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小提琴演奏的考级活动,对全国小提琴的普及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小提琴教材的起点高、学习的难度大,故在2000年根据业余学琴的特点(文化学习重,练琴时间少),对原有考级教材做过一次修订,对广大琴童应试合理选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仍然感到修订的教材还不够完善。根据老师们在教学中的切身感受、琴童们在考级中显现出的不足之处,以及考委们提出的一些改进意见,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决定,对现有的考级教材再做一次修订,并责成小提琴专家组在广泛听取意见后充分讨论,分工准备,逐级研究,进行修订。 在教材的修订过程中,专家组的指导思想明确: 一、教材的修订是为了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有利地
这首《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写于1917年,是德彪西完成的*后的作品,是法国印象主义*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本稿件适合于专业小提琴学习者使用,也适合于小提琴的专业比赛所用。编著者在概述中,对作曲家创作这部作品的音乐特点、技能技巧、音乐形象等各方面作了简洁明了的介绍,同时,附以谱例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音乐内容。对于一些思想较深刻的作品,今天的小提琴家们大多追求*接近于作曲家原意的 原始版 乐谱,而不大会采用后人编订的版本,因为这样的版本很有可能歪曲作品的原意。但在音乐史上,也有很多演奏大师对作品的编订体现出特殊的价值。这个系列便是丁芷诺先生编订的著名小提琴协奏曲解读分析。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册。
《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作品36号 第2册 华丽练习曲)》是一本非常好的、具有很高艺术性的练习教材,除包含左、右手的各种技巧外,还有很多歌唱风格的音质、音色、揉音的练习,学习时应特别注意将技巧与音乐表现融为一体。 由于小提琴演奏的科学发展,这些练习曲在训练中的缺陷也就越发明显,这主要表现在编订方面,如弓法、连线、指法、把位的选择与换把方法,伸指与保留指、力度、重音记号等,都有很多陈旧、不科学之处。学生们通过这些练习,虽然能学到各种技巧,但由于上述缺陷,无形中也会养成很多不科学的习惯,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夏尔 卡米尔 圣 桑(Charles,1835-1921)是19世纪下半叶的著名法国作曲家,被称为近代法国音乐之父。他在86年的漫长岁月中保持着开阔的视野,知识丰富且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也涉猎哲学和其他学科。他在音乐创作上范围很广,在交响乐、室内乐等领域创作了大量作品。他对小提琴有着很大的贡献,除了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奏鸣曲外,还创作了至今在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大型乐曲,如:《引子与回旋》《哈瓦纳斯》等。 圣 桑共写了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但如今演出*多的是写于1880年献给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沙蒂的《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小提琴协奏曲中大多数调性为D大调,B小调的却不多见。因此圣 桑的这首协奏曲和埃尔加的协奏曲是少有的两首B小调协奏曲。
《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是学习小提琴技巧重要的教材之一。它科学地将小提琴演奏技巧与悦耳旋律相结合,令学生在逐步提高技术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古典音乐曲调、曲式的熟悉程度。编订者邓川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演奏经验,本着尊重原著及各种著名版本的同时,采用了国际通用标识,并从实用性出发,旨在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较规范、专业、具体的学习范本。此外,本书还附有乐谱中出现的各种音乐术语的中文对照,以方便练习者提高练习效率。
丁芷诺,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有名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参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与演出。在我社出版多部关于小提琴教学的曲集。此系列练习曲为作者在原作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改编,使之更适用于
丁芷诺,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有名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参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与演出。在我社出版多部关于小提琴教学的曲集。此系列练习曲为作者在原作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改编,使之更适用于
丁芷诺,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参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与演出。在我社出版多部关于小提琴教学的曲集。此系列练习曲为作者在原作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改编,使之更适用于初学者。相配套的演奏示范音频可给予习琴者相应的参考。
丁芷诺,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参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与演出。在我社出版多部关于小提琴教学的曲集。此系列练习曲为作者在原作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改编,使之更适用于初学者。相配套的演奏示范音频可给予习琴者相应的参考。
【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 小提琴初级练习曲精选(第3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 上海音乐出版社 原价 ¥23.00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