术的阐述,都会使读者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了解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观察、思考方法。相信本书会给摄影爱好者带来的学习体验。 推荐:典藏版连环画(回味昨日旧梦,重温少年情怀,精美礼盒包装,汇集众多名家的经典之作) 推荐:连环画报影印本(十载光阴原版重现,记录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影印时代最为

    • ¥17.9 ¥41.17 折扣:4.3折
    •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明信片)2皇家园林
    •   ( 60 条评论 )
    • 故宫出版社 编 /2014-08-01/
    • 清代,以西苑三海、西郊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盘山静寄山庄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在建筑规模、精巧程度还有装修陈设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著名的三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虽然历尽劫难,但三百年来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至今依然享誉世界。 清代的康熙到咸丰六朝,皇帝们一年里在园林中生活的时间要大大超过在紫禁城中停留的时间。以乾隆皇帝为例,农历新年之后便驻跸圆明园,五月从圆明园赴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八月万寿节后又返同圆明园,直到冬至南郊祭天前后才回到城里。一年到头,他在紫禁城中停留的时间不过百日左右。由此看来,说圆明园是清帝在北京名副其实的“第二政治中心”,实不为过。

    • ¥12.6 ¥16 折扣:7.9折
    •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明信片)9街衢市肆
    •   ( 69 条评论 )
    • 故宫出版社 编 /2014-08-01/
    • 旧时,北京内城与外城的十六座城门由南北两圈巨大的城墙围合起来,所以就有了以“内九外七”指代北京城的说法。 在“街衢市肆”一辑中,着重反映的是天衢广厦下的市井民风。照片里少了一些建筑的庄严,多了一些市井的活泼。如果说传统建筑体现的是尺度,进深与开间,承托与支撑,有着内在与外在的因果,那么照片中建筑脚下的各色人群,体现的就是差异,光鲜与褴褛,精英与平凡,黄包车串联的两个人在身前有着无法逾越的差别,但在照片中,时间抹去了一切,没有阶级,没有高下,有的仅仅是一个凝固的瞬间,百年一瞥,竟成了永恒。

    • ¥13.5 ¥16 折扣:8.4折
    • 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明信片)5末代皇后
    •   ( 71 条评论 )
    • 故宫出版社 编 /2017-08-01/
    • 郭布罗·婉容(1906~1946年),达斡尔族,满洲正白旗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于北京。父容源,官至内务府大臣,母为爱新觉罗·毓长次女,称“四格格”。生婉容时四格格因产褥热而故,后认毓长次女爱新觉罗·恒馨为养母。婉容于1922年16岁时,与溥仪成婚,成为末代皇后。1924年11月,随溥仪被驱逐出宫,辗转移居醇亲王府和天津日租界。 1931年11月,在日本侵华势力的策动下,溥仪潜往东北,婉容后经大连、旅顺与溥仪团聚。1945年8月,伪满洲国覆灭。翌年,婉容在动乱中病死于敦化(一说吉林监狱),终年39岁。

    • ¥13.5 ¥16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