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语言,系统地阐明乐理基础知识;以图表、谱例分析,形象生动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全书分十二章,包括《乐理》全部内容。每章含《内容提要》《本章小结》和《习题与
本歌集分现代歌曲、民歌和古典歌曲三个部分。现代歌曲主要收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战后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国家的歌曲,其中苏欧作品占了很大比重。这些作品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历史歌曲,所反映的是那些国家人民的战斗生活、革命激情、自豪感受以及充满希望、艰苦创业的精神。后两部分是各国民歌、古歌以有18、19世纪或稍前的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歌剧选曲。本书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活跃群众音乐生活诸方面,起过积极的影响。
本书是一本音乐普及读物,也是一部关于音乐与人生、音乐与工作、音乐与教育的交响诗般的著作,图文并茂,集艺术性、教育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全书包含音乐家传略、作者札记、作品选介及音乐常识与名词解释四部分,仿佛是一首如歌的行板,以亲切朴素的叙述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陈述50位欧洲经典音乐大师的心路历程,展示了欧洲经典音乐三百余年的历史。尤为可贵的是,李岚清同志从非专业音乐工作者的角度,将自己几十年来对欧洲经典音乐的爱好与理解,以及音乐给人生的启悟都凝练于文字中,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音乐给人以直击心灵的力量,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 书中配有近100幅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亲笔绘画的音乐家肖像图,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使全书更为
本书收入的100首经典歌曲,是从20世纪初开始我国所产生的数以万计首歌曲中精选出来的。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对每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风格特色、社会影响做了真实而生动的介绍。这些鲜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会引起读者无限的联想与慨叹。
20世纪的中国音乐批评,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走的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在音乐批评观念上,也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态势。对于这一历史现象,我们过去很少,甚至可以说还从未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和认真的研究。之所以如此,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它涉及的问题比较敏感,不仅会牵涉到一些人物的评价以及一些有争议问题的孰非,而且还可能遇到一些“禁忌”。明言作为一位尚未出道的青年音乐学者,把他的博士论文确定在这个题目上,是很有些理论的勇气的。为做这个题目,明言下了一番艰苦的功夫,几个寒暑埋头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与往事的寻访之中,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且把音乐批评观念的梳理,放到大的历史环境和思想、文化背景之中去探索其原委。他的博士论论文,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一条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观念演变的历史轨迹,初步总结
《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每本均选择一个具体的音乐门类展开,系统介绍了音乐史上此类音乐的音乐家及作品,帮助读者涉猎一下历史的线索、作品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作品本身的结构,通过梳理知识脉络,使读者对艺术的认识与理解更加系统。讲述风格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将音乐作品的经典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并举,尽可能扫除高雅艺术与广大受众之间的隔阂。 本册围绕圣乐神剧音乐展开,立体呈现圣乐艺术的诸多方面,试图为欣赏者提供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和全面的欣赏指南。
《歌词写作十八讲》这部大著,集吴颂今先生多年创作心得、理论领悟以及市场操作经验之大成,厚重时尚,极具实用价值,是为年轻的歌词作者走向成功的教科书。
德彪西把萨蒂形容作一位“误闯本世纪的、温和的中世纪音乐家”。曼;雷称萨蒂是wei一一位“拥有眼睛”的音乐家。萨蒂介绍自己的名言则是:“我,一个太年轻的,来到了一个太老的世界。”从新古典主义、概念艺术、重复音乐、极简主义、激浪派、新世纪音乐一直到氛围音乐,都能找到萨蒂的影子,他却从不为任何思潮或运动呐喊,大声捍卫着“自我美学之独立精神”。 萨蒂的文字写作、艺术涂鸦与他的音乐创作是一体的,借由这些视觉作品, 萨蒂设法将自己的“瓶中信”传递给更多的人。他甚至创办自己的媒介平台(早期自媒体),比如一份完全由他撰写、编辑的报纸,或将自己乐谱空白处的笔记变成生动优美的图形化格言。萨蒂通过对任何形态的主观放纵加以抑制,使自己独到的个性得以凸显。 《萨蒂音乐涂鸦》精选了最能够体现萨蒂独特个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