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既单独成册,又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套书以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练习为主线,编排科学合理,步骤清晰,讲解透彻,重点加强基本技法的训练,以提青少年朋友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大量优秀的作品范例,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学习美术基础的概念、内容、观察分析方法和绘画步骤等内容,总结了学习美术基础的入门知识、基础技法,重点在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旨在引导热爱艺术的青少年朋友走上专业、正规的学习道路,为进一步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笔线描实用画谱》为花鸟画选辑,收录有沈克明、郭增庆、梁燕生、李尚昱、师行坤等花鸟作品。工笔线描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朵奇葩,向来以细腻和丰富著称。它是学习中国画的首要课程和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为了弘扬中国画的艺术,学习、继承线描的传统技法,临摹古今工笔线描,实为必要。
本书选取了宋代花鸟画中的精品力作,林椿的《海棠图》、赵昌的《杏花图》、马远的《倚云仙杏图》、李嵩的《花篮图》还有一些佚名的作品如《山茶霁雪图》、《秋葵图》、《芙蓉图》等,对广大美术爱好者有很好的参考和欣赏价值。
中国画的线描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虽然拒严谨的科技于门外,却接纳哲学入室,将东方的辩证法运用其中。疏密关系、虚实关系、纵横关系、开合关系,每一对关系的对立面均相反相成,将这些相反相成的关系运用、处理好了,自然形象鲜明,气韵生动。形象鲜明容易理解,气韵生动则是有音律感、有境界。 线描可以表现质感,既可画行云流水,又可画枯树怪石,但是只有一种笔法则不行。用笔有正、顺、逆、侧; 有皴、擦、点、厾;还有顿、挫、起、收,用对了则应物象形,有不当则驴唇马嘴。 线描有情绪、有性格,画钟馗与画林黛玉肯定不一样,画搏斗和画谈恋爱肯定不一样。 线描还有“姓名”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柘柴”、“游丝”、“钉头鼠毛”等。这其中有两个话题:一是艺术风格问题,二是艺术手法与表现内容的关
新时期以来,在传统的基础上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中,苏百钧是令人瞩目而且非常突然袭击出的一位。 苏百钧出身于书香门第,他从小就背诵唐宋诗词、中国古代画论、古文学以及练习书法等。从他父亲的教育中受益匪浅,他在绘画中学到的不仅是具体的绘画技法,更重要的是用绘画语言传达内心情感的原则。一九八四年,他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班。八十年代末,他脱颖而出,作品《小憩》入选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并获一九八八年中国画大赛大奖。他的雅致、清新而略带蒙眬味的抒情风格也逐渐形成。九十年代初他发表的作品《圆寂》《夕照》《涟漪》《暮韵》《晚风》《秋韵》《庭院》《春雨》等,表明他的个人风格更加成熟。
《工笔画完全入门教程》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如何挑选笔墨纸砚,帮大家解决购买画材时的选择困难症。第二部分详细讲解了白描底稿勾线和染色的基础技法,一步一图,让零基础读者也能无障碍地学会。第三部分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选取工笔绘画中极具代表性的四季百花、禽鸟鱼虫题材进行案例练习,令大家在实践中逐步将工笔画技法融会贯通。第四部分为花鸟鱼虫姿态图谱,为大家提供更多的临摹素材,同时还有高清古画和本书案例的原大白描底稿,供大家欣赏和临摹拓画。《工笔画完全入门教程》带大家用手中的毛笔让自然万物跃然纸上,在浮躁而喧嚣的城市中回归心中那片宁静的天地。
中国的工笔花鸟画形成于六朝,到唐代已经相当成熟,薛稷、边鸾、司光胤等人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五代时的黄筌对后世影响很大,由于皇帝的倡导,两宋的工笔花鸟画达到了高峰。元明清时代,因为文人画的兴起,工笔花鸟画开始陷入低谷。进入二十世纪,陈之佛先生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让工笔花鸟画再度崛起,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现代工笔花鸟画画的大师。作为他晚年的入室弟子,喻继高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在工笔花鸟画领域默默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成为当代工笔画坛的佼佼者。 喻继高的作品写实、浪漫、典雅、温馨、大方,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其学画过程和选择师事对象密切相关。喻继高广泛接触工笔花鸟画是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他经常去养真庐观看陈之佛先生作画,对老师精美的表现技法、严谨的造型手法以及颇具装饰味的画面形态都熟记于心
本套绘画技法图书面向学习国画的老年人及国画爱好者,为他们提供一条学习国画的便捷之路。丛书选取了国画学习中容易上手的事物,以花卉为描摹对象,底稿请资深国画教授者描绘,直接附以熟宣,这对于要求不高的老年人来说节省了拷贝、背临的过程,直接开始接触到国画的技法。对国画的线条勾勒进行描摹,再在作者的指导下进行上色,容易出成果,为国画的初学者带来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