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尔 施纳贝尔是贝多芬作品好的诠释者之一。他的钢琴演奏艺术源自于对谱面的严格遵循和对声音的完美洞察。作为诠释者的身份促使他找到准确的音响生命,即作曲家谱面指示的真正含义,而这一对谱面的忠诚诠释,同时给予了他的演奏和作曲家的作品以生命。在这一版的贝多芬奏鸣曲中,施纳贝尔综合参考了手稿、版和之后的许多重要的版本。大量宝贵的技巧和音乐上的建议,反映出施纳贝尔独特的学识和洞察力。这一版本具有高度的本真性和准确性,没有任何武断的记谱和为了便于演奏而毫无根据地将乐段简单化。施纳贝尔的评注汇聚了有关贝多芬奏鸣曲的所有可靠的知识与深刻的洞见。
《爵士乐标准曲》是一本全面介绍爵士乐经典作品的指南,讲述了266首经典曲目背后的故事,对两千多张唱片进行推介,并包含爵士名家轶事,是爵士乐爱好者的常备书籍。 作者泰德 乔亚凝结毕生思想精粹,带领读者了解爵士乐经典曲目。身为爵士钢琴家,他演奏这些歌曲已有数十年之久。身为音乐史学家和乐评人,备受业界认可的爵士乐专家,他将自己对爵士乐的深刻理解倾注纸上,迷人节奏在字句中摇摆,灵动音符在纸页间跳跃。
该书为香港引进版图书,该书包括琴曲三十五首,大部份是这百多年来较常弹的,如《阳关三叠》、《平沙落雁》、《梅花三弄》之类曲子,更有著名的大曲《潇湘水云》、《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等。蔡女士以毛笔手抄的《愔愔室琴谱》,是她六十年来弹琴的心得。琴谱反映了古琴传统的美学,包含了创作过程中的深层哲理,也提示了师徒授受问的一些微妙关系。此谱比现存古谱,更为可贵之处是谱中的各种注释,记录了老师对琴曲和谱字的一些理解和看法,是弹奏者和学者们学习和研究用的珍贵资料。而老师清雅高逸的书法也提升了琴谱的艺术价值 。现在《愔愔室琴谱》能够尽量以原来的面貌复制见诸于世,使更多的琴友有机会亲睹老师手迹,学习蔡老师喜爱及常弹的曲目,更能从注释中学到蔡老师对谱字的一些心得和音乐上的一些体会 。作为琴谱,
管平湖古琴曲谱集(三) 乔珊 著 开本装帧:16开 平装 IBSN:9787514923582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管平湖(1897年 1967年),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自称门外汉,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画家。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从小随父学习绘画、弹琴,幼年丧父后,广泛求艺,拜杨宗稷为师;师从名画家金绍城,学花卉、人物,擅长工笔,笔法秀丽新颖,不为成法所拘。为 湖社 画会主要成员之一,后任教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
早的古琴曲谱《神奇秘谱》成书于明洪熙乙巳年(1425)。编者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封于大宁,称宁献王,永乐间改封南昌。朱权自号臞仙,又号大明奇士、涵虚子、丹丘先生等。平生喜爱音乐且尤擅弹琴。 《神奇秘谱》经朱权 屡加校正,用心非一日 ,历时12年之久。全书分上、中、下3卷,共收琴曲62首。上卷收16曲,为 昔人不传之秘 ,称为《太古神品》。曲目包括,广陵散》、《流水》、《阳春》、《酒狂》等,多为北宋以前的名曲,保留有早期传谱的原始风貌。这些古曲由于久已无人演奏,谱式古老,基本上没有点句。中、下卷《霞外神品》收34曲。 霞 源于宋代浙操《紫霞洞琴谱》,《霞外神品》沿用了元代《霞外谱琴》的名称。取精神相通之意。各曲之前多有详尽的解题,为琴曲的源流演变及内容表现,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后世琴曲解题多沿
本产品是Pianoboy高至豪历年来创作的钢琴作品的豪华礼盒装,其中大乐谱部分收录了PB的经典作品12首,包括*为著名的《你离开的事实》( 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每首乐谱前配有释文,帮助理解作品内涵,并附音频二维码,可扫码试听原曲。 内包装盒单独配有伴奏 监听双光盘,伴奏光盘为去除钢琴的背景伴奏,监听光盘除了伴奏部分外,还加上了必要的节拍器和提示音,协助演奏者正确掌握曲子进行,使之呈现出大师级的演奏效果。盒内另附写真册收录Pianoboy*写真及心情随笔,更独享《PIANOBOY流行钢琴创作大师课》,PB亲授创作奥秘。
