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造像陈于殿堂之中,以彰宗教之神圣,这一宗教形式伴随着佛教东传而风行于华夏大地。本卷以历史朝代为轴,以现存寺院为点,结合实例,从美学视角梳理了佛教寺院造像在中国千年来的发展和变化。读者翻阅此书,可一窥我国古代艺匠在依托佛教仪轨的基础上如何一步步将西来诸佛塑作东方哲人,通过感受种种美学的本土化,体察中国佛教美学的独特魅力。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华文明不断融合、发展,成就了独具特色的东方佛教造像艺术。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石窟和地面寺院的造像之外,还有很多传世之作及随着考古事业发展而发现的深埋于地下的造像艺术。这些造像由于大多已脱离了原始的环境,其所蕴含的宗教意义逐渐减弱,而审美意义则凸显出来。其材质丰富,不仅有常见的石刻、木雕,还有金铜、漆器以及陶瓷等。这些造像时代不同、材质不同、制作手法也不尽相同,却在遵从经教典籍的同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美学样态,带给人们别样的视觉盛宴。
佛教艺术是整个宗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艺术属于复功用艺术,即它既具有审美功用,又具有功利功用,尤其是 精神功利性 方面。这就决定了佛教艺术不能任由匠师随心发挥,其艺术形式、效果乃至内容都会受到来自经典教义等方面的约束和规定,最常见者如佛像的 相好 原则。本书可为造像艺术之导论,从典籍出发,围绕造像,大致分为五个部分:佛教造像的承载空间、基本的造像种类、关于制造佛像的经典(分为两个部分),以及与造像密切相关的法衣服饰、各类庄严器具及法器等。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介绍新疆和中原北方地区的造像,下卷介绍南方和藏传佛教地区的造像。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石窟造像积淀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风貌,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与见证。本书依地域、时代、形式样态、材质等框架对石窟造像加以全面解读。
《中国古代雕塑风格论》旨在对传统雕塑的风格类型及其精神内涵,并结合对古代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使之成为当代雕塑研究和创作的可资借鉴的资源。具有填补中国古代雕塑研究空白的学术意义。
隋建国是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将现当代艺术体系引入原来古典主义的中国雕塑教育体系,被誉为“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学院系统”。本书是隋建国近50年艺术创作的评论及回顾文章结集,并收录他的手稿、笔记及年谱。书稿收录的所有作品均经隋建国审阅后敲定,是较为珍贵的全面研究隋建国雕塑艺术的资料,同时也是见证反映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重要史料。
《中国雕塑史》(原书名为《中国美术史——雕塑篇》)首版于1915年出版,是大村西崖关于中国美术研究方面 代表性的著述。作者大村西崖为编著本书,可谓以非凡之热诚、惊人之毅力,搜集中国雕塑史料巨细无遗,并条分缕析,分类排列,又加以犀利之论评。该书以时间为经,作品为纬度,上启于太古本,止笔于五代,至成书时书录记事凡一千二百余项,金石碑铭凡两千六百余种,附录珍贵图片978 幅,纵横交织,图文并茂,使得中国几千年雕塑历史的发展轨迹有案可稽,历历在目。中国学者罗振玉、日本 作家森鸥外、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关野贞等也都亲自为此书做了序。 《中国雕塑史》对当时及其后的学界影响甚大。梁思成于1929至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时,就曾参考过此书。 中国学界至今仍将大村西崖的《中国雕塑史》和常盘大定、
小丑归来!一年来,哥谭市自由了。……自从小丑脸上的苍白皮肤被一个疯子割下,而小丑本人则顶着毁容结疤的脸蹒跚离开哥谭之后,一年来,蝙蝠侠和他的盟友们警惕而不安地等待着,揣测他什么时候会回来。小丑回来了,而且变得比以前更致命、更阴险。唯独这一次,黑暗骑士似乎并不是他的目标。相反,小丑的卑劣魔爪伸向了戈登局长、阿尔弗雷德、罗宾、夜翼、蝙蝠女孩、红头罩和红罗宾……布鲁斯·韦恩仅剩的家人。这个小丑犯罪王子将向所有蝙蝠侠珍视的人发起难以预料又恶毒变态的攻击。蝙蝠侠能阻止他的死敌有史以来疯狂的进攻吗?还是某个致命秘密的揭露将导致他失去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切?