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介绍京剧文化的书,以 一戏一文一图 的形式,从说戏、说角、杂说、戏词等几个角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一百出经典京剧曲目。同时附带了 京剧大事年表 京剧舞台掠影 一台戏词 (《霸王别姬》),以全面展示京剧的历史发展脉络、艺术形式缩影和叙事特色,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真正地走进剧场 看戏 ,感受京剧的魅力。 在书籍结构设计上,希望读者打开这本书时,像是拉开一道通往京剧艺术的大幕。 给读者的一封信 就是一次邀约,读者借由一张 戏票 ,走进 剧场 开始 看戏 。目录设计成京剧舞台的幕布,大幕拉开戏目显现,幕布后面,生、旦、净、丑几大行当角色的人物渐次出场。 书籍设色按京剧舞台枣红色大幕、浅绿色二道幕、浅黄色三道幕来设计,借此烘托出舞台的氛围。每折戏相对独立,阅读从戏目、戏名、戏种、说
《京剧丛谈百年录(增订本)》是王元化先生生前手定的后一部书稿,由翁思再先生担任主编。收录了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有关京剧的方方面面的文章,从中可以了解京剧百年来发生的变化及其前因后果。全书分为五四时代的京剧观、学人对京剧的散论、探索与争鸣、艺术家自述、菊坛札记漫录六编,并附录海外对京剧的反应、样板戏资料及其他两部分。本书是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初版本的增订本,一方面对初版的部分文章进行了修订,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不少新内容。
《中国京剧史(1790-1949 插图本)/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为一部中国京剧断代史,阐述了京剧的形成、清末京剧的发展、辛亥革命以来京剧的变革以及战争年代的京剧状况等几个方面,历史年代跨越从1790年至1949年。
这是一本有关京剧艺术的通俗读本。本书以图示解读的方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直观、明了地向读者一一展示京剧的简史、特征、行当、流派、表演、音乐、剧目,以及属于角色扮相的化妆、脸谱、服装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京剧艺术的整体。书中270张原创手绘图专业、细致,在同类普及读物中独具特色,具有可读性和观赏性。适合国内外读者以阅读本书为契机,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文化。
《简明京剧词典》是一本以通俗易懂方式向京剧初学者、京剧爱好者以及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介绍京剧知识的简明词典,词典的编写工作依托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科研项目。全书分为京剧行当、京剧流派、京剧脸谱、京剧服装、 京剧音乐、京剧剧目六个部分。此外,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来解释相关词条,以便于读者理解。
本书是京剧大师谭鑫培故乡武汉市江夏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经谭家授权编写出版的丛书《京剧谭门》(1-4卷)的第二卷。本卷重点介绍了 四大须生 之一、 新谭派 的开创者谭富英的人生经历和演艺生涯,穿插介绍了谭门第三代谭小培的传奇人生,以及谭家众多师友门生的梨园掌故。 谭鑫培仙世后,其子谭小培洞悉儿子谭富英酷爱戏曲和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为了京剧谭派的发扬光大,毅然割舍自身对京剧艺术的挚爱,精心培育谭富英。谭富英终于不负众望,将谭派京剧艺术推上了一个崭新的,深受国人爱戴。本卷围绕着力刻画谭小培为谭派艺术甘当人梯伟大宽阔的胸襟,以及谭富英穷尽智慧和能量,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京剧事业。
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一种歌舞形式,它是要通过综合性的 唱 做 念 打 的手段,在固定范围的舞台上反映历史的代的广阔生活,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因此表现这种反映生活的手段 唱 做 念 打 就需要具备一套完整的技术,也即是程式,不然的话,就无法深刻而又细致地表现人物、刻画人物的性格,表达复杂的剧情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这套程式它并不是某几个人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千百年来历经我们祖先 前辈艺人从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千锤百炼,逐渐创造出来的。这套程式的形式,是随着它们从表现简单生活内而表现复杂的生活内容的一个长时期艺术实践的结晶。任何一种艺术,它不可能不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常说: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不能违反生活的真实。 这个论点,正确。可是在我们戏曲表演艺术里
全书通过近300百张不可多得的独家照片,配合十几篇文字记述,记录了一段历史,也从戏剧艺术的一招一式、一声一韵、一颦一笑中,详细解析讲述一代一代戏剧名家高超的艺术造诣,以及他们艺术生命的起伏和延续。这些内容既有梨园掌故轶闻,也有人物特写、艺术分析,同时蕴含着时代演变的历史信息,兼具雅俗共赏的可读性及历史价值。
《中国京剧图史》是一部以文字论述构建历史框架,以大量珍贵图片特别是京剧剧照填充骨肉的反映中国京剧发展史的大型精装彩色画册。全书文字部分约116千字,收入京剧大家、著名演员等的剧照及其他京剧历史图片近2000幅,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艺术海容百川、吐故纳新的发展史和气度雍容、风华绝代的艺术风采,可谓盛世典籍,为光辉灿烂的京剧艺术立一历史存照。
《周信芳全集》是次对周信芳艺术成就和麒派京剧艺术进行精心梳理和全方位总结,其中部分内容属首次公开面世,填补了此前周信芳个人和海派京剧在史料留存方面的空白,为研究周信芳的艺术成就乃至海派京剧和海派文化的滥觞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手资料。 《周信芳全集》共24卷,包括演出剧本、艺术文论、唱腔曲谱、影像资料、演出史料、日记书信六个部分。收集了周信芳一生的文化遗存,把他留在当代的所有资料尽量囊括其中。其中演出剧本共12卷,包括周信芳编剧或经其改编后演出的剧目,其中单本32部,整本17部,连台本戏6部。剧本卷七收入连台本《封神榜》。
《周信芳全集》共24卷,包括演出剧本、艺术文论、唱腔曲谱、影像资料、演出史料、日记书信六个部分。收集了周信芳一生的文化遗存,把他留在当代的所有资料尽量囊括其中。其中演出剧本共12卷,包括周信芳编剧或经其改编后演出的剧目,其中单本32部,整本17部,连台本戏6部。剧本卷四收入整本《血泪英雄》《苏秦合纵》《满清三百年》《董小宛》《冷于冰》《铁尚书自食耳鼻羹 方孝孺碧血十族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