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乐器教程系列丛书:小提琴初级教程》以考级内容为基础,系统地将小提琴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相结合,曲目色彩斑澜,形式活泼多样。作者梁大南,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奏家、小提琴考评委、中国歌剧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
随着考级活动的深入,以及社会音乐教育中围绕考级活动所进行的小提琴教学实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如何让小提琴考级教材更适合业务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使小提琴考级活动沿着党和国家所要求的素质教育轨道健康发展?这是我们和广大小提琴教师以及考生、家长都十分关心的事情。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多年来考级活动实践中所到的各种反映和意见,本着不断完善考级工作和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在广大小提琴专家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研究、修订出这一套新的小提琴考级教材。此后数年里,中国音协在全国各地的小提琴考级活动,将以本教材为准,故定名为 标准教材 。
暂时没有内容
暂时没有内容
此次再版这部杰作,充分考虑了实际的演奏需要,除保留了原版的声部记谱外,还考虑了这一情况:现代拱形琴马和琴弓引起了三声部与四声部和弦的断裂,形成实际的琶音效果,这样会造成力量不均。这虽然在所难免,但是,巧妙地运用惟一可能的应急方法,可大大缓和之。这次再版,标明音符的实际时值,目的即在于此。
《流行小提琴曲30首(1)》主要内容包括:爱到最高点、And I Know、A级娱乐、2002年的第一场雪、不再想念、不在场、不要害怕、Belief、808、Cappuccino、一天一万年和分享等
小提琴左手技巧练习:作品第1号 第2册
雅各布·顿特(1815-1888)奥地利小提琴家、教授。他对近代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品约有五十部,其中,作品35号、作品37号是小提琴教材中的精品,至今在国际上仍被广泛采用。 作品37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 系统性和针对性——作品明确是学习《克莱采尔》、《罗德》练习曲而写的。 二 技术上的安排和其他练习曲不一样,有许多新的东西。
本书在对小提琴和钢琴谱的改编中仍命名小提琴独奏部分与新编莫扎特原作版中的相应部分保持一致。著名小提琴家伊戈尔·奥齐姆编订的演奏提示标在钢琴缩谱中的小提琴独奏部分。改编后的钢琴缩谱非常忠实于乐队总谱,技术难度没有超出室内乐演奏范围。我们出版的这些改编曲目,还能供音乐家做表演准备时使用,效果十分显著。
菲奥里洛的36首小提琴随想曲,像克莱采尔的练习曲和罗德的24首随想曲一样,属于小提琴文献中的经典著作。它是每个小提琴演奏者必修的教材。 在比较旧的版本中,“为了便于业余爱好者演奏”,对指法只提了很少的建议,完全没有表情记号。因此很明显,在较新的版本里能找到的任何记号,都是由各个不同的出版者提出来的建议。 这一新版本的目的在于通过力度、句法、指法、弓法这一切手段来加强音乐性。学生们切不可把对这些练习曲的学习当作不得不忍受的枯燥的课业,相反,应当从中看到它们的“音乐”从而相信灵巧的演奏可以使小提琴化的乐句更加富有生气。 36首小提琴随想曲是个整体,每首随想曲结束时不同的终止式和两首随想曲之间的调性都是以衔接的。也就是说,可以从第1首到36首连续演奏下来,并且在乐曲速度、性质方面,大体
本套精品乐谱系列涉及了目前小提琴教学中所普遍使用的一些重要核心曲目,其中不乏维瓦尔第、巴赫、莫扎特等大师的杰出名作。这些作品借助日益普及的社会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由于被过多地用作技术训练的工具或服务于其他功利目的,它们常以单乐章的节选形式被置于各式各样的教程中,且充斥着为迁就初学者而额外加入的弓法、指法和表情记号等等。这多少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些经典曲目的全面理解与正确认识。为了让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既能够被还原为完整的艺术品,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研究的实用目的,我们为此次的乐谱出版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编辑制作原则。
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OP.53,作于1879年,是为当时的著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而创作的,它的三个乐章:1.不太快的快板,开始的主部主题由两个部分构成:在由全乐队演奏的钟鼓齐鸣的主题之后,是一段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的具有舞蹈性的音型。经过一些动人的乐句后,用小提琴和乐队的华彩乐段的经过句来联接慢板乐章。2.不太慢的慢板,由独奏小提琴在开头奏出宁静的拱形旋律以发展。小提琴在热情的F小调的中段中发挥了各种技巧性的对比。这个乐章在开头旋律富于诗意的再现中结束。3.欢乐的快板,不太快。这个末乐章的民歌气质和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的气质和风格接近。它开始时用的主题是小提琴独奏的具有切分音风格的捷克孚利安舞曲旋律。这支旋律一次次反复,其间有一个回旋曲主题不断出现。每次出现都换上一件不同的乐器。
本书是小提琴左手技巧的练习册,由捷克著名小提琴家舍夫契克所作,整个练习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不断提高小提琴学习者的左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