该书为谢俊仁先生多年来对于古琴研究、作曲和打谱的成果。该书主要分为论文部分和琴谱两个部分。论文部分,就琴曲的音乐特色与蜕变、琴律、琴弦物理和琴学承传与发展等论题,作者以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方法剖释深思,广涉细读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个人论点,既显功力,复有前所未见的发现与精辟见解。其中突出的是多篇有关律制的研究,为古谱的演绎带出新见;此外,其琴弦物理研究,以实践为根据,把琴学领域推向新的境界。琴曲部分,包括俊仁兄的自创曲十首,绝大部分是早年作品,古曲打谱多首则是近年所成。从自创到打谱,跨越近三十年,可说是他从年轻到成熟的琴学旅程。该书的出版为古琴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创作琴曲和传统琴曲,充实了古琴教材,是琴友们值得收藏的精品。
宋代著名詞人周密,是宋末四大詞家之一,精通音律,詞品典雅,格律嚴謹。本書首次對周密詞集作了全面深入的箋註疏解,兼顧?W?g?c普及,尤其注重對詩詞創作者的指導。因此,本書?c其他箋註類?D書不同,特别?P注解析詞作的韻律,被詞?W界?u爲詞集箋注的2.0版本,可以使?x者對作品有一個更深入完整的理解。本書在箋注中强調不做大詞典的搬運工,特别注重詞典中未收詞?Z的解釋,對詞典中已收但?c作品有差异的詞?Z、?v史上一直誤解的詞?Z及主流解釋不符合作品?Z境的詞?Z,也?o予了詳細的辨析。
甲午夏日,予得顾梅羹校录的《百瓶斋琴谱》资料,这是一部颇具川派琴学、琴艺奠基意义之琴谱,读后欣喜度外。然感本谱历经 160 年,经巴蜀、湘湖、秦晋、松辽四域传承,但梨枣命运维维,不可一言。随后联系多年致力于琴学出版工作的陈逸墨先生,并致告中国书店出版社于华刚社长,为集汇、保护、传承、弘扬琴学遗产,恳请由中国书店首次刊印是谱,施于世人。经诸友共同努力,经数月筹备,琴谱终得顺利出版。 话说认知《百瓶斋琴谱》,是我步入音乐学府之始,成继后走近川派古琴,追溯川派曲谱琴缘,独未见《百瓶斋琴谱》,故成心结。转眼已过去几十年了,长久难觅之谱,终在本世纪初得见恳读两个谱本,一为硬笔书写本,一为毛笔全写本,均为顾梅羹书写。所见是谱,存留着三代人约一百六十余年的琴心血脉传承,是一部琴亦心,心成谱,琴
这套《中国钢琴民歌》的创作是依照音乐听觉对于作者的天然指引,率性而行,共弹奏、收录中国各民族优秀的、富有代表性的民歌333首,其中汉族民歌226首,少数民族民歌89首,以及作曲家创作的民歌风韵作品18首。我国传播广泛、脍炙人口的民歌音乐,许多可以在这套《中国钢琴民歌》中找到。 这套《中国钢琴民歌》,首要功能就是可以听:365 首钢琴民歌都有演奏录音(总时长约8小时)。第二个功能是可以读:这里有365 首钢琴民歌的乐谱、原词摘录,以及简单的调式分析,可以对照每一首的演奏录音,一边聆听一边进行阅读、分析和研究。第三个功能是可以弹:如果读者具有中等或以上的钢琴演奏能力,皆可一试身手。
《上善蜀水》交响套曲是2015年四川交响乐团委约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杨晓忠教授创作的一部交响乐作品集。该作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思想根基,借鉴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上善若水”的含义,套用为“上善蜀水”,聚焦于至善至美的巴山蜀水。作品以“水”为主线,贯穿整部作品的始终。作曲家用五个不同的乐章,形象地表现了“蜀水”的不同形态:Ⅰ.水韵——青流闻道;Ⅱ.水润——春夜喜雨;Ⅲ.水律——江河脉动;Ⅳ.水势——川江放歌;Ⅴ.水德——生生不息,力求表达蜀水所蕴含的“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至尚美德,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人生观。该作品获得2016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交响乐作品集上善蜀水交响套曲(一二三乐章)/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系列丛书》收录的是其中的一、二、三乐章。
该谱为现存早的浙派琴谱,为研究浙派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这从 进士第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古青东渚,陈经 的序文和黄献本人的后记中就可见一斑。 首先其中言明了浙派的传承脉络。序文中言黄献 得之竹楼戴公义也,竹楼奉英庙旨,受学于姑苏张公助。迦而上之,业自雪江、秋山、晓山爰及仲和、惟慊、惟震一派流衍以迄于 。在黄献本人的后记又言 张公,在英庙朝,上诏取诣京,奉旨,授琴司礼梅东肖公,我竹楼戴公辈数人。独二公深得张公指法之妙 。后记中也介绍了同门琴友的情况: 同游者数人,虽或然有所得,独余与王君诜、陈君绣、田君斌、兰君永、王君阳用,获成其业,皆得先公竹楼之雅趣。 其次首次明确提出了 徐门正传 的概念。 今观其师友渊源,所自盖徐门正传也 。使得后人将浙派嫡传均称为 徐门正传 。 同时如后记中所言
