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戏由盛而衰,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引起中国民俗学学者们的注意,开始被关注、研究。学者们最初把影戏作为单纯的民俗事象研究,后逐步转向在文化语境中研究影戏的民俗性,强调田野调查,强调在田野中观察影戏与民俗生活,影戏表演的情境,强调影戏表演的人际互动,影戏表演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联等。
本书从五个方面来展现评弹艺术的生态,而这五个方面又各自构成了一对关联。“吴地因缘”写的是评弹与苏州的关系,苏州地域文化给予评弹怎样的滋养,评弹又为苏州增添了怎样的文化因子。“江湖际遇”,是写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空间上说,书场也构成了一个“小社会”。“书里乾坤”是写人与书的关系,前辈艺人马如飞说:“一部南词,半生衣食。”书是艺人的衣食父母。艺谚又云:“人说书,书说人。”人与书构成一种互文、共生的奇妙逻辑。“雅俗之间”是写评弹中雅俗关系,雅俗的互动、冲突,由此形成的张力推动了评弹艺术的发展。“光前裕后”则是写旧与新、古典与当下、传承与创造的关系。
相声,是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北京,一般认为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民间笑话演变而成,以引人发笑给人愉快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形式可分为单口相声(一人表演)、对口相声(二人表演)、群口相声(三人以上)。过去主要用北京话说讲,后来又出现了以当地方言为主要特点的“方言相声”。 相声形式简单、表演活泼、讽刺性强而深得民心,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 本书为主要介绍了相声的表现形式、相声的语言特色和表演特色、相声发展的“地方化”等有关内容,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本书以梁厚民口述,张文娟整理记录的方式,完整记录了梁厚民自幼年时的成长经历,以及作为一名快板艺术大师一生执着艺术,为自己热爱的快板书事业不懈奋斗的历程,并且还首次讲述了与其夫人李如玲相濡以沫的生活故事。 本书收录了一篇梁厚民的自序,并有两位梁厚民的好友朱光斗和李立山为本书做的序。正文有五个部分。*部分讲述了梁厚民从童年在故乡出生到大学后求师李润杰未果。第二部分讲述了梁厚民从事快板书艺术的历程并讲述了其中的苦与甜。第三部分讲述了梁厚民在表演和创作过程中的成就和收获。第四部分梁厚民分享了其在生活中与夫人、与徒弟、与朋友的趣事。第五部分这位快板书大师将自己多年的表演经验进行了总结记录,谈到了包括如何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等。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以来世纪之交的30余年中,美国戏剧发生了深刻变化,老一辈成名剧作家依然青春焕发,新生代作家脱颖而出;女性戏剧、戏剧、族裔戏剧从幕后步入前台;各种实验剧场大放异彩……所有这些使得世纪之交30余年美国戏剧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2015年7月20日到22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美国戏剧研究会第17届年会,会议围绕“20-21世纪之交美国戏剧研究”之主题进行学术研讨,参会者提交了一批质量高、选题新的论文,主办方将其汇编成论文集。《异彩纷呈:20—21世纪之交美国戏剧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 1.世纪之交美国族裔戏剧的新发展; 2.世纪之交美国戏剧中性别、身份与意识形态关系研究; 3.世纪之交美国实验剧场研究; 4.世纪之交美国戏剧与大众文化研究; 5.世纪之交美国戏剧中的都市与空间研究; 6.世纪之交美国“家庭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