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鹏和吴寒冰编著的《音乐剧与流行演唱实用教材》根据教学实践,针对音乐剧演唱的特点精选100首具有训练价值的中文歌曲编写而成。每一首作品都编写正式的钢琴伴奏乐谱,使演唱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歌曲。《音乐剧与流行演唱实用教材》为解决音乐剧演员演唱中文作品的技能技巧提供曲目参考,填补了音乐剧演唱教学中的中文教材空缺。
《当代中国十大舞剧赏析》收录了21世纪前后诞生的中国*影响力的十部舞剧,其中包括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的张艺谋、张继钢、陈维亚的舞剧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野斑马》《大梦敦煌》;包括著名舞蹈演员杨丽萍携民间舞蹈艺人编导表演的原生态舞蹈诗《云南映像》;还包括以曹诚渊、应萼定、林怀民为代表的港澳台地区的舞作《兰陵王》《澳门新娘》《水月》,如此宏大的地域跨度和高质量舞蹈作品的选择填补了国内舞蹈著作领域之空白。 作者张莉为舞蹈理论界新秀,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舞学积淀,文字清新而流畅。书中不乏作者独特视角里对十部舞剧不同特质的剖析,阐释了舞剧结构、舞蹈语言等方面的个性艺术特征,还难能可贵地记述了作者与编导的对话,真实地呈现编导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历程,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考
本书共收录有谣曲16篇,采用中日对照的形式。其中既有申非译本中已有收录的曲目,如《高砂》《熊野》《隅田川》《砧》《道成寺》,也有对从未在中国译介过的谣曲的尝试;既有《东方朔》《杨贵妃》等中国读者可能更感兴趣的唐事能(中国题材的能),也有《砧》这样、主人公虽非唐人、其背后却隐藏着《汉书》中的苏武故事和捣衣的汉诗素材的能,更多的还是讲述日本本土故事的曲目。六名译者在秉承“接近原文原作”的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在译法和文风上又各有千秋。对读者来说,无论是对同一谣曲的前后两个版本的对照、还是在不同译者间的比较,或是对谣曲本身的单纯鉴赏与了解,本书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音乐剧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情节及舞台美术等诸多因素于一身的艺术门类,它起源于19世纪末,历经演变,到今天已成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综合艺术,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城市知识青年和白领阶层,许多人对音乐剧的喜爱用“狂热”来形容也不为过。百老汇不再是纽约的几个街区,西区也不再是伦敦地图上的一个小方块,音乐剧已经走向全球,正以巨大的生命力在世界文化消费市场上争奇斗艳。 本书面向普通音乐剧爱好者,全面细致地介绍了百老汇音乐剧的发展历史、经典剧目及著名音乐剧人的故事。这并非一本学术味十足,面孔呆板的书, 而是一册血肉丰满、极具阅读美感的音乐剧指南。
《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究(第4辑)》是2011年2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音乐剧发展国际论坛暨第五届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和2013年5月举行“第六届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上,亚洲各国与会专家的发言稿及论文的集锦。本书探讨了音乐剧教学方面的*方法、动向,以及音乐剧创作的*研究成果,是音乐剧、舞美等等相关专业老师和研究者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