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平(1904——1997)原名揆。山西省洪洞县人。1926年毕业于北方大学经济系。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荣宝斋顾问等职。 董寿平车风清新典雅、苍劲古朴,笔墨精妙富有时代感。创作题材广泛,擅长山水,梅、竹、松、兰。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并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1987年赴日本参加“亚细亚美术交友会”展览和学术交流,获“富士美术奖章”。出版著作有《董寿平画辑》、《董寿平书画集》、《董寿平谈艺录》、《书画大师董寿平》等。
学习美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策略。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审美判断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整体的人文修养水准,而且还对我们的道德水准、生活情趣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书是“向大师学画系列丛书”系列之一,该书由专业画家精心打造,书中收集了大量优秀作品的范本,为您阐述了吴昌硕、齐白石笔下竹的绘画技巧,对于正准备美术考试的读者和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临摹范本。
全世界共约有9000余种鸟类,我国约有1000余种。我国人民自古就有爱鸟养鸟的传统,历史非常悠久。约在几千年前,人们为了物质生活的需要,首先把狩猎获得的一些体形不大,性格比较温顺,容易喂养成活的野鸟进行驯化,饲养,观赏。后来成为人类真诚的朋友。 山雀,为雀形目,山雀科,体形小,较活跃。多栖于林地或庭园。山雀是体型比麻雀纤细的食虫鸟类,也是平原或丘陵山地林区常见的鸟类之一。山雀的体羽大多以灰褐色为主,它们的鸣声差异极显著,多少都带有“仔仔黑”的音阶,易于分辨。因其多筑巢于树洞或房脊中,又几乎终日不停地在林间取食昆虫,且昆虫多为害虫,故成为农、林业的天然守护神。山雀的繁殖期为3~8月间,每年繁殖2窝。一般于4~5月在树洞、石隙、墙洞中利用苔藓、羽毛、兽毛、棉花、草茎、草根及树皮纤维巢筑,距地面2~
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本书由浅入深,对苹果、石榴、芦笋、芭蕉、桃、向日葵等进行了构图、笔法、墨法、着色等分步骤讲解,以期使没有基础的绘画爱好者,对果蔬题材绘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养成多视角观察实物、临摹实物的习惯,并基本掌握绘画技法。通过对以上画册的学习,使儿童初步掌握用国画形式表现物体的技能,从而培养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学会保护环境的品德。
潘天寿故居在宁海城关北部,34省道和同三线高速公路经过。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太颐,号寿者。1897年3月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冠庄村,自幼在家乡冠庄西山的雷婆头峰学校上学,他晚年多以“雷婆头峰寿者’款于画上,就是为纪念童年纯朴的乡居生活。 潘天寿年青时自感“无干事之才,只有书画尚能胜任”,因而在诗、书、画、篆刻等方面深入探研。1923年,27岁的潘天寿应聘到上海美专任职,并参与创办上海新华艺专,培养了许多学生。1928年,他到新成立的杭州西湖艺术院任中国画系主任,他的才干受到当时已80高龄的昊昌硕的赏识,潘天寿在艺术上亦也受了到吴的影响。1955-1965年间,是潘天寿创作、著论丰盛的10年,这时期他曾任全国美协副主席,1958年荣任苏联莫斯科美术研究院名誉院士,文革中受到诬陷与摧残,1971年9月含冤而逝,时年75岁。后来
这一册介绍的是藤蔓类花卉的画法。包括木本藤花类的紫藤、银藤、葡萄、凌霄,蔓本的牵牛花、扁豆、丝瓜、葫芦、南瓜及冬瓜的画法。卷首以简明的文字概括了木本与蔓本藤花在藤、蔓结构上的特点和取势、用笔、用墨上的不同之处,并附了有关的插图,结合文字进行了图解性的说明。在各自的具体画法上,从结构到画法上,从结构到用笔、用墨、用色等技法问题结构附图都详尽地做了讲解。
《 学国画 · 一练就会 · 竹 》该书所选题材为“竹”。内文分正背两面,正面为画竹的局部步骤详细解析;背面为传统大家经典作品分步骤临摹和作品赏析多幅。赏析部分均为精心挑选的历代画竹名家作品。独特的拉页装帧形式和仿真式高清大图保证了所选作品的清晰度和完整度。
本书主要介绍了芍药、荷花、水仙、秋葵、鸡冠花及雁来红等13种常见草本花卉的技法。书中针对草本花卉的特点,在用色、用水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及技法要点做了详实的介绍,并附有彩色附图及示范作品57幅。 这一册重点介绍的是荷花的画法和长叶细莛一类的鸢尾、萱草、水仙等常见花卉的画法。对与之画法相近的百合、卷丹和君子兰的画法,也附带做了简单的说明。对其他较经常入画的芍药、秋葵、向日葵、美人蕉及雁来红、鸡冠花一类作陪衬的花卉,本集也有简要的技法说明和附图。有些草本花卉可以与前两册讲的木本花卉结合在一起组成画面。 荷花是常见的花鸟画题材,荷花的泼墨画法更是写意画技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画荷叶可以掌握这一技法。这里以详尽的文字和例图对不同形式的荷叶在笔法、墨法上的动脉符合起笔到画完一个整叶都有说