重修琴学门径己亥版(全两册) 张子盛 著 开本装帧:16开 平装 IBSN:9787514924220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重修琴学门径(己亥版)》全两册,本书前半部分基本上包含了古琴入门所应具有的常识,后部分选刊琴谱,一方面由易而难,另一方面也斟酌多方资料,务求令习者了解不同流派风格的琴曲。适合初学者和自学者的学琴的实际要求,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本书为《琴学门径》的重新修订版。
郭文景编*的《狂人日记(四幕歌剧)(精)》为 世界华人音乐家经典作品手稿丛刊 中的一种,旨在通过对华人知名音乐家创作音乐作品的手稿进行影印,以原汁原味的形式展现华人音乐家的音乐作品创作。《狂人日记》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英文名《Wolf Cub Village》(狼子村),是世界歌剧舞台上**部由欧洲约稿并由欧洲演员首演的中文歌剧,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琴、棋、书、画"以琴为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古琴于二○○三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内和世界的关注,古老的古琴艺术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琴谱正传》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六(一五四七)年。初编者为黄献,原收四十二首琴曲,十五年后徐门琴人杨嘉森又增为七十一曲,名为《琴谱正传》,与《梧冈琴谱》是现存早的徐门琴谱。《琴谱正传》曲目之下多注有出处。如《樵歌》题下注着:"敏仲作,一名《归樵》。秋山、晓山二十翁屡订本。"《渔歌》注着:"一名《山水绿》,岁庚戌(公元一三七○)九月,"梅雪窝"删制。"从这些注解可以看邮,黄献收集的这些琴谱,确经徐氏几代不断删订。内容有上弦势、抱琴势、手势图、勾琴总字母、字母精考详明、弹琴须知,启蒙、弹琴法等。弹琴手势图形象生动
梧冈琴谱(一函二册) (明)黄献 著 16开 线装 IBSN:9787514914054 中国书店出版社 《梧冈琴谱》是明代存见的部明确为 徐门正传 的琴谱,成书于明嘉靖二十五(1546)年。《梧冈琴谱》部分曲谱标题之下注有出处或是标出该曲作者姓名,说明该曲直接得到徐门数代的不断修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代早期古琴谱。
1930年,梅兰芳一行赴美国进行访问演出,为了让美国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京剧艺术,齐如山特意请画师绘制了京剧的剧场、乐器、兵械、砌末、行头、古装戏衣、脸谱、冠巾、胡须、扮相谱、舞目和舞谱等精美的画轴,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做了注解和说明。画册分上、下两卷,收入1747幅图,160多张珍贵的访美照片及梅兰芳的演出剧照,是一部京剧的百科画卷,全面介绍了中国京剧艺术,展现了中国京剧表演的美学原则。
《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的诞生,是《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作者、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家林玲教授的一次艰难而具有创造性的 音乐考古 之旅。 远在两百多年前的公元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有一位叫作荣斋的蒙古族文人音乐家邀约几位好友,将当时已流传 十分久远 的十三套包括琵琶、三弦、胡琴和筝组成的弦索乐曲,用工尺谱精心抄录、编纂成册,并题名《弦索备考》,以使其能够长久地保存、传承而不至于失传 经历了130余年的战乱和政体更迭,时间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当代音乐学家曹安和与简其华(文彦),将荣斋的曾孙陶君起先生无偿贡献的这部极其珍贵的1814年抄本的副本译成五线谱,易名《弦索十三套》(三卷本),分别于1955年和1962年由音乐出版社(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荣斋先生的《弦索备考》筝谱与其他各
本书是由世界著名歌剧、交响乐的精彩片断配上故事剧情串联而成,图文并茂。所有的片段均改编为简易的钢琴小品,适合钢琴初学者弹奏。配套CD为书中曲目欣赏,也可为读者提供演奏参考,方便读者学习使用。本书是由世界著名歌剧、交响乐的精彩片断配上故事剧情串联而成,图文并茂。所有的片段均改编为简易的钢琴小品,适合钢琴初学者弹奏。配套CD为书中曲目欣赏,也可为读者提供演奏参考,方便读者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