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共3册,分别以 蔬果 花鸟 动物 为主题,精选了少儿喜爱的绘画题材,结合一线教师陈夏露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帮助少儿国画入门。每本共十四个课例,配有导入语,清晰的步骤及讲解,精彩范画和 一问一答 环节,还有免费的视频课程,扫码即可观看。 本丛书既是少儿自主学习的范本,也可作为教师的实用参考资料。
中国画历史源远流长,它萌芽子商周时代,发展于唐宋时期,18、19世纪以地域为特点的画派应运而生,岭南画派以广东岭南地区为主,是中国画坛有重要影响的画派之一。此书延续我社国画训练新编系列,为第三辑。以介绍岭南画派花鸟技法为主,着重介绍岭南派兼工带写的特点。全书步骤图详尽,文字说明以介绍构图、运笔、着色等基础性只是为着重点,是岭南派画爱好者入门教程。书中同时配有王雪涛等岭南派大师的范画供读者借鉴、欣赏。
吴昌硕、齐白石早年都以卖画来维持生计,他们的很多作品同时兼顾了客人所要求的华丽和文人须坚守的雅逸,色彩富丽,俗中尚雅。四季花卉成为他们用以寄托情感的载体,其中梅花就是他们最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 吴昌硕画梅较少添加草虫,齐白石画梅却常以蜜蜂、蝴蝶、鸟雀等人画。吴昌硕身上有着古代士大夫们的风雅蕴藉,这是做过木匠活的齐白石没法比拟的。换个角度看,正是由于齐白石出身农民,故胸中无所约束,敢于大胆变法,自然也冲破了传统文人画的拘谨与矜持,他的作品多了些许质朴清新的民间气息。 画者,文之极也。我们在学临和借鉴两位前辈的绘画构图、笔墨技法、落款钤印的同时,如再能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鲤鱼是鱼的一种,体呈纺锤形,口位于头部前端,口旁有须两对。体色青黄,尾鳍下叶红色。背鳍、臀鳍都有硬刺,后一根刺的后缘有锯齿。栖息在水域的底层,生长迅速,生活力强,能耐受各种不良环境条件。鲤鱼品种很多,有“红鲤”、“荷包鲤”、“团鲤”、“塘鲤”等。由姜冬莲编著的《工笔鲤鱼》立足于学习者的艺术素养和实际技能,由简到繁阶梯式地、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工笔鲤鱼的设色技法,使学习者易懂、易学,易于操作。对于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参考读物。
蔬果是人们常见之物,与生活息息相关。以蔬果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从唐代到两宋院体画兴盛时期,都是屈指可数的。随着文入画的兴起而出现的蔬果之类的画在很长时期里也不入社会的主流。直到明清时期,蔬果题材的绘画渐在民间盛行,也随之出现了以蔬果为绘画题材的名家大师,如徐渭、虚谷、赵之谦、任伯午、吴昌硕及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吴昌硕画青菜题识“不可一日无此君”,“席中虽有八珍赏,哪及家乡野笋香”,现代画家更足常以“农家珍品”、“田园风味”为题创作出多姿多彩的作品。 当前农贸市场蔬果品种非常丰富,这为写生和创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然而,初学者不能仅凭印象去描写对象,否则画出来的东西显得概念化,更谈不上生气和特色。由于地域、品种、土壤和栽培方法的不同,同一种蔬果也存在外形与色彩的差异。即
古时候有一个县官,他以为自己是个画画儿的天财。有一天,他画了一只虎,画得不像老虎倒有点像猫。 看到县官满脸得意的样子,胖差役吹捧说“真像,跟真老虎一模一样。”于是他得到了十两赏银。瘦差役是个老实人,他直率地说:“画得像猫。”老爷生气了,命人打了他四十大板,疼得他捂着屁股直叫:“老爷,我说的是实主知呀!” 要说呢,“姜还是老的辣”一位老差役用自己的联盟睿智,机智地同县官老爷周旋,绕来绕去,拐弯抹角,终于让县官老爷认识到了自己画作的真实面目。老差役用什么办法让县官老爷明白呢?快让我们翻开这本有趣的图画书吧! 《画虎》短短的故事塑造了四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县官的傲慢无理,胖差役的阿谀奉承,瘦差役的老实直率,老差役的聪明睿智。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简洁的笔墨画出光彩的人物,
陈师曾,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陈三立(陈散原》长子,陈寅恪之兄。曾留学日本,攻读博物学。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染苍室印存》等。 陈师曾山水画从师古人入手,进而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的写生中提炼创作灵感。他在师法古人时,涉猎甚广,既有『四王」、『四僧』,又及沈屑、龚贤、梅清等,不师其形,师其神髓。陈师曾于石涛着力尤甚,其《仿清湘笔意》题画诗云:『清湘笔力回万牛,中含秀润杂刚柔。千笔万笔无一笔,须在有意无意求。』可见『笔力回万牛』是其艺术追求之主旨。写意花鸟画风姿雄奇、厚重爽健,富有情趣;其人物画对后世影响较大(代表作有《北京风俗画》、《读画图》等》,以意笔勾描,笔致简拙
《芥子园画谱》是清初由王槩等编绘,清初画风崇尚临摹与仿古,是初学中国画技法的一本教科书,可以从此书中学习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技法。《芥子园画谱兰谱》是从《芥子园画谱》中单独抽取出来的画谱。这种编写方法方便学者使用,学习针对性强。初学者从这本画谱就能完全了解古人画兰花的基本步骤,画兰起手撇叶式、双勾叶双勾花式、撇叶倒垂式、写心点心式、写惠花式等基本技法。初学者可以利用此本画谱学习用笔和构图的技巧,再进行写生,由生活中再进行创作。此书的后,特别挑选历代诗人咏兰诗句,供学者研读与题跋所用。