本书主要介绍了芍药、荷花、水仙、秋葵、鸡冠花及雁来红等13种常见草本花卉的技法。书中针对草本花卉的特点,在用色、用水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及技法要点做了详实的介绍,并附有彩色附图及示范作品57幅。 这一册重点介绍的是荷花的画法和长叶细莛一类的鸢尾、萱草、水仙等常见花卉的画法。对与之画法相近的百合、卷丹和君子兰的画法,也附带做了简单的说明。对其他较经常入画的芍药、秋葵、向日葵、美人蕉及雁来红、鸡冠花一类作陪衬的花卉,本集也有简要的技法说明和附图。有些草本花卉可以与前两册讲的木本花卉结合在一起组成画面。 荷花是常见的花鸟画题材,荷花的泼墨画法更是写意画技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画荷叶可以掌握这一技法。这里以详尽的文字和例图对不同形式的荷叶在笔法、墨法上的动脉符合起笔到画完一个整叶都有说
《中国画技法通解》丛书是普及型的技法读物。每一册,以一个题材为主,解析一种技法,由简及繁、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分成若干个教程,循序渐进,使初学者一步一步地熟悉技法、掌握技法,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更高境界。 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在各自的领域是城有所建树的名画家,他们从事创作,对教育也颇有心得,以他们的经验和富于表现力的技法演示以及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安排,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的。 本册为《中国画技法通解·梅花画法》。为便于广大初学者掌握表现梅花的绘画技巧,本书以两种为常用的基本方法作为入手,采用步骤图的形式,详尽地介绍了点梅和圈梅的表现程序和技法手段,同时又以画稿的形式,将梅花的各种形态和在各种征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特殊造型向读者作了多方面的介绍。书中除附有实物图、白描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的发展源远流长,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画从类别上可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本书介绍的是花鸟写意画法,描绘对象有花卉、禽鸟、鱼虫、蔬菜、瓜果等,给国画爱好者和中、小学生提供学习国画的初步技法和一般的作画步骤。学习中国画与西画不同,中国画的起步首先是临摹,通过临摹掌握一定和笔墨技法和表现形式,然后再深入生活。在临摹与写生的交替中,掌握中国画的表现特点,慢慢熟练,力求下笔胸有成竹。
中国花鸟画是世界艺林中一枝罕见的奇葩,在我国已延续了一千多年,有着极高的艺术品位和雄厚的群众基础。近些年来,花鸟画得到空前的发展,尤其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花鸟画家,用他们能融贯中西艺术而并未远离中国传统的审美范畴的思维,用他们饱含与时代特征、地域风情相吻合的彩墨,创作了一批批有较高意境、气韵、格调的工笔花鸟画作品。这些新作,不仅丰富了工笔花鸟画艺术的表现技法,拓展了花鸟画的题材范围,更为21世纪的花鸟画走向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为此,编者选择了12位知名于世的花鸟画家,出版了这套《当代名家工笔花鸟精品》丛书,让广大读者走进他们绚丽多彩、令人赏心悦目的花鸟世界。这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创造性选择的艺术家作品,是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高水平的集中展示。细心赏析这些别开生面、富于新意的
中国花鸟画是世界艺林中一枝罕见的奇葩,在我国已延续了一千多年,有着极高的艺术品位和雄厚的群众基础。近些年来,花鸟画得到空前的发展,尤其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花鸟画家,用他们能融贯中西艺术而并未远离中国传统的审美范畴的思维,用他们饱含与时代特征、地域风情相吻合的彩墨,创作了一批批有较高意境、气韵、格调的工笔花鸟画作品。这些新作,不仅丰富了工笔花鸟画艺术的表现技法,拓展了花鸟画的题材范围,更为21世纪的花鸟画走向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为此,编者选择了12位知名于世的花鸟画家,出版了这套《当代名家工笔花鸟精品》丛书,让广大读者走进他们绚丽多彩、令人赏心悦目的花鸟世界。这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创造性选择的艺术家作品,是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高水平的集中展示。细心赏析这些别开生面、富于新意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