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民乐指挥的专著。它是一本从指挥艺术的角度对民族乐队进行全面审视和解剖的专业性较强的论著。作者将长期从事民乐指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各种体会加以归纳、解析、综合、比较,从感性知识到理性概念,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挥笔成文。 本书并非通常概念中的“指挥法”。除了部分章节涉及到某些指挥技法和基本常识外,它所论述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乐队指挥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和基础性知识,并由此而对乐队总体结构和各声部功能与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本书所针对的应是有志于学习或者业已从事
《旋律发展的理论与应用》一书对旋律发展问题,在理论上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归纳,但还不是一本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教材。应读者的要求,作者在该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增添了习题、例题和附录习题选解、参考谱例,并更名为《旋律写作教程》。 《旋律写作教程》一书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进行旋律写作,如何将富有特性的核心材料发展为各种类型的单乐段结构,又如何从单乐段发展为各种类型的多乐段结构。《旋律写作教程》实际上就是一部作曲技法入门教材,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内容集中起见,撇开和声、织体以及大型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书中的习题、例题和习题解答是作者在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和习题示范,有些是在学生习作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书通过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曲家的典型作品,学习研究当前世界上已经规范化的分析方法学;通过展示原作的曲谱及分析图表,认识不同技法、风格的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 本书还从作曲技法的演变过程中,选取代表性作曲家的一些典型的小、中型作品作为谱例。 对于本书的写作宗旨,笔者还有以下一些构想。 首先,20世纪音乐分析是对本世纪所产生的某些具体音乐分析的学习。上述分析方法本身就产生于20世纪,学习的*初阶段需要追溯到一些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以便于学习者理解某些现代音乐作品同传统音乐作品的继承关系。 其次,20世纪音乐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本世纪的近现代音乐作品,通过学习和分析实践,学习乾应当在理论上理解上述音乐分析方法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会 对症下药 ,根据不同类型的作品,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
音乐是感情的产物,作曲实质是一个内心情感的独白、宣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思维占主导地位,作曲技巧只是手法,是情感的载体,作曲家借用它来抒发情感。 本书主要通过大量的作品实例分析,讲述了歌曲写作与合唱改编的各种技巧和运用手法。分析时注重理性认识,同时也强调了感性认识,让读者领悟、感受到各种技巧的表现性能和实际效果。
本次修订版主要是在记谱规格上做了一些调整。如表情术语增加了中文解释,强弱记号按照现行记谱法统一等,目的是为了更加适合当前人们的读谱习惯。同时,为了能在乐谱中反映出一些原作的记谱风格,我们还在不会引发歧义的情况下保留了一部分过去的记谱方式。如“调”的标记,个别演奏符号等。
《指挥入门(第2版)》是一部向广大群众音乐爱好者敞开的音乐。在这里,音乐家朴东生先生从群众文化的高起点定位出发,用自己的心血铺出了一条通往音乐指挥艺术殿堂之路。他将虔诚地带领着音乐指挥爱好者们,循着他几十年的探索、钻研、体验、总结、造诣,拾级到达所要追求的美好而崇高的艺术境界——这正是他潜心编撰《指挥入门(第2版)》的*心愿。我作为在艺术口、社会文化口和他相处多年的老朋友,既不是作为什么领导,也不是作为什么专家,只是恭恭敬敬地肃立在这个《指挥入门》的门外,至多是作为眼下一个群众文化工作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对朴先生多年来一直热心关注群众文化生活,并以其真诚的感情和谦恭的态度为群众文化工作者传授着他那指挥家的精湛技艺的可贵精神,由衷地表示敬意。
《广板——为交响乐队而作》是作曲家徐孟东担任音乐总监创作的“多媒体京剧音乐剧场《白娘子》”(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已成功演出多场;同时已入选上海世博会主会场中心剧场演出剧目)之《序曲》的音乐会演出版。 作品根据京剧音调的核心动机发展创作而成,其音高组织、节奏组织、曲式结构、纵向结构、横向衍展、音色音响和管弦乐配器,均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和作曲家独特色彩。作品气韵生动,气息宽广,优美抒情;特别是其中京胡、中国大鼓与交响乐队的音色对置、呼应、交织,赋予作品丰富的音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