项圣谟绘画风格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山水画方面。受益于其祖父收藏之丰,使其能够纵览历代名家之作。他笔墨取法既有北宋的周密严谨、浑厚华滋、古朴苍拙,又兼取元人的气度韵致。同时不忘师法造化,使其画面布局大开大合,意境深远,结构严谨,笔法简洁隽逸,气韵高雅,极富文人气。他的画风严谨写实,造型准确,一反当时潦草粗疏,追求『逸笔草草』的画风。正像其对口天山涛所言:『我辈笔墨,欲流传干百世,岂可草草平?『使他的绘画在清初画坛上占据一席之地,赢得『士气作家俱备』的称誉。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就画有鱼的图形,到北宋时代已有专门画鱼的徐白、徐易等人,到清代八大、李方膺、虚谷,和近代的齐白石、高剑父、李苦禅、吴作人等皆为画鱼之高手,历时五千年。鱼的种类繁多,作者选择金鱼、燕鱼这两种观赏鱼作为画鱼的入门的教材。从三幅鱼的各自特点分步骤介绍具体的画法,作为入门临摹的一种参照。
吴镇(1280-1354),字仲圭,性爱梅,自号梅花道人,也自称梅沙弥、梅花和尚。浙江嘉兴人。一生清贫,隐居不仕,与达官贵人很少往来。吴镇少年时开始学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而又独出机杼,以雄强笔法辅以丰富墨法,自有一种苍茫沉郁、古厚淳朴之气。精写竹,师李衍,晚年则专写墨竹。墨竹宗文同,为文同后又一大家。善于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兼土墨花,亦能写真。主要继承了董源、巨然乎远构图和披麻皴法,创造了一水二岸式的构图,形成了清淳、蕴藉、平实的艺术风格。每作画往往题诗文于其上,或行或草,墨沈淋漓,诗、书、画相映成趣,时人号为『二绝』。 倪瓒(1301-1374),初名埏。字泰宇,后字元镇,又字玄瑛,号云林子、云林居士,别号荆蛮民等,题名诗画时常用云林,江苏无锡人。家富厚,自幼过着读书作画的安逸生活
本书详尽的讲解了国画基础入门的各种技法。分别对国画入门的起步、提高,以及梅兰竹菊的各种画法、笔法、造型方式,国画的作画工具、执笔方法、基本构图知识、调色方法等逐一细致讲解,其案例详尽,步骤清晰,对初学国画的读者会有极大的帮助。
本书详尽的讲解了国画基础入门的各种技法。分别对国画入门的起步、提高,以及梅兰竹菊的各种画法、笔法、造型方式,国画的作画工具、执笔方法、基本构图知识、调色方法等逐一细致讲解,其案例详尽,步骤清晰,对初学国画的读者会有极大的帮助。
树的画法又称林木法,是传统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藉树而为衣”,树是山川大地的仪容外表,自然界中众木成林,品类繁多,造就了山水的无限生机。“春英者叶细而花繁也,夏荫者叶密而茂盛也,秋毛者叶疏而飘零也,冬骨者叶枯而枝槁也。”山水画家据此入画,传达出无尽的诗情画意。 传统文化又赋予了树木更多人的情感,“杨柳依依”,“白杨悲风”,“松者若公侯,为众木之长,……如君子之德,和而不同”,树成了中国山水画中品格的象征。因此画山水画要工于画树。本书通过笔墨和结构两方面讲解树的画法。
仇英(1498-1552),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土山水、花鸟,擅人物,尤精仕女。与沈周、文徵明和唐寅并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仇英出身贫寒,明代张潮《虞初新志。戴进传》里附记仇英云:『其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从而业画。』作为一名民间画工,而成为一名在当时及后世深具影响力的专业画家,其成长道路是曲折而又艰难的。青年时的仇英结识了文徵明、唐寅,受其影响,仇英早期作。凹带有文徵明和唐寅特点。后师从周臣,同时又结识了周六观、项元汴、陈官三位大收藏家,这一时期的仇英得以精研临摹大量的宋元名迹,如《摹天籁阁宋人画册》、 《临萧照中兴瑞应图》和《临宋元六景图》等,领悟了宋元古法,并融会贯通,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仇英于绘事成绩粲然,对后
中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画坛上独具风采。中国画自成体系,主张“以意主”,强调“表现”,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十分注重用笔用墨。在构图、造型上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不拘泥于物体表面的形似,而更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讲究“以形写神”,追求“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本书精选了古代和近现代画家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艺术魅力,有助于培养幼儿对民族艺术的兴趣,提高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本书可作为幼儿园教师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教材,也可供家长指导幼儿或与幼儿共同欣赏、学习。
《画对话·秋山过雨》系知名艺术评论家张荣东艺术评论“画对话”系列的本著作。关于绘画的对话,不仅意味着语言形式与绘画状态的互动,还意味着一种自由敞开的状态,绘画与谈话的过程自在、随意,是一个不拘形式的新载体。康仁君的工笔花鸟作品静谧、自然,深得山林之趣,与画对话的主旨天然相谐。 当下的艺术评论多是空洞乏味、缺少真诚,而缺乏那种诗意、自在、全无束缚的对话。《画对话·秋山过雨》为艺术评论家张荣东和工笔画家康仁君的艺术对话,在书中作者洒脱自由,机锋百出,充满激情,别生一种气韵。
齐白石(1863——1957),画坛巨匠。领异标新,开宗立派。毕生勤奋创作,以万计作品传世。他的艺术作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珍贵的财富。这些作品以平朴生动的形象,简洁开朗的艺术形式令人悦目。幽默、深刻的寥寥数语题之于画,醒世明人,妙趣横生,更使人赏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